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问DeepSeek:中国传统书画在ai时代的魅力···

书法世家 2025-02-18 20:11:17

上图|南宋·马远《寒江独钓》

下图|Ai依据指令“独钓寒江雪”生成图片

昨天开工第一天,听说最忙的是DeepSeek。看来,每家公司都多了一位新晋员工。

和新年一道开启的,也是AI时代。虽然目前在视频和音频的制作上,AI还没有体现出很强的优势,但是用AI写文章、做图已经有让人非常惊喜的呈现。

春节假期,伴随对DeepSeek热火朝天的讨论,还有隐隐的焦虑和担忧,人们想知道AI时代,做什么样的事情才不会被取代?果然,存在焦虑就是人的底层焦虑之一。小编也问了AI一个问题:

别说,他的回答还真挺像那么一回事儿:

说人话版本——

当我去求证回答中所举例子的真实性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回复——

许多案例的“虚实交织”,恰恰印证了艺术与科技对话的创造性本质。

妙啊!

许多案例的“虚实交织”,恰恰印证了艺术与科技对话的创造性本质。

太有趣了!虽然他有胡编乱造的成分,但他好像掌握了艺术创作的某种本质:假。是借假修真的假,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的假。

虽然现在Ai还没有那么成熟,但已经能够有这么多出人意料的表现,那未来更长的时间之后呢?我的想象力也有点难以给出答案,是害怕Ai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取代人类,还是害怕Ai毁灭人类?想到这里自己想笑了,人难道不是自己毁灭自己的吗?

当我准备进一步询问他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得到答案:

我知道了,AI可能是想让我自己思考,问什么问, 问来问去不过就是因为焦虑而已,而焦虑除了让人烦躁,并不会改变什么具体的境况。

与其担心Ai会不会取代自己,不如想想怎么让Ai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话题拉回来,从他上面的回复中还是能看到一些希望的:

那0.3秒的神经震颤是什么?

可能就是真实的人进行创作的过程,是充满充满瑕疵的,是不完美的,但也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