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权益老将的离职传闻落地。华商基金发布公告,“当家花旦”周海栋因个人原因离职,卸任所管理的6只基金,总规模近300亿,占华商基金权益类产品6成。而周海栋的离任,或让华商基金再次面临2011年后核心人才流失的境遇。
3月12日,华商基金公告,周海栋因个人原因卸任6只基金。周海栋从业近17年,长期以来,他所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亮眼,管理规模也持续增长。截至3月12日,其管理时间最久的华商新趋势优选基金,任职总回报已高达368.34%,年化收益率近17%。值得一提的是,或是为了“安抚”投资者,华商基金宣布自购2000万元相关基金。
人才流失并非华商基金首次面临的困境。据悉,2010年华商基金组建了一支权益投资团队,团队中的五人被誉为“华商五虎将”。不过,此后核心成员陆续离职,公司的规模也逐渐下滑。
2019年之后,周海栋、胡中原、厉骞等新生代基金经理扛起了公司发展的大旗。如今周海栋离职,公司或将再面临彼时同样境遇。
300亿“老将”周海栋离任
3月12日,华商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周海栋已卸任包括华商新趋势优选、华商优势行业、华商盛世成长、华商恒益稳健等6只基金,且不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离职原因为个人原因。
周海栋拥有近17年证券从业经验,于2010年加入华商基金,2012年3月起,周海栋开始参与管理基金产品。
据悉,在投资理念与风格方面,周海栋擅长行业轮动,以自上而下的宏观周期分析作为核心策略,动态追踪并捕捉行业景气度的拐点。在投资时机的选择上,周海栋偏好左侧布局,这种前瞻性的布局方式,往往能提前布局潜在机会。正是凭借着独特的周期视角以及灵活多变的轮动策略,周海栋在2022年至2024年的市场震荡期因业绩稳健而被人们所熟知。
Wind数据显示,长期以来,他所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亮眼,管理规模也持续增长。另外,他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双十基金经理”,其在任期间年化回报率达15.26%,资管年限超10年。
据公告,周海栋离职后,童立、余懿、张明昕、王毅文、张晓、张文龙等基金经理将接任其所管产品。其中,童力将接管“明星产品”华商新趋势优选。
值得一提的是,继任基金经理童立,此前未曾管理过大规模基金。在接管之前,其单只持有的最大基金规模在11亿元左右。
据悉,童立2011年7月加入华商基金,从行业研究员逐步升任至公司研究总监、研究发展部总经理。从业绩回报来看,华商研究精选灵活配置混合是其“代表作”。童立自2017年12月开始接手该基金,截至今年2月底,其任职总回报为164.19%,年化收益率为14.83%。但截至去年年末,该基金规模仅有5.62亿元。
投资风格方面,童立擅长从景气度、潜力强、真成长三维度挖掘企业价值,寻找长期增长潜力股以实现资产增值。投资风格与周海栋的偏爱周期性视角有较大差异。据此,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未来的业绩表现,仍需时间检验。
或是为了“对冲”周海栋离职消息,华商基金宣布公司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自购旗下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华商甄选回报混合基金。不难发现,此次自购的四只基金均为周海栋卸任产品。
“双十”基金经理离任背后
事实上,通过回顾华商基金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华商基金并非首次面临人才难留的困境。
作为一家2005年末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华龙证券持有华商基金46%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截止2024年12月末,华商基金管理规模为1364亿元,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
不过,华商基金也曾辉煌过。2010年,华商基金组建了一支权益投资团队,团队中的王峰、孙建波、庄涛、田圣明以及梁永强,被誉为“华商五虎将”。由孙建波管理的华商策略精选,在2010年发行之际,募资额一举突破百亿元大关。然而,自2011年起,五人陆续选择离开,其中作为五虎将最后一员的梁永强,也在2018年告别了公司。
随着核心基金经理的相继离去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弱,华商基金逐渐走向衰落。Wind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华商基金的基金规模超600亿,而到了2018年四季度,基金规模却只剩下约180亿。2019年之后,周海栋、胡中原、厉骞等新生代基金经理扛起了公司发展的大旗。
如今权益类产品的领头人周海栋离任,华商基金或将面临此前人才流失的窘境。
周海栋是近年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涌现出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以周海栋管理时间最久的华商新趋势优选基金为例,该基金自2015年5月起由他管理,截至3月12日,其任职总回报已高达368.34%,年化收益率为17%,年化回报在同类基金里排名第一。在2019年至2024年这长达6年的时间里,该基金始终保持正收益,展现出极为强劲的抗跌特性。
近五年来,周海栋的投资能力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华商新趋势优选的份额从2019年初的0.36亿份,已扩大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9.63亿份。截至去年年末,华商新趋势优选的基金规模达92.0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离职前,周海栋的管理规模在去年四季度出现大幅下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周海栋的总基金管理规模便已从同年三季度的342.34亿元下滑至293.47亿元,缩水近50亿元,是其任职历史上管理规模环比下滑最大的一个季度。
此外,截至2024年末,华商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约508.07亿元,周海栋的个人管理规模占比近六成。因此,周海栋离职之后,华商基金的权益类产品是否会面临规模缩水的困境呢?
奔私潮起
在基金行业中,知名基金经理离职现象早已屡见不鲜。
据悉,今年以来,宏利基金的王鹏、中欧基金的曹名长、建信基金的周智硕、嘉实基金的洪流、广发基金的张东一以及华夏基金的周克平等多位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的基金经理,已先后官宣离任。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王鹏、周智硕、张东一和周克平在卸任前,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均达百亿元。
这些离任基金经理的“下一站”在哪里呢?
从近几年基金经理的离职原因来看,有的基金经理是因为业绩压力被动离职,也有基金经理是希望寻求更好去处而离职。其中,一些经验丰富的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创办私募。
“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3月,周应波因个人原因离任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同年4月,“公转私”加入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舟资本”)担任投资总监,并且出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达47%。
今年以来,原私募投研核心或高管离职后另立门户的趋势愈发显著。
2025年1月3日,兴乾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登记。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是运舟资本原合伙人、总经理陆文俊。陆文俊曾供职于君安证券人力资源部、上海华创创投、富国基金、东吴证券、长信基金、银华基金、中欧基金等机构。2019年底,陆文俊离开中欧基金,与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携手筹备私募运舟资本。
此外,前海开源基金前专户投资总监孔令国,也已完成备案成立私募。中基协最新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显示,深圳市震峰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13日完成登记。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5日,注册资本243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孔令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