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美国和巴拿马因为运河问题闹得不大愉快,甚至还把中国牵扯了进去,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也随即启程,将首访地点定在了巴拿马。在美方的一系列施压下,巴拿马方面随即宣布了一个消息: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
近日,在送走鲁比奥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总算抽出了空来,向中方就这一决定做出了解释。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
穆利诺先是澄清,称巴拿马决定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一事,完全和鲁比奥到访无关,而是其在和美方会面之前就做出的决定,当下他已经指示巴拿马驻华大使按照协议内容提交了文件。
穆利诺强调,虽然退出了“一带一路”项目,但这也给巴拿马方面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中巴关系的机会,未来巴拿马也不存在和中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但至于为什么做出当下这一决定,穆利诺的发言,就有些让人不解了。
他表示,自己确实不太理解当初签署这份协议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也不清楚这份协议给巴拿马带来了哪些好处,所以未来不会续签了。
说实话,穆利诺的这番话,着实有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意思了。
中巴两国是在2017年6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2018年11月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这一倡议的推动下,在这段时间内,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了巴拿马的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就包括科隆自贸区的建设和巴拿马城地铁三号线的开发等,这些项目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巴拿马的交通能力,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商业环境。
(巴拿马科隆自贸区)
巴拿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其作为连接南北美洲的天然桥梁的强大优势,同时也是全球航运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巴拿马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前来投资。中国企业的到来给巴拿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支持。这些投入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显著提升了两国间的贸易额,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在金融领域,中资银行在巴拿马的设立也带来了深远影响。中国的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了巴拿马金融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这不仅巩固了巴拿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为其在金融服务全球化进程中增添了新动力。
此外,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巴拿马的国际影响力,与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不仅使巴拿马进一步巩固了作为地区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也令其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总之,在和中方的这一协议中,巴拿马是明显的获益者。
从中方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以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与过去西方列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的策略截然不同。中国并不寻求通过意识形态输出来影响其他国家的内政,也不热衷于建立排他性的小圈子以围堵特定国家。相反,中国更加强调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希望通过平等对话与各国达成广泛的合作共识。
(鲁比奥和特朗普)
这种务实的商业精神,对于一个拥有庞大经济体量的大国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符合其自身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目标。但是对于像巴拿马这样地理位置特殊、历史背景复杂,又夹在多个大国之间的小国而言,这样的合作模式,就可能面临着特殊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在特朗普政府已经将中国作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的背景下,美方向其他国家极限施压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类似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的事件,未来可能不会是孤立和唯一的。
对于中方来讲,我们在寻找和评估合作伙伴的时候,必定是进行过全方位的分析的,但是国际环境和局势的变化,是“一带一路”倡议避不开的风险。面对这一状况,中方需要做的,只能是寻找办法,尽力规避风险。
首先是需要加强对国际政治局势的研究和理解。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东道国的政治稳定性,还要关注其政策法规、政府变化以及可能影响投资环境的任何国际关系动向。这种全面的政治风险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在项目谈判的初期就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减少意外变数的影响。
此外,在项目谈判和实施过程中,企业应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寻找那些在当地拥有良好信誉和广泛人脉的合作伙伴,可以为企业规避许多不必要的政治障碍。同时,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渠道,确保在出现潜在问题时能够及时与相关方进行协商和解决,也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总之最终目标,就是要在出现不可控事件时,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