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家,还真不是辩论赛,也不是演讲台,没有什么正方、反方,没有什么红方、黑方。没必要去争论辩解这一句话对与错,是与非。你想家庭和谐,自己快乐,还真的就要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听听就好,没必要去生气,发火,发脾气。
2,在家里,只要不是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鸡毛蒜皮,生活的琐事,夫妻之间谁多说一句,谁少说一句,根本就没必要为一句话去斤斤计较,去争论,去辩解,谁对谁错。生活的琐碎,根本就没有什么对错,也争不出个输赢来,只能争了一肚子火,一肚子气。
3,生活就是琐碎的,具体的。每个人的观念不同,认识不同,出生经历不同,同样一件事物的复述,他人就能听出多种内涵。所以说,你只要把这个事说清楚就行了。家人怎么去理解就是他的事,他有他的立场和观点,你根本就没必要去争论对和错,你听听就行了。

4,在家里说话,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都是多元多样的。每个人都会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认知。你如果按自己的要求,去评判什么对和错,用自己的尺子去量家人的长与短,意见、矛盾就会产生。这样,你会费很多口舌去力辩,家里会大喊大叫,弄得人人不快活。
5,让自己心情平静,心情快活,你就对一些日常对话,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话,听听就行了,把嘴巴耳朵关闭成静音。听过就好,根本没必要说,没必要去辩解什么。

6,我曾听到过一个例子,郭继承讲他自己的。他说,他年轻的时候,读研究生时,在宿舍里和一个同学辩论一个问题。从晚上的十点钟一直辩到了凌晨的两点都没有辩出个对错来。别的宿舍同学,都睡不着觉,过来让他们小点声,不要再辩论了。后来,他就去看他的导师,他给他的导师汇报他的读书体会。他汇报一个,他的导师就说,有道理。汇报了一个,又一个,汇报了很久,他的导师,都是说,有道理。他就感到很高兴,一听到有道理,他就越振振有词说个不停。他导师要去授课了,就让他回去。他回来的路上,回味自己导师说的有道理这句话。他越回味就越感到味不对劲了。因为他导师所有的说的都是有道理。人家是,你说啥,对错,都不和你争论,就说一句,有道理,就可以了。所以生活中,家庭里也是如此。家人长说短说,你就说有道理。因为他只要说出来的话,就是一种层面,一种角度,也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观点,也是有道理的。听听就行了,没必要去争论。

7,家庭和谐与否,主要就是在言语上。不和谐都是言语上的冲突。所以一定要减少对小事、琐事、具体事,争论对呀错呀。比如说,家里买了一个牙刷,他说刷头大了。你就说挺好的,大了好用。他说还是小的好用。你就说,也对,小的用的灵巧。所以说,没必要去提出你反对的观点,事事都逆着来,就不会和谐和美。
8,同心同德,就是要互相信任。想一个问题,都要同心同向,同心同力。不能总是倒刺着,违逆着,反其道而行之。这样事情就会做不成,就会走到对立面,就会崩溃了。

9,生活中学会顺应,心情就会开心。比如,菜做的好与坏,都要顺应,吃的欢喜有味道。菜淡,有淡的滋味,咸,有咸的味道。咸就咸吃,淡就淡吃。有什么区别呢?挑剔指责,只会使自己和家人不愉悦。
10,你只要能够宽容,理解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处处都会非常的和谐和美。不要对一句话,就斤斤计较,这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在家人面前,保持宽容,理解,对说出的话,听一听就好,没必要较真,抓小辫子。当你听了听,不去争论时,会你自己的心情很美丽,家里也会变得非常的和谐和美。

一切相遇皆是缘。友善评论。开心生活。觉醒人生。


作品声明:本文系原创。题目,文字内容,书法,严禁抄袭,套用,挪用,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