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印发《张江高新区徐汇园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
根据《行动方案》可知,依托“链主”企业,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研发服务特色产业链式集群发展,集聚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到335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低于250家,新注册企业户数年均增长10%,力争培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达200名。
《行动方案》指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主导产业,打造生物医药研发服务特色产业。
以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为目标,以大模型为重点发展方向,依托顶尖科研机构的“旗舰”效应,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基础软件等原创性技术突破,提升大模型全流程自主创新水平,加快推进“上海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建设。
加快推动区块链产业生态创新融合发展,形成具有规模发展优势的数字要素驱动产业集聚区。
积极引进和培育元宇宙垂类应用的链主企业,推进虚实融合场景内容搭建和生产,构建元宇宙虚实交互创新示范应用。
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期智研究院等标杆性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和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8家三甲医院,聚焦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促进技术赶超。
同时,高质量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大型活动,聚焦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智能等领域,将徐汇滨江打造为推动产业强势发力的新起点。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公布了上海市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建设的第二批成果名单,其中徐汇区的三个项目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无界”虚拟健康共同体、“智透眼”数字化手术管理应用以及区域居民数字健康画像沉浸式应用。
元宇宙作为上海正在积极布局的四大新兴赛道之一,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推动元宇宙场景的快速发展,上海创新性地采用了“揭榜挂帅”的机制。
从2023年10月开始,上海市经信委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第二批)的需求,并发布了相关信息。在征集期间,共收到了超过200份的场景申报资料和300多份的揭榜意向书。经过多轮严格的专家评审以及场景对接,最终从众多申报项目中精选出了40个项目,作为上海市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徐汇区是上海首个将“元宇宙”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区,该区一直在积极推动元宇宙技术的广泛应用。早在2022年6月,徐汇区就发布了上海首批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漕河泾“元创未来”。如今,这个园区已经集聚了来自中国和海外的4900多家企业,并在元宇宙设计的各大技术领域内,拥有了一批顶尖的研发机构和100多家相关重点企业。每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高达420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为了进一步支持元宇宙的发展,徐汇区在2022年9月发布了《徐汇区关于支持元宇宙发展的若干意见》,涵盖了元宇宙领域的扶持企业、产品、服务平台、专利授权、产业园区、会展论坛、投资机构和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其中,重点支持了元宇宙基础性应用型技术研发、若干重点场景应用示范以及元宇宙龙头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
此外,徐汇区还举办了第二届“元创未来”元宇宙设计创意大赛,该赛事于2023年11月启动,共收到了来自国内外高校以及业内头部机构的3109份参赛作品,相比首届增长了103%。在成果展现场,展示了来自全球各地参赛选手的游戏设计作品,以及米哈游、腾讯等业内知名企业的数字产品。
随着2024年被称为“VR大空间”元年的到来,一系列现象级项目如《消失的法老》《风起洛阳》等的落地并火爆,元宇宙领域迎来了全行业的发展热潮。徐汇区的重大项目《秦潮觉醒沉浸式探索体验》也成功入选了2024上海文旅元宇宙创新示范项目。这个项目以“华夏文化”为基石,利用前沿的元宇宙XR技术,在虚拟引擎上以史为据,还原了秦始皇陵地宫的原貌,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充满异次元空间真实氛围的幻境。《秦潮觉醒》第二季于2025年1月10日全球首发。
而在2025年2月7日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徐汇区已经集聚了国家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学院等顶尖机构,并培育了10家独角兽企业。同时,人工智能也成功入选了中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获得了国务院的表彰。市区共建的国内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也已经在徐汇区落地。
截至去年年底,已有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以及100多家投资机构成功入驻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