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爆发的金城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中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击战,有力挫败了南韩李承晚政权破坏停战谈判的企图,是我军“以打促和”战略思想下的典型案例。
不甘失败的李承晚关于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书有一则冷知识,南韩是战争的主要参与方之一,协议书却并没有并没有留下南韩政府的痕迹,而是只有中美朝三国代表的签字,这也是南韩是美帝国主义扶持的傀儡政权的有力证明。
在整个朝鲜战争当中,南韩军队由于战力低下,基本都处于隐身的状态,并未对战争进程构成太大影响。自1950年志愿军入朝作战以后,美韩联军就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不但没能守住本已推进至中朝边境的战线,还丢失三八线以北占领的大片土地。
面对战局无法扭转的颓势,美军意识到自己无力在战场上正面击败志愿军部队,于是将开战时占领朝鲜全境的企图改为了维持南北双方以三八线分治的战略方针,简单来说,就是美军不想再跟志愿军打了,维持现状即可。
恰好中国政府的态度本就是边打边谈,以打促和。既然美国人愿意坐到桌上和平商讨朝鲜停战的事宜,我方自然是十分欢迎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朝三方在开城举行了关于朝鲜停战的首次谈判。
但朝鲜停战谈判却引起了李承晚的激烈反对。对于李承晚来说,如果开战和停战时的南北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则意味着自己在整个朝鲜战争中不但损失了大量军队,还一根毛都没捞着,简直就是血亏。
李承晚的不满在1953年6月达到顶峰,此时中美朝三方经过长达两年的边打边谈终于全部达成协议,眼看停战将要成为现实。李承晚打起了破坏和谈的心思,一边表示自己不承认中美朝三方的和谈结果,一边宣布南韩军队不再接受“联合国军”的管辖,一副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架势。
你以为李承晚终于准备甩开美国辖制放手一搏了?其实,李承晚的疯狂完全就是美军高层故意撺掇的,说到底,打了几十年胜仗的美军也不甘心就此败在中国军队的手上,才给李承晚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美军和李承晚的小动作哪里瞒得过毛主席的火眼金睛,当即指示部队,我军要在军事上继续给予美韩压力,只有打到李承晚再也不敢做出类似举动,才能保证停战协议的有效执行,一句话来说,就是直接打服他!
担任志愿军总指挥的彭德怀也对毛泽东的指示深表赞同,并从军事的角度表示,志愿军部队最好能够再打掉万余南韩伪军,彻底摧毁李承晚破坏和谈的底牌,迫使美国放弃在朝鲜战场继续耍心眼,遵守和谈协议的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志愿军部队决定对李承晚的南韩伪军发动金城战役。
声势浩大的反击战金城战役推演构想之初,我军指战员就明确了此战的意图应当以大量歼敌为主,为的就是把南韩部队打疼打痛,最好能够全歼南韩在汉江西岸地区驻守的主力部队,彻底消灭南韩部队的战斗意志。
虽然南韩部队的战斗力低下,拿下战场主动权对此时的志愿军部队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军这次战役主要目标是歼敌,而南韩军队又出了名的能跑,就怕我军虽然能够取得战役胜利,却让南韩主力溜之大吉的事情发生。
为了实现压倒性的火力压制效果,参战的志愿军单位决定要在远程火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越敌军,通过大规模炮击一鼓作气打垮南韩的驻守部队。到战争打响前,我军已将1104门火炮调至汉江前线,有增调了增援兵力,在火力和兵力上都形成了对南韩部队的压制。
1953年7月中旬,金城战役正式打响,我军千余门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分批次向韩军阵地执行炮火覆盖任务,其中射击时间最长的高达28分钟,最短的也有7分钟。
遭遇我军炮火覆盖的韩军阵地此时就是地狱一般的场景,除了震耳欲聋的重型火炮,我军装备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同样威力惊人,将南韩军队的防御工事炸的千疮百孔,许多高地上的韩军在志愿军步兵还未登上阵地以前就已经被密集的炮火摧毁了战斗意志,丢下手里的武器在阵地上升起白旗。
靠着猛烈的炮火,韩军防线上近40%的火力点都被摧毁,极大减轻了我军步兵的压力,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敌军防御体系,也无力对我军的进攻发动反击,只能看着志愿军拿下一个又一个阵地。
南韩军队自知不敌,整条战线上的韩军单位都开始出现溃逃,我军自然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立马投入到追击当中。整个金城战役,我军仅付出了轻微的代价,就突破了南韩自认为固若金汤的汉江防线,对驻守此地的4个南韩主力师都予以重创。
见到李承晚的部队彻底被志愿军打成了残废,美军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表示愿意遵从和谈结果,并对中朝双方提出的各项关键问题,都做出了答复和保证。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最终的停战协定,朝鲜半岛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朝鲜战争!南韩军队出了名的能跑!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