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宗能当皇帝,要感谢一位叫玉昔帖木儿的名将

灵巧饭团 2025-02-22 15:27:49

话说在1286年的时候,忽必烈极为看重且寄予了深切厚望的太子真金离世了。这事儿还得从之前的“禅位风波”说起呢,在那场风波里,真金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内心满是忧虑,结果就因此生了重病。从那之后,他每天都过得惶惶不安的,心里始终担惊受怕。不过到了1286年,真金也算是彻底从那种煎熬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了。

忽必烈一心想要培养出真正优秀能担当大任的后人,就如同要培育出真金一般,为此他着实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没想到,最后却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局面,这境遇实在是凄惨得很呐。但这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更棘手的问题还在后面呢。现在摆在眼前的关键疑问就是,到底由谁来接过这庞大帝国的接力棒,究竟谁才会成为这个帝国的继承人呢?这可真是个亟待解决又无比重要的问题呐。

在忽必烈嫡出的儿子当中啊,情况是这样的。他的长子朵儿只很不幸,在年幼的时候就夭折了,早早地便离开了人世。而次子真金呢,本来也是很被寄予厚望的,可没想到也因病去世了。这还不算完,老三忙哥剌同样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也离世了。如此一来,就剩下那木罕了,他被封为北平王。要说这那木罕吧,倒也还可以,有他的一些长处,而且他活得时间相对比较久。只是呢,在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他却难以让众人信服、归服于他。

在1271年的时候,忽必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部署,他派遣那木罕率领军队向着西方进发,展开西征行动,而此次西征的目标正是窝阔台汗国以及察合台汗国。当那木罕带领着军队在西征途中行进时,没想到队伍里却发生了变故。部将昔里吉和脱黑帖木儿竟然发动了叛乱,他们趁着局势混乱,一下子就将那木罕以及安童给擒拿住了。之后,这两个叛乱的部将还分别把擒拿住的那木罕送给了忙哥帖木儿,把安童送给了海都。

在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西征期间,那木罕居然被自己人给擒拿住了。这一情况可不得了啊,直接导致那木罕的威望一下子就跌落到了谷底,就像从高高的山峰一下子掉进了深谷似的。而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呢,它其实也就相当于是宣告了那木罕从此和皇位彻底无缘啦。既然那木罕已经没了继承皇位的可能,那么皇位的传承就得另作安排了。按照当时的情况呢,就只能由真金的后代来继承皇位啦。而且呢,还不是从真金这一辈里选,而是要从忽必烈的孙子辈当中去挑选合适的人选来继承这至高无上的皇位呢。

真金的儿子里,属于嫡出并且已经成年的有两位,分别是甘麻剌和铁穆耳(也就是元成宗)。这两人可都是太子妃弘吉剌氏所生的,从血缘关系上来说,那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呢。

甘麻剌身为嫡长孙,而铁穆耳是他的弟弟,那为什么最后是铁穆耳继承了皇位呢?原来啊,在忽必烈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明确指出究竟谁会是皇位的继承人,甚至到忽必烈驾崩的时候,也未曾留下相关的遗诏。如此一来,这皇位自然就引得众人去争夺啦。

在中原王朝,一直有着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传统,按照这个制度来说,皇位应当由甘麻剌来继承才对。可大家要知道哦,元朝和中原王朝在这方面是不一样的,元朝并没有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个传统呢。在蒙古草原上,实行的是幼子守灶的习俗,就是说父亲的家业一般是由幼子来继承的,不过这里说的家业可不包括职务哦,所以在皇位继承这件事儿上,也就不能简单按照中原王朝的那套嫡长子继承制来判定啦。

在忽必烈所处的那个时代,蒙古的忽里勒台大会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呢。要知道,在皇位继承这件大事上,那些蒙古贵族所产生的影响可不小哦。就拿甘麻剌和铁穆耳来说吧,他们俩谁最终能够在这场皇位的争夺中胜出,关键就得看谁的实力更强劲啦,也就是看谁的拳头更硬,再就是看谁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铁穆耳最后取得了胜利,在这当中,有一位名叫玉昔帖木儿的名将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铁穆耳可得好好感谢他。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如果没有玉昔帖木儿出面给予支持的话,那么很可能登上皇位的就会是甘麻剌了。又或者,整个元朝说不定还会因此陷入内战的局面,各方只能通过武力来一决胜负,那可就会让局势变得极为混乱且动荡不安了。

在公元1294年的时候,一代帝王忽必烈驾崩离世了,那时他已然是80岁的高龄。而让人意外的是,他在去世之前并没有明确地指定由谁来继承皇位这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皇长孙甘麻剌从和林这个地方开始动身南下,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去争夺皇位。说起来,他也确实是具备这样去争夺皇位的一些资本条件的。

甘麻剌乃是真金的嫡长子,他对汉文化十分热衷呢,也正因如此,受到了中原士大夫们的衷心拥戴。另外,甘麻剌在军事方面也有着突出表现,他曾多次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作战。在战场上,他成功击败了玉木忽儿、海都等对手,所立下的战功那可真不少。

在忽必烈步入晚年时期啊,有这么一件事儿,他特意为甘麻剌设立了内史省呢。这内史省一设立,就相当于给甘麻剌提供了一个能够开府的条件,有了自己的府衙,就可以广纳各方的人才啦。从这些举措来看,甘麻剌其实是拥有着相当不错的条件和资源的,完全具备那种朝着皇位去努力、去发起冲击的实力。

然而,在当时的情形下,玉昔帖木儿明确地站在了铁穆耳这一方,如此一来,便彻底断绝了甘麻剌登上皇帝宝座的可能性。那这玉昔帖木儿究竟具备怎样的实力,居然能够成功阻止甘麻剌去继承皇位呢?而且他又为何要坚决拥戴铁穆耳呢?这其中的缘由确实值得探究一番。

玉昔帖木儿可是元朝开国“四杰”博尔术的嫡长孙,他在元朝那可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呢。长期以来,他一直承担着镇守漠北的重任,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军队。而且,他在战场上那可真是战功赫赫,十分厉害。说起来,元朝在北部、东北部以及西北部这些地区能够保持稳定的局势,这其中可离不开玉昔帖木儿的功劳。正是因为有他在漠北的坚守,以及凭借着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所立下的诸多战功,才让这些地区得以安稳呢。

在公元1287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当时呢,东道诸王里排在首位的乃颜居然发动叛乱啦,这一下子就掀起了东部诸侯起来对抗元朝统治的巨大浪潮呢。据说,参与这次叛乱的人数号称有数十万之多哦。在这些参与叛乱的势力当中,乃颜的实力那可是最强的,他手底下拥有着十几万的大军呢。

乃颜当时那可是极为嚣张啊。在这种情况下,已经73岁高龄的忽必烈决定御驾亲征。不过呢,忽必烈心里有担忧,他对蒙古骑兵不太信任,就怕他们彼此之间暗中勾结起来,要是那样的话,对于平定乃颜发起的这场叛乱可就非常不利啦。

有这么一个例外的情况,那就是玉昔帖木儿。忽必烈对他可是极为信任,在相关的军事安排上就很能体现出来。当时元军是以李庭所率领的汉军作为主力部队的,然而呢,忽必烈却把前敌主帅也就是指挥官这个重要的位置交给了玉昔帖木儿,让他来担当这一关键职责,负责指挥作战等相关事宜呢。

玉昔帖木儿的确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在忽必烈还没有抵达辽东的时候呢,玉昔帖木儿就已经凭借自身的能力与谋略,成功地将叛军的前锋部队给击败了。之后,等忽必烈来到了战场之上,玉昔帖木儿又和李庭携手合作,两人相互配合默契,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一举把叛军的主力部队打得大败,取得了这场战役极为关键的胜利呢。

在奈曼旗发生的那场战役中,乃颜可是遭受了重创,元气大伤啊。之后呢,忽必烈就率领军队班师回朝了,而这个时候,全军的主帅之位就由玉昔帖木儿来担任啦。玉昔帖木儿可真是厉害,他在接手之后,对乃颜一方穷追不舍,一路紧追猛打。结果呢,连续打了七场仗,每一场那可都是大获全胜,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七战七捷呢。最后啊,玉昔帖木儿成功地生擒了乃颜,并且依照当时的情况,将乃颜给处死了。

在公元1288年的时候,合赤温的后代哈丹秃鲁干发动了叛变之举,他把目标对准了元朝的辽东地区,带着兵就攻了过去。面对这样的叛乱情况,当时的忽必烈做出了安排,他让铁穆耳担当挂帅的职责,不过呢,在实际作战过程中的指挥官是玉昔帖木儿哦。在他们的带领之下,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再次成功地平定了这次叛乱,让辽东地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在远征辽东的那段经历中,铁穆耳和玉昔帖木儿之间建立起了极为深厚的情谊。铁穆耳对玉昔帖木儿那可是相当的信任呢,每当要进行作战行动的时候,铁穆耳都会特意和玉昔帖木儿一同展开讨论。而玉昔帖木儿所提出的各种意见,铁穆耳全部都会一一予以采纳哦。

在公元1293年的时候,也就是忽必烈离世的前一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海都和笃哇率领着军队开启了东征之行,他们一路行进,成功越过了阿尔泰山,接着又翻过了杭爱山,就这样长驱直入,进入到了元朝的岭北地区。而他们一进入这一地区便开始大肆劫掠,在劫掠的过程中,那可谓是势不可挡,所到之处基本都被他们轻易拿下,没有遇到什么能有效阻拦他们的力量。

在元朝时期,海都和笃哇公然对元朝发起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忽必烈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他派出了铁穆耳和玉昔帖木儿这两人组成的搭档出征应战。并且,甘麻剌也一同参与到这场抵御作战当中,他们共同迎击来自海都所率领的军团。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在相关阵营里,铁穆耳和玉昔帖木儿属于同一方,而甘麻剌则是另外单独的一方,这两方之间不存在相互统辖的关系哦。话说回来,在面对一些局势的时候,玉昔帖木儿所率领的兵力众多,而且呢,他在过往经历了不少战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就拿那次击退海都的行动来说吧,因为玉昔帖木儿有着前面提到的这些优势,所以在行动结束之后,铁穆耳获得的赏赐相比之下就更多一些呢。时间来到次年,在这一年,忽必烈因病离世了。

玉昔帖木儿可是手握兵权的人物,而且还担任着御史大夫这一要职呢,要知道御史大夫可是掌管着御史台的,这么看来,他在当时那可真称得上是位高权重啦。就在这个时候呢,丞相伯颜已经年纪很大了,都到了垂垂老矣的地步咯。不过呢,他是倾向于铁穆耳的。就这样,玉昔帖木儿和伯颜这两人便凑到了一块儿,一起去筹划、商议该由谁来担任新的君主这件大事。

这里要说的是关于太子妃弘吉氏的一些情况。太子妃弘吉氏呢,她确实是喜欢铁穆耳的,不过呢,在整个事情当中,她可不是主要的策划之人哦。当时,玉昔帖木儿和伯颜他们之间进行了相关的商议,而弘吉剌氏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没能参与到他们的商议里面去呢。她所做的,仅仅只是派人去打听一下相关的情况罢了。

话说玉昔帖木儿和铁穆耳一同回到了上都,没过多久,甘麻剌也匆匆赶来了。这时候,玉昔帖木儿态度十分明确,他当着众人的面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坚决拥戴铁穆耳继承相关事宜。并且,他还殷切地希望甘麻剌能够给予支持,心里不要生出其他别的什么想法,就安安稳稳地支持铁穆耳就好啦。

据史书记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宫车(指代皇帝)已经晏驾(驾崩离世),而且时间都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之久。要知道,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神器(在此也可指代皇位)可不能长时间空缺无人继承,皇家的宗庙祭祀也不能缺少主持之人。在过去,有关储君(皇位继承人)的符玺(象征权力的信物等)其实已然有了归属之人,而您身为皇族宗室里最为尊贵、可作为宗族盟会之长的存在,又为什么要等待着而不站出来表明态度、有所作为呢?

要知道,先帝已然驾崩三个月之久了,一个国家可不能长时间没有君王来主持大局,而且社稷还需要有君王主持相关祭祀事宜呢。当初先帝出镇漠北的时候,就已经把太子真金的印玺交给了铁穆耳,这其中所传达出来的意思已然是相当明显了。大王您作为宗室当中年长且德高望重的人,在眼下这样的情形之下,却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这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究竟又是何用意?

这里面其实有个意思就是,皇位已经明确是铁穆耳的啦,王爷可别再有别的念头了,就应该全力支持弟弟来继承皇位呢。要说这甘麻剌呢,他心里其实也是想当皇帝的,可没办法,他自身的实力跟人家比起来还是差了些。在他自己所在的阵营当中,根本就没人能够和玉昔帖木儿相抗衡,所以呢,最后也只能无奈地表示会支持铁穆耳继位啦。

不过呢,出于“公平”方面的考量,玉昔帖木儿觉得还是得按流程来走一趟。于是,他便和太子妃弘吉剌氏一同谋划安排了一场特别的比试。这场比试是让甘麻剌、铁穆耳这兄弟俩进行比赛,比赛的内容就是背诵祖训,然后看看他们俩谁能够把祖训记得更加清楚,并且在说出来的时候更加流畅。

大家都知道,在当时的情形下,甘麻剌与铁穆耳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没办法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为啥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甘麻剌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善言辞,甚至还有点口吃呢。在那种需要展现自身能力、争取支持的场合里,这口吃的毛病可太拖后腿了,明摆着就是要吃亏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铁穆耳,这个人那可真是能说会道,口才相当不错。不管是在与人交流,还是进行一些诸如朗诵之类需要口头表达的事情时,他都能表现得极为流畅,让人听着就觉得舒服、有能力。就因为这样,在一系列的竞争或者考量过程中,铁穆耳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口才优势脱颖而出,最终成功登上了皇位,登基称帝啦,他就是历史上的元成宗。

元成宗能够顺利继位,这其中玉昔帖木儿可是立下了首功,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没有玉昔帖木儿的全力相助,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元成宗了。正因为玉昔帖木儿功劳如此之大,所以铁穆耳当上皇帝之后,对玉昔帖木儿极为礼遇。每次在宫中举办宴会的时候,铁穆耳都把玉昔帖木儿当作自家人一样看待,对他所行的礼仪那也是如同对待家人一般亲切、敬重呢。

玉昔帖木儿可是有着拥戴的功劳。不过呢,他并不愿意留在燕京这个地方,反倒选择继续前往漠北地区。他去漠北干啥呢?就是为了抵御海都、笃哇这些势力,从而捍卫国家的边陲地带,守护国土的安宁。到了1301年的时候,很可惜,玉昔帖木儿因病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后,朝廷追封他为广平王,也算是对他功劳的一种肯定和纪念吧。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