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为哮喘。哮喘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不是单一的原因,和孩子本身的体质和环境等因素都有关系。家长们首先担心孩子是不是一辈子都会被哮喘困扰?其次就是治疗哮喘的激素到底有没有长期的副作用?

首先,哮喘发生的原理为呼吸道对外来物的过度反应(炎症反应)而造成了小气道的狭窄及堵塞。治疗哮喘使用激素是为了减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减少能帮助维持小气道的通畅,从而减轻哮喘的发作频率及发作时的严重程度。
激素可以是口吸入的形式或雾化用的液体。当然,治疗哮喘只用激素是不行的,还要配合其他快速缓解小气道痉挛的药物。
激素都有什么形式?现在主流的激素的形式为:计量喷雾剂(MDI),干粉吸入剂(DPI)及雾化吸入剂。在哮喘控制不理想或严重发作时医生可能会使用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注意,口服或静脉使用激素时其计量单位为毫克而不是吸入剂的微克,计量不止大上百倍。
剂量越大当然其副作用就也越大。所以当专科医生建议孩子要用激素来维持治疗时一定要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停药,因为急性发作时激素的用量是维持用量的很多倍。

判断激素的低、中及高剂量和孩子的年龄有关。拿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为例,小于12岁的孩子如果一天吸入超过0.5毫克即为中等剂量,超过1毫克即为高剂量。

吸入式的激素在使用恰当时是很安全的,不要因为无端的对激素的担心就拒绝使用。不遵医嘱停用吸入性激素可能会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届时医生不得不使用更高剂量的激素来控制发作,最终激素的使用量实际上远远超过吸入的激素量。

激素这个词会令很多人害怕,但对激素要有科学的态度,必须用时要遵医嘱使用,但也不要没根据的自行决定使用。很多咳嗽并不是小气道的问题,不要一味的滥用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