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方宣布从库尔斯克地区苏贾撤离,这场看似突然的撤退背后,却藏着一连串耐人寻味的"巧合"。究竟是战场形势所迫,还是另有隐情?
撤军前夕,泽连斯基突然获得白宫访客资格。就在会晤期间,戏剧性一幕上演:美国记者当众质问泽连斯基"为何不穿西装",而特朗普团队成员万斯更在会谈中突然插话,指责乌方"不尊重美国",引发激烈争吵。蹊跷的是,争吵后美国立即宣布暂停对乌军援与情报共享——这无异于切断乌军在前线的"氧气"。
"没有实时情报,我们就像睁眼瞎。"乌军特种部队中校纳迪拉泽透露,正是在美中断情报共享当天,俄军迅速夺回关键据点,切断乌军补给线。而白宫的"报复"时机,恰与俄军完成库尔斯克地区兵力部署的时间高度吻合。
乌军指挥官认为,普京或许早已掌握美国对乌"断供"的风声。自去年8月乌军突袭库尔斯克后,俄军用半年时间暗中集结兵力,甚至让朝鲜军队参与"实战演练"。当美乌关系破裂的瞬间,俄军果断出击,将乌军困于绝境。
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泽连斯基在撤离声明中强调"任务完成",但乌军在库尔斯克坚守7个月的战绩,显然与突然撤军的说辞存在矛盾。有分析指出,白宫的"政治作秀"与俄军的"借势发力",或许共同将泽连斯基推入两难境地——既要维护国际形象,又不得不接受战场现实。
如今,这场"巧合连环"引发基辅内部激烈争论。一名不愿具名的乌军军官直言:"我们不得不怀疑,这场撤退是否从一开始就是场精心设计的剧本?"而华盛顿与莫斯科的微妙互动,更让这场冲突的走向愈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