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徐海东上级,如果没有牺牲在长征路上,极有可能是开国大将

杰燊 2025-02-18 09:25:06
前言

红二十五军参加红军长征绝对是最出彩的一支队伍,他不是红军中的主力部队,也不是哪一方面军,长征路线是自己独自趟出来的。

这样一支部队,出发前人数连3000人都不到,孤军踏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全是敌人围追堵截的长征路,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博弈,但他们凭自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红二十五军任务艰巨,既要应对敌人的追击和埋伏,还在路上腾出手组建鄂豫陕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是唯一一支经历层层险阻,队伍人数不减反增的红军队伍,出发前不到3000人,恶劣环境淘汰一批人。

之后他们却在长征路上一边前进一边招兵买马,到达陕北部队多出1000人,等部队到了陕北,中央红军财政吃紧,他还能队伍里拿出5000大洋支援中央红军,这背后是谁的功劳?

很多人以为徐海东从始至终都是红二十五军的领导者,可长征前他只是一位副军长,军长的另外一位年轻将军,他叫吴焕先,年龄跟粟裕一般大,他的能力非常出众。

一、参加红军

未来的红军战士吴焕先出生在湖北地区,当时全国各地受到军阀混战的影响,普通人几乎没有活路,可吴家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亩田地,再加上爷爷非常有经商头脑,靠着这些家底,吴家生活好很多。

吴焕先家里加上他一共兄弟五个,靠着这些家底一家人能够活下去,七岁父母为了儿子未来有个好的出路,将他送到县里的麻城小学学习,但是学校里很多老师都是进步人士,县教育局局长更是一位共产党员。

在王幼安同志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开始觉醒爱国之心,在学校内接触到马列主义革命思想。

吴焕先虽然吃喝不愁,但他在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地体会到很多社会阴暗面,这个社会对底层百姓非常不友好,整个社会都充满封建和不平等,这样的经历让他坚定信念投身到共产主义建设中去。

从学校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找工作谋生,而是选择投身革命,毕业第二年,他因为表现优秀成功入党,之后他开始学习政治方面的知识,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大展身手。

在当地开创党组织,为家乡的农民做主,发动群众力量共同抗争这种不平等,农协会应运而生,为的就是给普通百姓撑腰,维护自身权益,这样一来就动了很多富商、地主的利益。

1926年冬天,当地豪绅、地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害死了吴焕先家连带哥嫂孩子五口人,亲人被害这笔账被他铭记于心,他继续革命,想要为家人报仇,为全天下百姓做主。

时间一长他看透事件本质,从头到尾就是四个字为基础,那就是“武装革命”,没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革命就无法成功,家人也是因为他受到牵连遇害,此后他开始在当地筹建农民武装,为了革命成功,更为了自保。

这支革命队伍一经建立就有3000多人,这支革命武装在之后为红四方面军组建完毕奠定坚实的基础,之后黄安地区爆发大规模起义,吴焕先带领队伍加入其中,他也是这场重要起义的指挥者之一。

他亲自率领队伍攻城,拿下黄安县城,光这样一个传奇经历,到了建国之后,高低也是个大将,之后的各大战争中多立战功,元帅之位有他一席之地。

黄麻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没有因为放弃,而是带领剩下的人拆到柴山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休养生息,1931年中央为了推动革命进程,起义军接受整编,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红四方面军就此诞生,他成了师政委。

之后不到半年时间,他凭借指挥能力和功绩升任军政委,作为这支红军部队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的资历和威望也在战斗过程中积攒、壮大。

随着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蒋介石已经寝食难安,立马派重兵围剿,国军部队前三次围剿红军部队,都被吴焕先击败,第四次敌人兵力是红军的数倍,红四方面军无法打赢反围剿战争。

选择离开鄂豫皖苏区把敌人以吸引走,可这样一来,鄂豫皖地区就暴露在敌人面前,无数革命同志、红军家属遭到疯狂报复、牺牲,在这危险局面下,吴焕先挺身而出,建议重新组建队伍应对敌人的报复。

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认可,可眼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该派人出面重组部队,最后经过所有人的一致商量决定,把这个重担交给吴焕先,新部队就是未来大名鼎鼎的红二十五军,初次组建由五个主力团组建。

这支部队一开始下辖有7000人,两个主力师,其中一位师长正是徐海东,部队在吴焕先的领导下向敌人发动反击,此后鄂豫皖地区的情况开始慢慢好转起来。

当时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一战歼敌两个团,还俘虏了敌人两千多人,缴获一个师装备和上百匹战马,这一战我军才牺牲了三十多位战士,这点伤亡证明了吴焕先的指挥能力神乎其神。

二、临危受命

1934年,面对敌人的围剿,成了红军最艰难的一年,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有了放弃的想法,因为当时不仅要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此时我军的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物资非常匮乏,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

可吴焕先却带着战士们打赢一场又一场胜仗,他不是正规军校出身,更可以说他是一位政工人员,但他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对自己狠,对敌人狠,精明起来能把敌人耍的团团转。

他将这些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游击战中,他教导徐海东、韩先楚等红军将领,要想打胜仗,你首先要学会打仗,懂得什么时候进攻,该防守的时候主动防守,需要转移的时候立马转移,该突围的时候不要犹豫。

行军打仗,尤其是打游击战,更得学会隐蔽,部队行军之前,要先进行侦查,确保不会暴露行踪之后再出发,有一次战斗中,他率领队伍打游击,却被敌人团团包围,但从一个点位很难突围。

他当断则断,立马让战士们分散突围,敌人首尾不能相顾,部队分散成一盘沙子,等脱离包围圈后,又聚集在一起,敌人顿时手足无措,这就是吴焕先“精明”的地方,他的将政治工作宣传的深入人心。

三、战斗中牺牲

红军长征路上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红四方面军因为错误指挥想要北上进入川蜀地区,可吴焕先听闻直接抗命,带着部队继续往陕北地区前进,部队中其他干部对他十分钦佩,说他不畏强权。

他的决策和指挥一直都是最正确的,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地区害了很多红军战士,即便有红二十五军也是杯水车薪,幸好吴焕先及时带领队伍走上正确的道路。

之后他部队虽然艰难,但在他的带领下歼灭敌人一个据点,消灭敌军一个营的战士,不仅缴获一批武器弹药装备部队,还缴获一批生存物资,生活也变得好起来了。

他们每路过一个村庄都会进行动员工作,这也是这支部队不减反层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是第一个到达陕北地界的红军队伍,他成了整支部队的精神支柱,是他带领部队走向胜利。

没过多久四坡村战役打响,红25军在这里遭遇强敌,但部队在吴焕先的指挥下开始井然有序的发动反击,战场十分惨烈,但我军缴获大量武器,反击战打起来没那么艰难,眼看局势陷入僵局。

结语

吴焕先离开后方指挥部,想要到前线观察敌情破局,可他刚到高处想要观察,却被敌人发现,一枚子弹击中他的身体,吴焕先中弹之后战士们立马抢救,可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成了全军战士心底的遗憾。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