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城,一场围绕运河的博弈正在暗流涌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将“收回巴拿马运河”从竞选口号变为实际行动。近日,美国媒体曝出白宫已下令军方制定针对巴拿马的军事计划,而中国则通过外交迂回策略,为这场博弈加了一道保险。
两个月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带着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抵达巴拿马,警告总统穆利诺:若不切断与中国合作,美国将采取军事行动。面对美国的强硬姿态,穆利诺最初强硬回怼:“运河主权不容谈判!”但仅两天后,他便宣布退出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协议,并审查中企运营的港口——这被白宫视为“阶段性胜利”。
然而,美国的胃口显然不止于此。据美国官员透露,国防部提交的军事计划直指运河控制权,甚至提出“战争状态下禁止中国船只通行”。更关键的是,协议中的“运河中立条款”成了美国施压的“合法外衣”。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被形容为“利益最大化玩家”。他既公开斥责特朗普“撒谎”,称运河主权“永远属于巴拿马”,又不得不在压力下妥协。分析人士指出,这种“表演式退让”背后,是巴拿马的生存智慧——运河虽已归巴拿马所有,但美国仍握有“军事干预权”。
“备忘录退出”便是典型案例。这类文件本无法律约束力,但穆利诺选择配合美国,实为避免激怒“后院霸主”。而中国在基建领域的真金白银,才是他不愿彻底倒向美国的根本原因。从跨海大桥到铁路网络,中国投资让巴拿马尝到实惠,更让其看到了成为美洲货运枢纽的未来。
就在美国高调施压时,中国悄然展开“议会外交”。中联部代表团秘密会晤巴拿马主要政党领导人,重点接触在野党。这一举动被解读为:若穆利诺因压力转向美国,中国将通过议会制衡——巴拿马议会中,穆利诺阵营仅占两成席位,若在野党集体倒向中国,未来政策将面临立法阻挠甚至推翻。“经济利益是最好说客。”观察家指出,中国对巴拿马在野党的渗透,实则是为长期博弈铺路。一旦2024年大选后政局变动,中国已提前埋下“筹码”。尽管美国军方已提交方案,但真正动武几乎不可能。国会、国际法、经济代价三重枷锁将特朗普绑住:1977年协议明确运河须保持中立,美军强占将成国际笑柄;巴拿马若抵抗,运河停摆一个月就将重创美国经济;就连共和党内部也反对“无理开战”。这场围绕运河的博弈,正从公开对抗转向暗流涌动的持久战。巴拿马的“骑墙策略”、中国的“议会保险”,加上美国难以兑现的军事威胁,或许预示着这场较量远未到终局。正如当地居民调侃:“特朗普想抢运河?先看看巴拿马选民和中国钱包谁更硬!”
该清醒了,这是中美战争的升级,美国要切断中国的贸易运输线,这才是美国的真正目的!中国必须抛光美债及美元外汇储备将钱用在国内,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在贸易运输线上建设军事基地,保护贸易这输安全,不行就派军队驻扎巴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