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养女儿,就是让她远离精神内耗

良浩lh 2023-11-08 08:04:01

甚至连同桌没等她一起下楼做课间操这样的小事,她都要反复琢磨到深夜。一开始,我觉得是女儿想太多了。直到我向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倾诉时,她才一语惊醒梦中人,告诉我女儿这是陷入了精神内耗。小小的她正在被内心的纠结、焦虑、恐慌等情绪撕扯着。消耗了她的精力,也让她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为了帮助女儿走出纠结、恢复自信,我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从中整理出了6句话。如果想让孩子远离精神内耗,这几句话,父母一定要趁早告诉他们。孩子,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

你对所有人都很好,以为这样就会有更多人喜欢你,可周围人却只觉得你好欺负,做任何事都不顾你的感受;

到头来,你付出了真心,牺牲了时间,自己却越来越不快乐。

其实,就像作家米格格说的:

圆润不尖锐、柔软不懦弱,这样的美好才是饱满的、有底气的。

有部电影名叫《授权》,里面的女主是个性格温和的老好人,可她的逆来顺受换来的却是他人的得寸进尺:

工作上,她兢兢业业,但老板却提拔了另一个新来的员工;

生活中,闺蜜拿她当“情绪垃圾桶”,可当她遇到挫折时,闺蜜却只顾着玩手机......

为此,女主每天都过得很憋屈。

终于有一天,她决定不再忍耐了:当面指责领导有眼无珠,在闺蜜敷衍自己时将对方的手机扔进了水杯里。

做完这些后,她本以为自己会很忐忑。

可惊奇的是,她却睡了多年来的第一个好觉。

孩子,许多时刻,你觉得委屈、不开心,就是因为弄丢了自己的攻击性。

有句话说得好:“和尊重一个好脾气的人比起来,人们更容易尊重一个会发脾气的人。”

你可以不发脾气,但不能没有脾气。

生出棱角,长出尖刺,不是为了伤害别人,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就算别人不喜欢你

那又怎样曾有人问复旦大学的教授陈果:“别人喜欢你和自己喜欢自己,哪个更重要?”

她给出的答案是:

“两个都重要。但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自己喜欢自己更加重要。”人生在世,很多人总是在迎合别人的喜好,改变原本的自己。久而久之,自然越活越累,内耗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舞蹈家金星曾分享过自己儿子的一段经历:在学校,有个同学不喜欢金星的儿子,于是故意挖苦他:“你妈妈是个男人。”若是一般的孩子,遭到这样的攻击,要么愤怒不已,要么感到自卑。但金星的儿子却很坦然,淡定反击道:“那又怎么样!关你什么事!”所以,孩子,你看,很多事当你自己不在意时,就不会再困扰你了。很喜欢李雪琴说的一句话:“我想对那些不喜欢我的人说,我也不喜欢你们。”与其费力不讨好,白白受折磨,不如屏蔽掉那些消耗你的人和事。一旦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你就会发现:你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而活,哪怕入不了别人的眼,也不妨碍你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你永远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画家陈丹青说:“人们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孩子,你曾跟我抱怨,说班里有同学讲你的坏话,你越是费尽口舌地解释,流言蜚语就越是生生不息。为此,你好几个夜晚都难过地睡不着觉,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其实,很多陷入内耗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还记得那个牛津女博士朱朱吗?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女孩,从牛津毕业那年,她在网上晒出了一条视频:“今天我以牛津第一的成绩从数学建模系毕业了。”没想到,这一小小举动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看她成绩优异、长相出众,纷纷站出来“打假”:有人质疑她伪造学历,有人说她想当网红,还有人造谣她的成绩来历不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朱朱费了不少力气,又是拍学历证书,又是当场解数学题......然而,网暴她的人却轻飘飘撂下一句:“哦,我就是看你想红,特意帮帮你而已。”孩子,你明白了吗?当一个人诬陷你的时候,他根本不在意真相是什么,他只是想看到你百口莫辩、孤立无援的样子。与其费尽心力向别人证明自己,倒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把真相交给时间。做好自己,问心无愧,那些质疑你的声音自会随风而去。你内心所焦虑的事90%都不会发生孩子,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但今天,妈妈想告诉你另外一句话:也别为尚未来临的大雨而焦虑。距离期中考试还有半个月,你就开始惶恐不安,整日担心考不好该怎么跟老师、父母交待;才刚当选副班长,你就开始担心,下次选举班干部时如果不能连任会不会很丢脸。看到你这样,妈妈想给你讲个关于沙鼠的故事:在撒哈拉沙漠上,有一种灰色的啮齿动物,叫沙鼠。每当旱季来临时,它们就会开始囤积草根,整日忙忙碌碌。但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明明它们已经拥有了足够撑过旱季的草根,但还会分秒必争地继续寻找更多。而一旦停下来,它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可最后,它们辛苦囤积的草根,大部分直到腐烂了都没能用上。当沙漠上其他的小动物正在享受阳光和食物时,只有可怜的沙鼠们每天过着疲惫又焦虑的生活。很多时候,真正拖垮你的,并不是现实中的困难,而是你脑海中的焦虑。事实上,你所担忧的事情,可能90%都不会发生。未来的事情,我们谁都无法预料。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专注于脚下的路,不去预支明天的烦恼。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不喜欢的事就要大声说出来毕淑敏曾说过一句话:“拒绝就是一种权利,你那么好说话,又有谁能体谅你?”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只是,对于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可以帮;但如果一件事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畴,你答应了,最终拖累和吃亏的只是你自己。就像《人间失格》中写的:“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孩子,一段好的友谊,从来不应该建立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有求必应之上。真正的好朋友,是哪怕我拒绝了你,你也不会因此而责怪我。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关于拒绝的调查,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学会合理的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不必要的麻烦,更能减少大量个人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所以,孩子,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你有权行使拒绝的权利。所有你不想答应的事情,都可以在一开始干脆拒绝。唯有这样,自己才不会陷入纠结当中,别人也才会感受到你的珍贵。自己不是一个人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但如果代价是孩子从此陷入纠结、焦虑和恐惧,那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成了困住孩子的牢笼。陷入情绪内耗的孩子,最终,不过是掏空了自己,填满他人;而远离情绪内耗的孩子,却能拥有自由辽阔的人生,以自信、快乐的姿态度过这一生。

1 阅读:41

良浩lh

简介:关注社会动态,丰富身边生活质量,爱护国家,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