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于1969年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月球的壮丽梦想后,紧接着的三年时间里,美国又进行了五次载人登月,共将12名勇敢的宇航员送往月球表面。然而,自1972年美国完成最后一次登月之后,五十多年间,美国却再未执行过载人登月任务,而更多地转向了无人探索。
为何美国在半个多世纪前已掌握登月科技,之后却停滞不前,难道之前的登月行动是虚构的骗局?以下,我们将探讨为何人类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没有再踏上月球的土地。
简单归纳,原因为二字:成本。也就是“金钱”。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载人登月的成本远超其收益。
载人登月的开销无疑是巨资。整个过程,无论是对于飞船还是火箭的承重都有极高的要求,飞船的重量每增加,发射成本便随之上升。
再加上,现代火箭仍旧以传统化学燃料作为动力源,化学燃料的效率相对较低。为了使火箭获得足够的推力,不得不增加燃料的重量,进而不断推高成本。而这些燃料在燃烧之后便不复存在,它们并不能扩展飞船的空间,反而会减少飞船的有效载荷。
看看人类历史上的火箭发射成本,便能了解到其昂贵程度。例如,欧洲的阿利安5号,每千克的发射成本高达一万美元。俄罗斯的联盟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也高达每公斤约7000美元。中国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成本更是达到每公斤约14000美元。
以一个航天员体重仅为60千克来计算,单单将一名航天员送至月球,成本就高达约16万美元。但实际上,为了将航天员送至月球,实际所需的质量远超航天员本身,这其中火箭的质量占比最大。只有火箭的质量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的推力,使阿波罗飞船能够顺利抵达月球。
以美国载人登月为例,火箭与飞船的总质量约为3038吨,其中火箭质量就占了近3000吨,而飞船本身的质量仅为46吨左右。
按照每千克一万美元的成本计算,你可以自行计算3000吨的成本数额。
然而,这只是发射火箭本身的费用,更庞大的开支在于发射前数年的准备工作。因为载人登月并非一个部门所能完成,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动辄需要数万人共同努力,这还不包括各种无形成本。
保守估计,阿波罗登月的总成本高达数千亿美元!
但回馈呢?目前来看,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回报。当年美国载人登月很大程度上是冷战的产物,如果说有回报,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层面。冷战期间的美国与苏联在航空领域的竞争最为激烈,而载人登月让美国在竞争中领先。
尽管美国载人登月实现了人类的伟大壮举,但即使美国再富有,也无法忽视成本问题,特别是在看不到明显回报的情况下,载人登月的热情自然会减退。
月球上的宇航员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收集月球土壤,进行钻探等工作,似乎没有其他更多可做的事情。这些工作实际上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完成,何必费力地送宇航员上月球呢?
另外,与无人飞船相比,载人登月的风险系数大为增加,一旦出现事故,往往具有致命性,因为宇航员在太空中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救援,只能依靠自救。
那么,美国之前的载人登月是否是虚构的骗局呢?
尽管网络上有很多关于“美国载人登月是虚构的”的讨论,但全球主流媒体普遍认为美国载人登月并非虚构,这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事实。
例如,美国阿波罗登月项目从月球带回了超过300千克的土壤,并向中国赠送了一克月球土壤。中国的专家团队对这批土壤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14篇相关论文。
还有,日本在2008年发射的“月亮女神”探测卫星拍摄到了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在月球上的着陆痕迹,并公布了照片。这些证据都证实了美国载人登月的真实性。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持续发展,载人登月的计划早已浮出水面。中国航天领域的权威专家多次确认,预计在2030年左右实施载人登月。按照中国航天发展的一贯做法,载人登月不会缺席,已经可以板上钉钉,现在离2030年仅剩几年时间。
可能会有人质疑:既然刚才提到载人登月成本过高,几乎没有回报,那为什么中国还要进行载人登月呢?
实际上,不仅中国,美国、欧洲甚至印度等国家都在计划载人登月。美国载人登月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未来载人登陆火星做准备。中国的长期目标同样是瞄准火星,而载人登月是前往火星前不可或缺的一步。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积累更多经验,并发现潜在问题。
尽管成本昂贵,但“首次载人登月”对于中国的意义非凡,它可以有效增强中国航天强国的硬实力,向世界展示“大国责任”的实力,以及许多我们看不到的软实力。
最重要的是,人类终将迈向太空,从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进入太空就像是“第二次大航海时代”。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大航海时代”,长达数百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绝不能再错过第二次机会!
虽然目前的科技还不足以支持我们实现星际旅行,但任何事情都不能等到万事俱备时才开始,因为到那时往往为时已晚。因此,我们必须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免在“暴风雨”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