集成电路,几乎是一切高科技产品及应用的核心,是智能时代“兵家必争”的产业。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宁波“东风”正盛,“芯”火跃动。
宁波是全球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拥有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两大宝贵资源——基础材料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基于此,宁波正大刀阔斧开辟“芯”阵地。
宁波成长,加速“芯”飞跃
数字时代,集成电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宁波也正在芯片领域绽放耀眼的光芒。近年来,宁波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2016年,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仅为51.53亿元。在高手林立的长三角,宁波处于基础差、发力晚的状况。到2023年,以突破常规的速度奋力生长的背后,是宁波产业向“芯”的渴望。根据统计,去年,全市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约545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361”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增速8个百分点。
正如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国家微系统(SoC)芯片的学科带头人杨华中在仔细了解宁波的集成电路产业后表示:“宁波近几年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发展让人感到震撼。”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委关于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宁波聚焦模拟特色工艺,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初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应用生态良好的集成电路发展态势。
潜精研思,宁波企业奋起直追,从模仿到在部分关键领域已实现领先性的自研技术,助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各个关键环节均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与其他城市不同,宁波选择的路径,主要以模拟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为核心。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光刻胶、高压高频模拟芯片、时钟芯片、功率器件……在集成电路产业,宁波企业自主研发的各项产品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提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韧性提供支撑。据相关统计,宁波在集成电路材料的全国市场份额约2.27%,位居全国第10位。
“独角兽”引领
展现“芯”实力
站在风口,“龙头”企业蹄疾步稳,“年轻”企业蓄势发力。
在宁波芯片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独角兽企业的崛起无疑是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这些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性,成为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荣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就是宁波芯片产业中的一颗璀璨明星。这家成立于2021年4月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具备成熟制程特色工艺的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公司布局了90nm-40nm工艺的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功率器件、电源管理、代码型闪存等产品,满足了工业、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下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在荣芯半导体的带动下,宁波芯片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芯片领域,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崭露头角,还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与世界级的企业同台竞技。
除了荣芯半导体外,宁波还有许多优秀的集成电路企业正在崛起。如奥拉半导体在模拟芯片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迭代创新,技术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该公司研发的时钟芯片被誉为电子系统的“心脏”,为信息通信、智能安防、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技术创新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宁波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芯片设计领域,宁波的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宁波还积极推动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联合研发、技术共享等方式,提高了芯片设计的水平和效率。
此外,还有清纯半导体、睿晶半导体等一批优秀的集成电路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宁波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链完善,构建“芯”生态
产业链的完善与深度协同是宁波芯片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宁波芯片产业已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配套设备、材料与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各环节间的紧密合作与互补,为产业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设计环节,宁波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设计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宁波芯片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还为下游的制造和封装测试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产品来源。
在制造环节,宁波的芯片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从90nm到40nm工艺的制造能力。这些企业不仅为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制造服务,还为国际上的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代工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能的不断扩大,宁波的芯片制造企业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芯片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
在封装测试环节,宁波的封装测试企业已经具备了先进的封装测试技术和设备,如甬矽电子为国内的芯片制造企业提供了封装测试服务。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封装测试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宁波的封装测试企业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宁波芯片产业的配套产业链同样不容小觑。江丰电子等企业专注于靶材的研发与生产,为芯片制造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持;而长阳科技专注于膜材料等领域的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服务领域同样活跃,包括芯片设计服务、知识产权咨询、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机构,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同时,宁波围绕“集成电路材料、装备—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行业应用”这条全产业链,聚力打造前湾新区、北仑、镇海及鄞州四大产业集聚区,朝着国家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加速前进。
政府引领 打造“芯”高地
在宁波“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中,芯片产业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组成部分,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芯片产业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政策的助力是宁波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芯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宁波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加速芯片产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均给予了高度的政策关注与支持。国家层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的出台,为宁波芯片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宁波市政府紧随其后,通过《宁波市关于进一步扩需求强动能提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宁波市2024年‘8+4’经济政策)》等文件的发布,进一步细化了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壮大数字制造业,加快集成电路“一链四区”布局,为宁波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政策的落地实施,不仅激发了宁波芯片产业的创新活力,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同时,资本的注入也为宁波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推动了产业的快速成长。
在政府的精心布局下,宁波已初步构建起涵盖半导体基础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并形成了以芯港小镇、集成电路创新产业园等为支撑的“一园三基地”产业发展空间格局。这些产业园区的打造,不仅为芯片产业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空间,还促进了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前湾新区、镇海等地,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宁波芯片产业的竞争力。例如,甬矽电子高端集成电路二期二阶段项目聚焦先进封装技术,中车时代电气新型智能化传感器产业化基地项目则聚焦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宁波芯片产业的技术升级,还拓展了产业的应用领域。
此外,宁波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电化合物碳化硅衬底及外延产品已成功供应给多家知名企业,清纯半导体碳化硅MOSFET产品也通过了车规级产品认证,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宁波在芯片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着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加速迈进的宁波,正试图通过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抢占新兴和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增加宁波制造的含“绿”率,逐梦“新”舞台,向“高”端化跃升,以“绿新高、大优强”的新姿态,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极具宁波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