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在国难之时设下诡计,周总理未察觉,毛主席:这其中有诈!

周小瑜 2025-04-30 18:31:25

【前言】

1936年那会儿,咱们陕北的根据地里头,搞了个挺关键的碰头会。也就几天前的事情,俩潜伏的同志悄没声地送来了封加密的信,一看内容,把上面的头头脑脑们都给震得不轻。

信里头出乎意料地写着:老蒋自个儿提出来,要和咱们党一起抗日!大伙儿商量了一通,多数人感觉能答应,周总理也跟着微微颔首,但毛主席却琢磨着这事儿不对劲,怕是里头有猫腻。

这封秘密信件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为啥连周总理都点头说好,可主席却觉得这是老蒋设下的陷阱呢?

【国难当头——寻求合作】

老蒋站在窗边,陈立夫望着他,一脸正经地说:“头儿,为了咱们党的未来,打日本鬼子这事儿,咱们得动手了。”

老蒋走到桌子旁边,把茶杯一放,然后叹了口气,声音还挺大。说真的,现在的状况真是挺糟糕的。他赶紧在脑子里把现在的局面梳理了一遍。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家实力嗖嗖往上涨,没多久就成了世界上的大国之一。但问题来了,他们地儿小,资源也不够,所以日本人就开始琢磨怎么从别的国家那儿想办法。

采用进攻别国的手段,说白了就是想快点抢到资源的一个捷径。他们开始把目标对准了那些比自己弱的国家,动手就抢,结果朝鲜半岛没多久就被他们占领了。

尝到了侵略的甜头后,他们又把心思转向了那时候的中国。在日本人眼里,咱们中国就像块大蛋糕,瞅见清政府那么软弱无能,他们就更嚣张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突然发生,日本军队很快就把东三省给霸占了,他们的野心也彻底露馅了。中国这下子陷入了大麻烦,按理说国共两党应该一起抗日才对,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紧张得很。

老蒋为了拿下中央的大权,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要先摆平家里事,才能去对付外面的敌人。他心里不清楚日本正在打咱们中国吗?他当然清楚,但他还是觉得,先把权力抓到手才是最关键的。

他下了个“别抵抗”的指令,结果东北没多久就被日本人占了。但这事儿没让他改变自己的主意,他还是照着自己的路子,继续去对付共产党的人。

国内乱成一团,日本人心里头也明镜似的,觉得这是个攻打中国的大好机会,所以他们就一个劲儿地攒劲儿准备。

1935年,华北那边出了大事,中日两个国家的矛盾一下子就变成了最主要的。看着情况越来越糟糕,毛主席就在瓦窑堡那里,赶紧召集大家开了个会。

毛主席提议大家联合起来,搞个抗日的大联盟,他还跟国民党说,咱们别打了,一块儿抗日吧。这话一出,全国老百姓都激动坏了,大家都觉得,一起抗日才是正道。

当然,除了老蒋以外,他心里还是琢磨着自己的打算。可他心里也犯嘀咕,要是自己不点头,后面的事情他还能不能拿捏得住。

党内对他的不满声音越来越响亮,老蒋在屋里走来走去,心里还惦记着前几天英美那些国家一个劲儿地催他出兵抗日,这让他头疼得厉害。

老蒋缓过神来,瞅着站得溜直的陈立夫,再次叹了口气说:“我心里明白,现在咱得先把跟共产党的恩怨放一放,一门心思抗日。但跟那死对头联手啊......”

陈立夫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老蒋打的啥算盘,但眼下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再这么固执下去了。他突然有了个主意,赶紧跟老蒋说:“要不咱试试跟苏联联手咋样?”

说到苏联,老蒋琢磨了一会儿,对了,苏联那军力可不是盖的,咱可以跟他们联手干日军。而且啊,这过程中还能想法子挑拨苏联跟共产党的关系。

老蒋哈哈大笑,一把搂住陈立夫的肩头,说道:“立夫,这事儿你得扛起来,可别让我瞅见啥岔子啊。”

陈立夫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旅程,但让他意外的是,那个自以为是的妙招竟然刚出手就夭折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访苏失败——密信陷阱】

陈立夫没耽搁多久,就怀揣着老蒋的期盼上路了。老蒋心里七上八下的,眼睛盯着窗外:这事儿应该能成,好歹苏联那边都点头答应签军事互助条约了,咱俩也算有点合作的底子了。

那时候,国外的情况也相当棘手。为了避人耳目,陈立夫遵照老蒋的命令,在欧洲几个国家溜达了一圈,接着就计划着要去苏联的莫斯科了。

为了更安全点,陈立夫改用了李融涛这个名字,还安排家人装出他在家养病的样子。但就算这么谨慎了,日本特务的监视还是没能甩掉。

瞅见日本报纸登了陈立夫去苏联的消息,老蒋心里头跟猫抓似的,直犯嘀咕,想着这八成是唱的空城计。但他不敢冒这个险。为了大局着想,老蒋只好让陈立夫赶紧打道回府。

原本挺顺溜的计划,就这么给泡汤了,老蒋气得直拍桌子,砰砰响个不停。这条路走不通了,老蒋也没辙,只能琢磨着跟共产党联手了。

老蒋此刻心里五味杂陈,仿佛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回想起当初共产党主动伸出合作橄榄枝时,他却不屑一顾,如今形势逆转,自己反倒要反悔,这面子往哪儿搁啊。

由于他曾经对共产党的态度极为不佳,说不定共产党根本不愿搭理他。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只能暂且调整自己的立场以应对。

老蒋在国民党里头四处搜捕共产党的秘密成员,但找了老半天,愣是一个共产党的影子都没见着。说起来,这也得亏他之前对共产党下狠手,杀得他们四处躲藏。

老蒋正急得团团转呢,这时候他小舅子宋子文开口了,给他指了条明路,“大哥,共产党那边确实难搞,但找我姐宋庆龄啊,她肯定有办法!”

没错,宋庆龄和共产党的关系挺好的,但因为她以前做过的那些事儿,她这个大姨子已经好久没给他好脸色看了。

老蒋瞅了瞅旁边的宋子文,心想让他来做个传话筒挺合适。宋子文接过老蒋刚写完的信,一看就懂老蒋的意思了,接着就往他姐姐家赶。

元旦那天,宋子文先是噼里啪啦讲了一堆祝福的话,接着就让其他人先出去了。他把老蒋的想法还有那封信,都交给了宋庆龄。

老蒋能突然想通,宋庆龄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毕竟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打日本鬼子嘛!她立马就把特工董健吾给找来了。

宋庆龄很认真地把那封重要的信交给了他,让他一定得送到我们党中央那里。她叮嘱他,做事得万分小心,千万不能让日本人察觉到半点风声。

为了抓紧时间,更顺利地抵达我们党的隐蔽地点,董健吾特意请来了一位助手,他就是我党的秘密成员张子华。

那时候,张子华在张学良手下做事,要搞张通行证挺容易的,因此这一路他们走得十分顺畅,没碰到啥阻碍。

1936年1月的时候,董健吾和张子华一路奔波,好不容易赶到了我们党的陕北根据地。可遗憾的是,毛主席、周总理他们那会儿都不在。是林伯渠同志出面接待了他们两位。

林伯渠缓缓打开那封信,一看之下,越读越觉得惊奇,紧接着心里就乐开了花。要是这信上说的是真的,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他立马给毛主席和其他领导打了电话,接着就把董健吾和张子华带到了咱们的根据地。

大家很快就奔了回去,紧接着就开了个紧急会议。就像一开始说的那样,老蒋居然主动说要跟他们一起抗日,这事儿真让人挺吃惊的。

这肯定没错,日本鬼子那么嚣张,老蒋心里也明白,跟咱们联手才是明智之举。周总理瞧着主席还有点不放心,就小声地跟他说了这句话。

他愿意合作那当然挺好,不过咱们还是得多个心眼儿,我总琢磨着,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好像有啥陷阱在暗地里对着咱们呢。毛主席慢慢地抬起眼皮,朝窗外望去。

这封信里到底说了些啥,让毛主席心里犯嘀咕,觉得这可能是个坑呢?他是自己想多了,还是真的有先见之明呢?

【意见交换——恼羞成怒】

毛主席仔细瞧了那封秘密信件,确实没瞧出啥破绽。他暂且把心里的疑问搁到一边,心想:就算他是真心想跟咱们合作,又能咋样呢?到时候见招拆招,有啥问题就解决啥问题呗。

毛主席觉得这合作有点太仓促了,怎么着也得有个正儿八经的书面计划吧?所以张子华在搞清了我们党的想法后,就回了南京。

张子华深知这事儿挺关键,一回南京就琢磨着怎么把消息递给老蒋。老蒋瞅了一眼我们党那边的提议,二话不说就给搁桌上了。

我们这边主张别再打内战了,得联手抗日才行。得成立个抗日联军,大家一块儿上。让红军去河北那边,好去对抗敌人。那些政治犯也得给放了,咱老百姓得有政治自由。还有啊,国家内部的事儿和经济方面,也得动动手脚,搞点基础又必要的改革。

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咱们得吃大亏,难怪头儿会发火。陈立夫瞧了瞧咱们提的条件,也是一脸无奈,直摇头。

老蒋抓了抓头皮,深吸了一口气说:“他们有他们的需求,咱们也有咱们的条件嘛!”没多久,张子华就拿着老蒋整理好的建议回延安去了。

那些提议被中央领导们一个个看着,主要内容就是说:

欢迎一起抗日合作,他拍胸脯保证,咱们党的队伍会和中央军有一样的福利。有啥政治上的想法,尽管说出来。咱们提的改革建议,也可以找个地儿先试试。

这么看,老蒋确实挺有诚心的,周总理之前悬着的心也踏实了。他跟主席讲:“这回能安心了吧,老蒋这次诚意满满,总算是想通了!”

毛主席还是盯着张子华拿回来的那封信,心里头一点没觉得轻松,反倒更加琢磨老蒋是不是有啥别的打算。他瞅瞅周围的人,一个个都乐呵呵的,可他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不对劲,真的不对劲!这家伙以前对我党那叫一个恨之入骨,对我们的人下手毫不留情,怎么突然间就想跟我们合作了?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各位朋友,我懂你们的心思,但考虑到老蒋以前的做法,咱们真得小心为上,再三考虑才行。其他人一听,也想到了往事,脸上的笑容立马就收敛了。

子华啊,这次还得辛苦你跑一趟!毛主席紧紧抓着张子华的手,把新整理好的意见递给了他。

张子华应了声,接着就奔南京去了。日子一天天溜走,可张子华愣是一直没回来。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阎锡山在背后使绊子呢。

老蒋怕真的把阎锡山惹急了,就把张子华给扣起来了。眼瞅着局势越来越紧张,我们党得赶紧找个新接头人,没办法,只好又去找老蒋搭上线。

国民党那边又传回了他们的想法,我们党的领导一看那信,全都愣住了,这不跟头一回合作那会儿一模一样嘛?

如果仅允许共产党以少量兵力抗日,那合作的意义何在?再者,提出要解散干部,这岂不是有吞并之嫌吗?

上次已经吃过一次亏了,这回我们党怎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呢。中央的负责人们也立马明白了过来,纷纷不由自主地给毛主席点赞。

老蒋这家伙,心思可真不纯,没多久他就跟共产国际搭上线了,想对我党动手脚。毛主席在会上又提醒大家,得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放松。

毛主席瞧着老蒋那眼看就要豁出去的样子,心里头就琢磨上了:这回国共要想携起手来,怕是没那么简单呐!

果然没错,老蒋看到我们新提的建议,气得不轻。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的小九九被人家给识破了。到这份儿上,他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

老蒋一脸凶狠,哼了声冷气:“不交枪,那就直接干掉!”话音未落,他迅速下了指令,让手下对我军进行全面围捕。

【结语】

说实话,毛主席真是有先见之明,老蒋到头来还是老样子,没变。多亏毛主席早早地就做好了打算,这才让我军少吃了不少亏。

后来,张学良和杨虎城搞了个大动作,就是西安事变,硬是把老蒋逼得没办法,只好点头答应一起抗日。

这事儿从侧面显现了毛主席的聪明和老蒋的狡猾。这事儿就是告诉我们:别总想着不劳而获,得学会分辨真假,千万别被表面的假象给迷惑了,掉进坑里。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