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他们依靠本国的军工企业,制造大量武器。
并且使用这些武器,来杀害民众。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三菱和本田两家公司。
三菱重工研制的零式战斗机,让同盟国军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它曾在我国上空肆虐,击落中国空军24架飞机,自己却没有一架损失。
后来,又参与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活动。
至于本田公司,同样是不遑多让。
日本有一种一式战斗机,以及日军使用的轻型坦克九八式就是本田制造的。
众所周知,时至今日。
仍然有一部分日本政客,将中国视为假想敌。
而在日本战败之后,它的军工企业虽然转为民用,但底子仍然还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从日本军工说开去三菱创办于1884年。
当时,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
向日本工部省,租借了国营长崎造船局,也就是三菱重工的前身。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菱重工不断壮大,实力也越发强大。
到了二战期间,三菱重工的军工产品。
不仅涵盖了航母舰载机、陆基战斗机,还包括轰炸机和攻击机等各类军用飞机。

当然,站在中国和反法西斯受害者的立场上。
三菱的种种行为,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帮凶!
尤其令人难过的是。
三菱虽是一家日本企业。
它的劳工,却很大程度来源于被俘的占领国民众,其中当然包括中国。
日本战败之后,三菱拒绝向劳工谢罪。
直到2016年,他们才答应支付十万人民币,并且出资搞一座纪念碑,算作此事的了结。
然而,真的能了结么?
让我们暂且将心头的问号放下。
看看二战之后,转为民用之后,三菱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1945年8月。
日本天皇裕仁迫于形势,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当然了,在日本人的语境中,那是天皇“圣断”的结果。
投降也不叫投降,而叫“终战”。
但是,不管怎么说。
从这一刻开始,麦克阿瑟才是日本的“太上皇”了。
三菱从此转为民用,开始造汽车。

新中国成立。
特别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三菱公司还得到过周总理的高度评价。
说完了三菱,我们回过头来说说本田。
本田在日本的地位,几乎可以与三棱分庭抗礼。
具体地说来,本田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他们生产的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军用飞机上。
为这些武器装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此外,本田还积极参与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给出了巨大的助力。

这些助力,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除了航空发动机之外,本田还为日本陆军生产了大量的坦克车、装甲运兵车等军用车辆。
这些车辆,装配了本田生产的高性能发动机。
成为地面部队的重要战斗力。
而在日本战败之后,本田顺理成章地做起了汽车。

以至于有网友戏称,本田是卖发动机送车。
客观地说,它的发动机确实很牛。
国产品牌的未来说完了日本,我们再来说中国。
由于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因此,比起日本来说我们的起步很晚。
但中国主打的是什么?
后来者居上!
在前三十年发展的基础上。
1978年底,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境内也涌现了许多知名品牌。
我们首先来看看奇瑞。
在如今的大街上,奇瑞车有很多。
但你知道它有多厉害么?
2016年,奇瑞自主研发的航空基础发动机,成功获得了中国、欧洲航空局的适航认证。
这不仅标志着,奇瑞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突破。
最重要的是,奇瑞真正走出了国门,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认可。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奇瑞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精神。
先后研发出,多款全新型号的航空发动机。
并顺利通过了试飞验证。
这一系列成就,足以说明,奇瑞公司虽然以造车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但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同样拥有着丰富的自主技术专利和强大的研发能力。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
发动机就是一台车的CPU,一个人的大脑中枢。
离开了中枢系统,你就算再四肢发达也是白搭!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当年研发的邓稼先号远洋调查船。
也同样是由奇瑞集团,倾力打造而成。

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奇瑞在水陆空三栖技术领域的全面布局。
更为重要的是,这代表着一旦国家面临战争等紧急状况。
奇瑞,完全可以转变自身的职能,为国家提供强大的武器装备支持。
除了奇瑞之外,长安也值得我们的关注。
与奇瑞相比,长安汽车的军工背景更为深厚,其前身甚至可以追溯至19世纪的洋务运动时期。
是由李鸿章打下的“老底子”。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叫“上海洋炮局”。
在此后混乱的时局演变过程中。
上海洋炮局几经沉浮,多次“改头换面”。
新中国成立后,这家历史悠久的兵工,厂收起了此前的军事武器研发业务。
转而投身于汽车制造领域,成功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长江牌吉普车。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
改革开放的大幕,给了所有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对于企业来说,当然更不例外。
长安汽车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逐渐成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
还是那句话:
能民用,就能军用;
军民两用,天下无敌!
近些年来,虽然长安汽车在汽车领域深耕细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彻底放弃了军工研发。

相反,长安汽车始终牢记自己的老本行。
一旦国家面临战争等紧急状况。
长安和奇瑞一样,完全可以迅速投身于武器装置的研发制造之中,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一下就是,以我们如今的实力,完全不用害怕任何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