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患者找到我,说自己最近总觉得腰酸乏力,排尿也不太正常。我详细询问生活习惯后发现,他特别喜欢洗热水澡,水温常常调得很高,觉得这样才舒服。可他没想到,这看似平常的习惯,可能正是影响肾脏健康的重要因素。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洗澡水温这件事。

肾脏,对咱们身体有多重要,大家应该都清楚。它像个勤劳的清洁工,每天过滤大量血液,把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变成尿液排出去,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要是肾脏出了问题,身体里的毒素排不出去,各种毛病就找上门了。很多人不知道,洗澡水温不合适,会给肾脏带来不小的负担。
咱们先来看看水温过高的情况。当洗澡水特别热的时候,皮肤表面的血管会迅速扩张。这时候,大量血液都跑到皮肤表面来,身体其他器官的供血就相对减少了。肾脏的工作需要稳定的血液供应,供血一少,它的过滤和排泄功能就会受影响。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高温洗澡水中,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会下降,通俗来讲,就是肾脏过滤血液的效率降低了。而且,水温高会让人大量出汗,身体水分流失快。肾脏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就得努力重吸收水分,工作量一下子就增加了。长此以往,肾脏很容易疲劳,功能也可能受损。像刚才提到的那位患者,长期洗高温热水澡,肾脏负担加重,就出现了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水温过低同样不好。冬天有些人喜欢用冷水洗澡,觉得能提神醒脑。但从健康角度看,突然的冷刺激会让血管收缩,血压瞬间升高。肾脏的血管也会收缩,这就影响了肾脏的血液灌注。血液供应不足,肾脏的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长期洗冷水澡,还可能让身体一直处于应激状态,分泌过多肾上腺素等激素,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有数据显示,长期洗冷水澡的人群,患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
那到底什么样的水温才合适呢?日本温泉协会经过多年研究,公布了一个洗澡水温的黄金温度带,在 38℃至 40℃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洗澡水既能让身体感到温暖舒适,又不会给肾脏和其他器官带来太大负担。38℃接近人体正常体温,能让皮肤血管适度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又不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肾脏不用额外费力去维持水平衡。40℃的水温有一定温热疗效,能帮助放松肌肉,缓解身体疲劳,还不会对肾脏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很多人按照这个温度范围洗澡一段时间后,都反馈身体更舒服了,之前一些因为洗澡水温不当引起的不适症状也减轻了。

大家在日常洗澡的时候,怎么才能把水温控制在这个黄金温度带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个水温计。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水温计,价格也不贵。洗澡前,把水温计放到水里测一测,心里就有数了。要是没有水温计,也可以用手试试水温。先把水淋在手上,感觉不凉也不烫,稍微有点温热,差不多就是合适的温度。另外,洗澡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 15 到 20 分钟就可以了。时间过长,即使水温合适,也可能导致皮肤脱水,身体疲劳,间接影响肾脏功能。
除了控制水温,洗澡时还有一些小细节能帮助我们保护肾脏。比如,洗澡的时候可以用温水冲冲腰部。中医说,腰为肾之府,用温水冲洗腰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肾脏有好处。还有,洗完澡要及时擦干身体,穿上暖和的衣服,别让身体着凉。尤其是冬天,保暖工作做得好,肾脏也能少受点寒邪的侵袭。
咱们平时洗澡,可别小看水温这个小问题。选对水温,控制好洗澡时间,注意一些洗澡的小细节,就能给肾脏减轻负担,让肾脏更好地为我们身体服务。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康的洗澡习惯,拥有健康的肾脏,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