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中国安装首条64K的国际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
至此,中国正式迈入互联网时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首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997年10月,我国网民数量为62万人,网站数量4066个;
27年后,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互联网几何式发展的同时,也孕育出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等企业……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原首席科学家钱华林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他和美国同行开会,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请对方写电子邮件尽量简短。
“那时候互联网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收发电子邮件,按字节收费,一封4K到5K的信就要30多元。”
而如今……
身在十六线小城市的我,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着“流量”。
沧海桑田,早已不见旧日模样。
彼时的1994年,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时代,同时也让另一家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它就是华为。
1994年6月5日,华为总部与全国27个办事处同时举行5月份销售额突破12万线的庆祝酒会,欢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任正非在酒会上致《胜利祝酒辞》。
1、
1984年,联想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的一间传达室里成立;
1987年,华为在深圳南油新村的一所破旧民房里成立。
一家拥有是当时拥有国内最优秀技术人才、最顶级科研项目、最优厚科研资源的公司,一家则是从事贸易的民企……
这本就不搭嘎的两家企业,却在之后的很多年“相爱相杀”。
90年代左右,家里安装座机电话的费用大抵还在几千元。
那时啊。
小孩子总是围在电话跟前,幻想着“谁谁谁”能打一通电话来。
盼着电话响起,抢在大人前面接起电话。
也不知是心里作怪,直到工作以后用了小灵通、手机,却再也找不到儿时电话里的那一份激动与亲切。
在1994年4月14日,《北京日报》2版上有这么一段话。
装电话之热,令人感触颇深。有位同学家还没搬,先打招呼:“到时候得给帮忙装个电话。”朋友前脚到营业厅交了初装费,后脚便找上门来,“能不能给催催快点装上?”
还有的钱交了半年不见装电话,干脆说:“你指条道儿,给谁送礼管用?”
纵观当时的中国通信市场,发展迅速,需求满满,但奈何中国企业研发能力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也就导致了“七国八制”的存在,这也是国内初装费“天价”的因素之一。
当时的华为甚至没有资格去代理这些大品牌,只能依靠香港鸿年公司的一款HAX交换机,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
1990年,华为研制出一款BH03交换机,正式走向自研之路;
1991年,在郑宝用牵头,华为再次研制出能够容纳500个电话用户的HJD48交换机;
1992年,凭借这两款产品,华为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也正是这一年,华为、联想开始向国际巨头们发起挑战,局用程控电话交换机立项。
2、
相较于“侥幸”成功的华为,联想的优势则更为明显。
1992年,在倪光南的建议下,联想组建了单独的数字电话交换机部门。
此时,联想的收入已经达到了17亿。
资金雄厚且依托海量的技术积累,在产品性能与研发周期上都优于华为。
而华为呢……
1992年,小有成就后立马上线JK1000局用机项目。
但由于技术原因,产品问世就出现防雷效果差,设备起火等问题,设备只卖出百套,却耗光了华为的积蓄。
任正非开始四处借钱,开启了“C&C08”数字交换机项目研发。
当时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跟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就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产品出来了,华为将目光瞄向了义乌。
王建林(时任义乌邮电局副局长)回忆这段往事。
“当时主流产品是合资企业上海贝尔的S1240交换机,全国都在定,市场非常紧张。”
由于市场紧俏,义乌邮电局一直订不到货,地方更换交换机的需求又迫在眉睫。在一次通信设备的杭州展销会上,王建林第一接触到了“华为”。
“支持民族工业!”
王建林说:“我印象非常深刻,记得任正非在摊位前反复说着这句话。”
在接触一番后,王建林决定给华为一个机会,尝试启用“C&C08”。
王建林说,“这是新出的第一台机器,没人用过,要重新配备电源设备和辅助设备。万一开不通,风险很大。”
“要冒风险,省局也不同意我们用。”
“当时年轻气盛,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硬是和省局抗到底。为了采购华为08机,还和上面甩过电话。”
义乌邮电局订购了2000门华为08交换机,并选择了佛堂镇作为开通试点。
作为第一笔程控式交换机订单,华为公司非常重视。
“做软件调试的,做硬件安装的,一批接着一批来。”王建林回忆说,
“开始安装的时候也遇到过不顺,但他们的工作态度非常积极。”王建林说,华为技术人员婉拒了义乌邮电局定好的旅馆,从旅馆租了被子,直接打地铺睡在机房里。
当时正值三伏天,机房里极为闷热。“华为员工毫不在乎环境状况,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让人佩服。”
安装、调试、探讨、改进……就这样夜以继日工作了半个多月,“C&C08”机终于在佛堂成功安装。
1993年10月,在义乌通汇商厦举行的鉴定会上,“C&C08”机通过了国家邮电部验收,正式进入电信网络得以应用。
此时,联想的第一台交换机LEX 5000也在河北廊坊交付,容纳用户数量是华为C&C08 的2.5倍。
华为在浙江义乌,联想在河北廊坊,一场“南北之争”开启了。
3、
相较华为的破釜沉舟,联想却起了另外的心思。
1994年,负责程控部的罗争准备加大投入,并列出详细的投入产品预算方案,不料却始终没有获得联想领导批准。
1994年11月,倪光南、胡靖宇决定另辟蹊径,和程控部拟定联想程控部改造为子公司:联想控股51%,员工出钱200万元入股。
之后,集资被联想高层叫停。
1995年,联想LEX5000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已是联想集团第二大事业部。
1995年3月,曾茂朝、倪光南、胡靖宇联合写报告“关于发展程控交换机的几点意见”。
1995年6月2日,胡靖宇对程控部从1992年8月到1995年4月25日的财务情况作调查:
程控部从零开始,三年不但完全收回开发投入,而且为联想创造286万元纯利,成为联想的第二大部。
1995年6月30日,联想集团董事会召集公司200名干部开大会,宣布免去倪光南在联想的一切职务。
当时联想LEX系列交换机已在河北、河南、四川、辽宁、云南等许多省市得到发展。
之后程控部罗争离开联想,随后程控部骨干纷纷离职。
多年后,倪光南回忆道:
1994年左右,我们进入通讯领域时,品牌、资金和技术等各方面条件比华为优越多了。第二台程控交换机卖出去后,就把开发费用赚回来了。
但因为我下台了,联想就不支持了。
我一个人的下台倒罢了,但和我关系密切的一大批科技人员,也因受到压力纷纷离去。
1995年,联想高层正式提出了"贸工技"之说。
1998年,联想高层在《计算机世界》上发表名为"贸工技三级跳"的文章,将"贸工技"被提至联想的战略高度。
至此,一家当时的科技巨头与华为“南北之争”提前划下了句号。
4、
1994年,在义乌赤岸镇的机房内,老鼠钻进了交换机,破坏了正常运行。
“我一看,烧了8块板子,直接影响几十个用户通话。”王建林发现该问题后立刻致电华为。
当天晚上,华为技术人员就带着替换板乘飞机到了上海,再坐出租车直接送到赤岸镇。
“第二天早上6点我去打电话,通了。”
这便是“华为速度”。
义乌举办通信技术交流活动,邀请华为技术人员参加。
“当时他们人在苏州,车票已售罄,就连夜打车赶到义乌。”
“有些国外厂家爱摆架子,让我们派车去接。华为从不给我们提任何要求,总是为用户着想。”
成功总是被人津津乐道,失败却被藏之身后。
他曾经在1994年邮电局大门口,碰到一位拎着一个大箱子的中年男人正在跟他的领导握手道别。
他回忆道:
“他穿一件灰色的夹克,眼神平和而坚韧。下班的我和小伙伴们欢笑着与他擦肩而过。
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居然就是任正非。”
领导并没有把任正非推荐给更高的领导,也没有给他一个与工程师们讨论应用的机会。
他被完全拒绝了。
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发生过很多很多次。
“后来我们和那位科长聊天的时候,大家都打趣说他有眼无珠不识真人。他没有否认,但是有点委屈地说,那时候外国的洋品牌都眼花缭乱的,华为这名字谁听说过啊?”
华为没有退缩,也没有随大流,而是选择迎难而上。
在《胜利祝酒辞》中,有这么一段话。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我们要深刻地去理解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中国要富强,必须靠自己。”
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为了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相信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胜利,一定能胜利
时至今日,那个华为依然还在,依然还在“无人区”里撞得满头大包……
但,它却毫无畏惧。
也许,很多人不曾花费过“上万、数千”的座机初装费……
却有不少数字在证明,它们敛财时曾经那么疯狂!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
部分参考资料:
1、《失去联想》,王育琨,2004年;
2、《联想做大,华为做强》,陶勇,2016年;
3、《华为三十年》,程东升,刘丽丽,2016年;
4、《贸工技耽误了联想7年》,倪光南,2005年;
5、《华为研发》,张利华,2000年;
6、《华为往事》,刘平,2000年;
7、《胜利祝酒辞》,1994年;
8、《鲜为人知!义乌和华为,一段尘封了25年的佳话》,金华发布,2018年。
柳贼耽误中国科技二十年,国家民族的罪人,必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任正非创造了企业家的奇迹,华为创造了企业的神话。
华为的基因是创,闯,不屈服,使命感,大家一起艰苦奋斗。 联想的是占着国有资源为个人小团队服务,争名夺利,驱逐技术人员权力发展。
继续嗨
任正非艰苦创业为国为民,终于人民封他为英雄。柳传志仁霸占国家技术人脉资源为己谋私,毫无核心技术,被人民唾骂为奸贼。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