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心酸的视频,一位年轻的老师哭诉:“我用尽了所学,还是救不了他的人生。”
老师说,她读了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就教班里的孩子,面对什么样的情况、要怎么跟自己的父母沟通。
结果第二天有个孩子哭着来找她,说“老师你教我的根本就没有用”。
孩子把自己的父母称为“死男人和疯女人”,他叙述,昨天半夜12点多,他们把自己从床上拉起来,没有任何缘由地暴打了一顿。
孩子无助地说:“我用了你教我的那些方法跟他们说,都没有用,我的爸爸妈妈就是不爱我。”
老师看着哭泣的孩子,同样感到无力,她说“老师也没有办法了,你能不能好好学习,考出去,去一个远一点的地方上高中、上大学,离开这个家。”
这是她能想到孩子逃离原生家庭唯一的出路。
人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即便有伤害,也是为了孩子好。可现实却是,的确有伤人的父母、“吃人”的家庭。
马东曾在《奇葩说》里问武志红:
“很多人把长大以后的所有不顺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过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门槛,都归结为原生家庭,有那么严重吗?”
武志红坚定地说:“有!”
虽然有越来越多人懂得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更多父母开始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但是人们在教育上的焦虑、恐慌,并没有消失。
《为何家会伤人》中列举了四种家庭中以爱为名的伤害,一是忽视。
可能是精力有限,造成在照顾上的忽视,比如很多父母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无法在孩子的需求上面面俱到。
二是打骂。
一些父母自己的生活稍有不如意,就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不是变得特别强硬,对抗一切;就是默默承受,把父母暴躁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认可自己。
很多人即使长大了,还是不能将父母的情绪和自己区分开,无法把父母的责任还给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父母,但是这种努力大多是徒劳的。
三是控制。
很多父母经常会把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强加到孩子身上,觉得自己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而且自己的感受就是对的。
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享受各种好事物,事实上却是对孩子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
四是把孩子当作最亲密的人。
一对健康的父母,会爱孩子,却不会将孩子作为最亲密的人。
在一个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很稳固。
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是糟糕的婆媳关系;二是严重的恋子情结。
幸福的家庭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要花费所能积聚起来的每一滴心血,将所有的精力、才智、愿望、观念以及决心结合在一起。
畅销书作家史蒂芬·柯维把家庭比作一架飞机,要飞往目的地,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
很少有夫妻会坐下来谈一谈各自的期待,“结婚的目的是什么?婚姻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什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大家默认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一次次的摩擦中才发现,或许每个人对家庭的期待都是不同的。
有人喜欢温馨地黏在一起,有人喜欢各自有各自的空间,有人期待在繁华的地方安家,有人喜欢宁静的小镇生活……
方向的偏差就会带来激烈的摩擦。
另外,飞行需要机组人员与地面人员的合作协调,如果驾驶员和塔台争吵不休,就会迎来灾难。
家庭中同样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夫妻之间争谁对谁错、谁更有掌控权;兄弟姐妹之间争强好胜、争夺父母的宠爱……
没有人愿意失败,特别是在关系非常亲密的家人面前,可是我们常常落入争输赢的思维定式之中而难以自拔,夫妻之间要争出谁对谁错、谁高明、谁愚笨,孩子之间要暗自比较。
争强好胜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什么是“家”?
家是每个人出发的起点,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什么样的爱,就会用相同的爱去爱别人。
家是一种从“我”到“我们”的经历,是一种用“我们”来代替“我”的思维。
从独立到相互依赖,不断地推己及人,这是家庭生活中最具挑战性的事,也是所有家庭的幸福密码。
如果你依然带着很多原生家庭的创伤,并且影响了你现在的生活和情感,愿你能强大自己、在成长中疗愈伤口;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愿你能好好相爱、拥有健康的关系,养育健康、有爱的孩子。
原生家庭不幸,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