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作为一支现代化海上力量的核心成员,在海战中承担着防空反舰等一系列重要任务,为了满足作战需求,驱逐舰上装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但驱逐舰一旦陷入高烈度海战,极可能面临弹药打完的问题,那时又该怎么办?
武器多样,弹药繁杂目前各国海军普遍装备的驱逐舰一般都搭载了多种类多型号的舰载武器,以美军最著名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为例,舰首安装了一座127毫米口径的MK45隐身舰炮,可发射从普通穿甲弹药到射程高达117公里的增程制导炮弹等多种弹药。
主战武器则是两座MK41型多功能垂发系统,共计96个独立发射单元,可装填标准2防空导弹,VLA反潜火箭以及战斧巡航导弹等弹药,为了防御来袭的敌方反舰火力,舰上还搭载了海麻雀短程舰空导弹,以及数挺人操M2HB型重机枪。
由此可见,一艘驱逐舰所需要的弹药类型高达数十种,才能满足其在舰队中的多面手定位,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尤其是各型号导弹,已经成为了驱逐舰火力的核心组成力量。
现代驱逐舰的吨位已经相比从前扩大了不少,例如我军最新型的055驱逐舰,其排水量已超过万吨,达到了巡洋舰的吨位标准。排水量不断上升,也让驱逐舰有足够的空间携带武器弹药以持续作战。
加上驱逐舰都是与舰队协同作战,极少出现单舰出击的情况,在现实世界里还没有出现过将弹药打光的情况,就算是在历次不对称作战中,担任对地打击任务的美军驱逐舰,在完成打击任务后,其弹药库里也还能剩下不少导弹。
如果是舰炮或者近程防空弹等消耗性武器打光,舰上的水兵随时都能从弹药库里得到备用弹药以满足作战需要。为了节约弹药搬运的时间,舰上一般也装备有自动化的弹药输送系统,在极短时间就能让武器重新恢复至作战状态。
强大海军的证明——海上补给但如果驱逐舰真的在战斗中将弹药打光,这时候舰船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迅速脱离战场,返回母港重新补给,二是从随队作战的综合补给舰上获得新的弹药。但综合补给舰并不是任何国家都能拥有,只有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才会配备这种舰艇。
综合补给舰一般都是远洋舰队中第二大的战舰,仅次于航母,属于战斗支援舰艇。以我军刚刚投入使用的901型综合补给舰为例,排水量接近5万吨,超过一般驱逐舰数倍。据说一艘901型补给舰就能满足一个航母编队的海上补给。
901型补给舰可以携带大约1800吨的各类弹药,完全能够满足一个舰队的驱逐舰弹药需求。但一般来说补给舰不会直接出现在海战当中,而是在离一线战场的不远处待命。
毕竟补给舰是一型战斗支援舰艇,本身战斗力并不强,而是作为舰队的战力倍增器使用的。一旦真的有驱逐舰需要补给,为了避免成为对方的活靶子,驱逐舰会先行脱离战场与补给舰汇合,待补充完成后再重返战斗序列。
补给舰与驱逐舰之间一般会选择以一种低速并肩的航行姿态来完成补给,肩上的水兵会使用一种特制的撇缆枪将各种补给管道连接起来,以输送油料等液体,而体积更大的弹药,则会采用直升机吊运的方式快速补给。
当然这种做法一般适用于战况激烈的特殊情形,毕竟在射程动辄上百公里的现代反舰导弹面前,在战场周边玩海上补给风险还是太大,一般来说,驱逐舰还是会选择先行脱离舰队,返回母港补给。
传统又安全——返回港口返回港口补给是各国海军最常见的补充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耗时长效率低,但风险也最小,对于海军这样的技术兵种来说,宁可贻误一些战机,也不愿冒着失去舰艇和船员的风险强行应战。
不过,现代驱逐舰返回港口补给,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美军驱逐舰上大量安装的MK41垂发系统就有这样的毛病,其自装填能力只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火箭深弹和防空导弹,对于五大三粗的战斧巡航导弹却无能为力。
美军战舰要想补充战斧导弹对陆打击,必须返回有战斧导弹安装设备的港口才行。当年参与打击叙利亚政府军目标的美军伯克级驱逐舰就曾上演过这样尴尬的一幕,外形科幻的战舰却必须返回西班牙才能补充弹药。
战舰回港补给的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轮换舰员,这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海上恶战的水兵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好消息。整装待发的新船员也能将战舰的作战效能发挥到极致。
打光弹药的情况暂时不会出现从目前的海战形势来看,一艘驱逐舰能在没有被击沉的情况下打完所有弹药的概率是极低的。现代反舰武器的威力极为恐怖,哪怕是前苏联时期制造的老式反舰导弹,挨上一枚就足以让驱逐舰失去战斗力甚至沉没,反舰效率极高。
尤其是中美这样的海军大国,实战条件下也完全可以做到用1到2枚反舰导弹就能打瘫敌方船只,决定海战胜负还要靠海上信息化的作战体系和舰队指挥官的合理战术,而并非弹药储备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