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3月,堪称中国汽车史上的“最忙3月”也不为过,据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单单是3月1日-27日,便有整整35场车企发布会,而在随后的28日,单日上市新车更是高达8款,即便是到了31日,发布会集中爆发的“热潮”也丝毫没有减弱。
单个用户使用“手机+平板”竟不能同时看完所有新品的发布会,便是一整个3月的缩影。相较于以往被认为是车市淡季开端的3月,2025年的3月注定不平凡。跑不过来的活动、脚不沾地的飞行,毫无使用痕迹的酒店床褥,想必每个身处汽车圈的打工人脸上都应该写满了疲惫。
或许,忙碌的3月也意味着,车市正式进入分秒必争、抢夺每一个意向客户、不分淡旺季的常态化“白刃战”。
即便用户对于购车的紧迫性不及年前,但在车企全力以赴之下,但整体销量却造就了罕见的3月购车潮,有车企更是同比销量增长超20%。今天,我们便来盘一盘这场或将持续很久的常态化“车市白刃战”中谁有好的开始,谁又输在了起跑线上。
比亚迪
近两年的各种汽车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应该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车企,甚至没有之一。
“屡创新高”一词是近两年比亚迪销量的真实写照。不光是车市整体火热的年前比亚迪继续以超30万辆的销量一直领跑销量榜,更是将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了年后,刚刚过去的3月份,比亚迪更是无限朝着40万销量的大关迈进,月度总销量达到377420辆,同比增长高达23.1%。
比亚迪销量持续爆发的背后,与它押对了智能化赛道后又一次引领了行业智能化的新风向强相关。2月10日,比亚迪召开“天神之眼 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带来了旗下王朝网、海洋网旗下共数十款智驾版车型,正式宣告全线产品配备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其中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更是加配不加价,开启全民智驾时代,最低仅需6.98万元即可入手,不仅对于用户而言极具吸引力,甚至在行业内拉开了关于“智驾平权”竞争的大幕。而作为引领者,往往也意味着最大的受益者,比亚迪旗下产品在3月份迎来持续性增长,也就在意料之中。
比亚迪能够开启并引领这股智驾浪潮,一方面归功于普通用户对于智驾有迫切需求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源自于比亚迪自研、自产的技术积累以及庞大的规模,不仅有过硬的智驾技术底气,还在成本方面有把高阶智驾价格打下来的空间。
除了引领行业的智驾浪潮外,比亚迪的向上探索的高端化之路也在3月呈现爆发趋势,方程豹、腾势均有不俗表现。方程豹汽车在3月的销量来到8051辆,环比增长超61%,同比增长更是达到126.8%,再加上刚刚开启预售便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钛3很可能在未来扛起销量担当的大旗,其未来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的表现或不可小觑。
腾势品牌在3月也有不俗的表现,销量破万,达到12620辆,同比增长达到22.8%。值得注意的是,腾势品牌的销量增长相较于去年同期,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不再聚焦于单一产品,而是全品牌产品发力,也意味着其高端品牌的形象正在悄然立于市场和用户心中。3月腾势旗下全新旗舰SUV——腾势N9的上市,或将进一步夯实腾势品牌高端的形象,带来更佳的销量表现。
还有仰望品牌也于刚刚过去的3月正式带来了市场容积更大的仰望U7,也意味着比亚迪有望在未来实现超豪华市场的突破;同时比亚迪于海外市场的销量也以72407辆的成绩创下新高,未来很可能在海外生产基地、渠道建设大成时,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
无论是王朝网、海洋网的销量表现,还是腾势、方程豹的阶段性胜利,不难发现,都是建立在比亚迪智驾、平台化等技术底蕴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技术大爆发”带来的产品体验的全面革新,必将有销量大爆发伴随。
奇瑞汽车
要论哪家车企是说到做到的代表,奇瑞一定在候选名单中。
早在一年半喊出“奇瑞的电动化要不客气了”之时,奇瑞旗下产品销量占比的格局改变和销量增长的势头便早已停不下来。正是说做就做的行动力造就了稳据中国车企前列的奇瑞。
显然,奇瑞喊出“智能化要不客气了”的时候,一切早已准备就绪,无论是跨领域之间的合作,还是自己的研发投入,都已步入正轨,也直接带动了销量的又一波增长。
刚刚结束的3月,奇瑞集团整体销量达到214770辆,同比增长18.3%,其中以奇瑞主品牌和捷途品牌占据销量大头,分别为118955辆、54020辆。
奇瑞销量同步增长的背后,其实是技术储备稳据第一梯队及时紧跟市场需求的体现。在比亚迪引领全民智驾时代之后,奇瑞是最快的响应者之一,及时宣布今年全系车型都将会搭载猎鹰智驾,不光是新能源,传统燃油车也不甘人后,甚至是即将“复活”的“QQ”IP这种小型车也不会在“智驾平权”的发展过程中掉队。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与比亚迪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技术积累不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在传统“油车”领域有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储备,这也意味着奇瑞在那些补能设施不完善、道路、使用环境不利于新能源发展的欠发达地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在自主车企全球化大发展的浪潮中,它拥有更广袤的发展空间。
此外,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奇瑞继续以超25万辆的成绩继续领跑自主车企出口榜,而成绩的背后是奇瑞在自主车企全球化浪潮中的先行一步,构建了成熟的包含研发、合作、渠道建设等多方面的售前售后体系,这种优势也将在自主车企全球化进入“爆发期”进一步被放大,从而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除此之外,奇瑞的高端化也逐步开始步入正轨,3月星途品牌表现虽一般,但旗下星纪元ES增程版车型却已交出了有一份出色的成绩单。未来,奇瑞还将有捷途纵横落地,为奇瑞的高端化发展注入新能量。
吉利汽车
2025年,将是吉利汽车整合、梳理业务的关键转折年,所幸第一季度便有一个好的开始。
细品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成长史,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吉利是自主车企中少有的拥有全局思维和未来视角的企业。拥有明确且坚定的目标,伴随着私企充分遵循市场竞争机制赋予其敏锐洞察力、知行合一的行动力以及不断创新的活力,吉利的实力根本藏不住,想不在自主车企中脱颖而出都难。
这轮“智驾平权”的风潮中,吉利的动作不可谓不大,跟进之迅速、技术之成熟,可以说是让任何对手都感受到威胁的存在。事实上,这种表现仅是吉利强大实力的冰山一角,准确说它亦是开拓者、引领者之一。无论是最早在燃油车上提出NOA功能的星越L,还是作为较早一批给燃油车用8155芯片的企业,吉利的目光和动作似乎一直都能做到先市场一步。
这种技能也直接决定了吉利能在这波智驾浪潮中吃到最多的红利,3月,吉利汽车的销量再次突破20万辆的大关,为232177辆,不仅连续7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同时还实现了同比、环比的双增长。
吉利汽车的3月销量增长不光因其吃上了智驾普及的红利,也因为它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快速响应,譬如其刚刚推出中国星系列东方曜的新增版本,从定价和SKU来看,对用户有感知的细节需求和对价格的感知度有着十分清晰的针对性。
伴随着燃油车市场份额从快速减少到趋于稳定的过程,专注燃油车的企业也将迎来残酷的大洗牌,未来大概率只会留下少数几家绝对领先的玩家,吉利作为一直耕耘这一领域的存在,也用实际燃油车销量继续增长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同时,与奇瑞一般,燃油车技术的领先也注定它将在全球化浪潮中有难以复制的优势。
另外一部分,吉利汽车的高端化之路也在刚刚过去的3月证明了自己,无论是即将到来的极氪9X、极氪007GT,还是领克900,以及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品牌形象,都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全球化进程中一张亮眼的新名片。
长安汽车
一句话描述长安汽车:最不像央企的央企,手握央企的资源和政策,并干着最市场化的事。
这就是长安汽车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形象,没有传统央企的循规蹈矩和按部就班,反倒是能快速与市场变化接轨,也造就了其在自主车企中难以撼动的地位。
刚刚过去的3月,长安汽车再度以268052辆的成绩在自主车企中名列前茅,同比增长达3.48%。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海纳百川”战略和新能源化、高端化转型踏上正轨,旗下新能源产品销量为87036辆,同比增长高达62%,远超整体增速;同时海外销量达到50048辆,同比增长4.9%,也高于整体增速。
要知道,海外市场可没有国内市场这样的淡旺季潮汐规律,国内车企在以往由德日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中,增长的第一要素便是布局的本土化,从产品到宣传,再到渠道建设,都是挑战,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增速高于整体增速,是长安汽车海外布局正在逐渐规模化、成熟化的佐证。
还有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在于高端化正在逐步迈入正轨,旗下阿维塔品牌在逐步完成产品矩阵的增程化布局后,销量基本实现稳定破万,刚刚过去的3月销量达到10475辆,实现同环比均翻倍增长的效果。伴随着预售阶段便斩获不俗的阿维塔06即将迎来上市,接下来阿维塔或许还将在销量上有所突破,它的表现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高端化尝试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长安汽车可以说是少有的能充分融入市场竞争环境并如鱼得水的汽车类央企之一,积极响应市场、与市场变化保持同步,才是其销量不断创纪录的核心原因。这种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融入市场环境的战略不仅是在旗下自主产品上有所体现,在其旗下合资品牌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国内合资车企普遍受挫的时刻,长安福特反倒是于“乱世”中摆对了自己的位置,从而继续实现盈利的目标,长安马自达亦是如此,正在尝试找到自己难以复制且无可替代的路。
上汽集团
合资品牌以往是核心,以后也将继续是,但上汽集团没有忘记强大自身的初心。
上汽集团算是国内车企中比较特殊的存在,尤其是在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手握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王牌”,一度领跑整个自主车企销量榜单,甚至让汽车类央企也甘拜下风。
不过,过于依仗合资品牌,也决定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受限,因此,上汽集团即便是红极一时也从未迷失,一直在提升自己,强化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一点,从3月销量上便能窥见一二。
上汽集团在3月的销量达到38.6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高达30.8%,再次用实力回击了外界质疑。
相较于以往,如今荣威、飞凡、MG等自主品牌早已成为成长为集团销量支柱,整个一季度,自主产品销量占比高达63.6%,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其中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外,正处于融合阶段的上汽乘用车旗下品牌并没有露出一丝懈怠,反倒是协同之下快速产生化学反应,整体迎来一定增长,倒让人有些意外。
这种现象,也证明了上汽于去年7月发布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2024-2027年)》正在企业内部稳步推进中,并直接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效果提升。
同时,作为上汽集团重要支柱的合资品牌也并非彻底跌到谷底,虽不及巅峰,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上汽大众在3月的销售也达到9.1万辆,同比增长3.9%,而上汽通用也在”一口价”模式的推动下,重新回到正轨。
唯一遗憾的是,上汽集团寄予厚望的高端化项目——智己品牌仍在苦苦挣扎中,旗下虽有LS7、L7、LS6、L6等较为丰富的产品矩阵,但3月销量却仅为刚刚突破5000辆大关的5029辆,不仅落后于私营车企高端化的进程,即便是在汽车类国央企的高端化项目中,也已处于相对落后位置,岚图以梦想家为突破口,阿维塔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初步建立,而智己似乎还未找到自身清晰的定位与目标。要想迎头赶上,恐怕后续还得努把力、加把劲。
上汽集团的2025注定不会轻松,但效果应该也不差,加速转型也好、内部竞争上岗带来的活力与创新也罢,都能从销量上直接体现出来,目前来看收获不小。并且,上汽与华为的合作也将于2025迎来新的关键节点,无论是“第五界”,还是AUDI品牌的尝试,都是在告诉外界:作为曾经的领头羊,上汽有能力赶上行业速度稳住阵脚,并且合作、融合的新篇章也为企业的新增长点带来希望。
广汽集团
一定程度上,广汽与上汽一致,也曾经依靠合资品牌踏上人生巅峰,但毕竟求人不如求己,最终还需要寻求“自己有”,所幸,广汽集团也在回过神后,慢慢进入做更好的自己的新旅途。
2025年3月,广汽集团销量为173,929辆,同比下降3.01%,环比增长76.2%。毋庸置疑,过去依仗合资品牌为广汽在合资普遍乏力的大环境下经历了一段阵痛期,好在环比超过70%的数据也表明,靠自己踏入人生巅峰的广汽正在加速成型。
广汽集团“三年番禺行动”的战略目标中,明确表示意识到了自身强大的重要性,并将积极寻求自主品牌的增长。
从目前来看,广汽集团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刚刚过去的3月,无论是广汽传祺,还是广汽埃安,都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也是环比大幅增长的关键。
广汽埃安3月终端交付量达34082台,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63.4%。要知道,这已经是广汽埃安连续第六个月保持月销3万辆的表现了,充分证明了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浪潮中已走在行业前列,旗下埃安UT、埃安霸王龙以及埃安RT等车型更是出道即“爆款”,且至目前为止,火爆程度并未出现明显消退。
广汽传祺亦是如此,刚刚上市的传祺向往S7拿出了“爆款”表现,预售阶段12小时内便斩获订单破万,也直接助力了3月32465辆的整体品牌销量。
再加上昊铂HL发力在即,广汽集团无疑正在朝着发力自主产品的康庄大道上加速迈进,再配合上旗下合资车企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合作模式,类似于铂智3X这类诚意十足的产品已初见成效,广汽集团未来很可能将以全新的面貌示人,不止是自身强大,关键是销量上可能再上新台阶。
长城汽车
与其说长城汽车已经掉队,倒不如说长城汽车看透了造车是长期主义、卖车是生意的本质,走得快不重要,走得稳很重要!
因此,长城汽车早已进入不盲目追求卖车数量,而是寻求数量和利润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参考去年财报,长城汽车2024年全年营收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毛利润394.49亿元,同比增长25.47%;毛利率19.51%,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由此可见,长城汽车的吸金能力依旧强大。
不过,刚刚过去的3月,长城汽车总销量为97991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8%。具体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无论是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和布局,还是海外市场面临自主品牌“出海潮”的冲击,长城汽车为了追求利润的稳定,也必须在销量方面努努力了。
事实上,长城汽车也正在努力推陈出新,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更是加速布局,旗下魏牌在去年推出了蓝山智驾版引起市场关注后,高山智驾版也如约到来。除此之外,刚刚更新的2025款坦克300也赢来了Hi4-T车型,以及二代哈弗枭龙MAX也正式开启了预售,以上都有望成为长城汽车销量的增长点。显然,魏建军和他的长城汽车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正在为此正拿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2025年注定将是载入中国汽车史的一年,新能源化、全球化的浪潮将由此开启持续性高潮,身为主角的中国车企为了让自己在全球市场的重新洗牌中占的更优位置,可以说使劲了浑身解数,而这也直接带来了堪称“车市史上竞争最激烈的3月”,且很可能在未来将成为常态化,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死战,没有淡旺季之分。毋庸置疑,无论最终谁获胜,赢得都是中国车企,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市占率,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