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川边藏区的中英货币战争:藏洋勇斗印度卢比的光辉篇章

火耀西南 2024-09-12 06:06:07

文/编辑:nirvana

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古时候叫"康巴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等原因,在中国近代史上,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不像内地,也不像西藏,被称为"川边"。

其实在往前追溯,得从明朝说起。

当时,明廷对藏区实行分治政策。

在藏区和卫区设乌斯藏都司,康区设朵甘都司,青海一带设五王分地。

这个分治的格局,为后来在康区设立"川边"、建立"西康"埋下了伏笔。

时间到了近代,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随着帝国主义势力开始觊觎和入侵中国的边疆地区,历届中央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强对川边藏区的管控。

所以,川边藏区就成了中央政府在西南边疆实施"经略边疆"政策、抵御外敌入侵的前沿阵地。

那么,中央政府是怎么加强对川边藏区管控的呢?

这个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政治经济政策来达成这一目的的。

这些政策一方面加强了中央对川边藏区的控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抵御外敌入侵提供了保障。

也即是在这样一种局势下,在清末,一场中英之间的货币战争爆发了。

19世纪下半叶,对于西藏以及周边地区来说,可谓是风云变幻的时期。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经济入侵。

当时的英国,已经吞并了印度,成为了南亚地区的霸主。但他们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为了在军事和经济上获取更大的利益,英国人把目光投向了西藏。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手中有一张王牌,那就是由东印度公司制造的印度卢比。

有了英军的武力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背书,印度卢比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西藏市场,俨然以西藏主币自居。

紧接着,英国人通过极不平等的贸易方式,以远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大量收购西藏的皮革、羊毛、沙金、麝香等贵重物资。

那么,英印政府铸造卢比的材料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从中国掠夺而来的。

通过鸦片战争的赔款,以及鸦片贸易,英印政府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白银。资料显示1856年一年,英印政府从鸦片贸易中就获利2500万美元,相当于其总收入的六分之一。

而这些从中国掠夺来的白银,铸成了印度卢比后,又重新流入西藏,继续对西藏进行经济掠夺。关键这些卢比的实际含银量,远低于西藏当地的银币。

这样一来,西藏百姓在与印度卢比的交易中,实际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川边地区。

尽管打箭炉(今康定)是"茶马互市"的中心,但历代赏赐、贸易遗留下来的生银、元宝并没有广泛流通。所以在这期间,川边藏区其实还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作为主导的。

在早期,印度卢比、西藏铸造的银币都还未能进入川边藏区,内地的铜钱也只在打箭炉一带流通。

而在关外地区,也就是折多山以西的川边藏区,长期以来还是保留着以物易物的古老交换方式。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比如像边茶、青稞、食盐等,在一定程度上是起类似货币的作用的。

比如一头犏母牛换5-6包青稞,耕牛换3.5-5包青稞,一斤藏秤的酥油换一包青稞,两张大牛皮换一包青稞,一甑茶换40斤青稞等等。

当然,偶尔也有银锭和散碎银两充当交换媒介,只是非常小众化。

邱家锅庄(1944年孙明经摄)

到了清朝末期,康定地区藏汉贸易更加兴盛,这之间的商业活动,主要依靠商业信用来周转。数十家"锅庄"作为中间商机构,成为交易的中心,十分兴旺,经此,银锭及制钱才开始在川边藏区大量流通。

据估计,当时每年从康定销往关外、西藏的货物,总值已经高达数百万大洋。

随着康区的商业贸易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关外地区货币流通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商品交换需求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卢比趁虚而入,开始了对康区的货币侵略。

它利用康区货币流通的空白,以及落后的经济状况,大量涌入康区市场,扰乱了当地的经济秩序,给川边藏区的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

康定旧照

光绪二十年后,印度卢比更是流通到了打箭炉(今康定),并控制了黄金、白银、制钱任意贬值。

当印度卢比大量涌入康区市场的时候,打箭炉的同知刘廷恕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边疆地区的货币早晚都得被英国佬给霸占了。

所以他赶紧给当时的四川总督奎俊写了个报告,建议咱们自己铸币来对抗卢比吧。

但那个奎俊也是个犹豫不决的主儿,他就怕这么干会引起外交上的麻烦,一开始不同意。

刘廷恕无奈只能再次上报请求。

瓜尔佳·奎俊

这一来二去的,奎俊才勉强点头,说那先用康区的银子先试铸一些三钱二分的纯银币,用来抵制印度卢比吧。

就这样,在光绪二十七年左右,刘廷恕铸造了第一批三钱二分的银币。

这种银币正面刻着汉文的"炉关"二字,背面则是藏文,外围还用花纹装饰。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藏洋的前身。

但刘廷恕最初铸的这种银币,都是土法上马,产量很有限。可那时候康区的军饷开销又大,全得用这种银币来发放,供不应求啊。

成都造币厂正门

所以到了光绪二十八年,藏洋的铸造任务就正式交给四川省成都造币厂代工了。四川当局铸造的银币,因为是和卢比抗衡的银币,所以当时都管它叫"四川卢比"。

这种划时代的银币,就像一面旗帜,让一场关乎西藏和川边地区经济命脉的货币战争,在中英两国之间打响了。

在具体要求上,清政府提出,铸造藏洋要做到"铸造务精,银色务足",也就是质量要过硬,含银量要足。

在数量上呢,要"期于足用而止",就是要铸造够用就行,不能过量。

至于藏洋的使用范围,清政府明确规定,这种银币是专门为西藏和附近边疆地区设计的,主要在这些地方流通,算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随便在内地使用。

那么,川铸藏元都有哪些面额呢?

据史料记载,它分为三种面额:一元、半元和二角五分。

一元面额的藏元直径为30毫米,含银量相当于清朝库平银三钱二分;

半元面额的藏元直径为24毫米,含银量为库平银一钱六分;

二角五分面额的藏元直径为18毫米,含银量为库平银八分。

在这三种面额中,一元面额的藏元铸造量最大,也是流通最广泛的。

相比之下,半元和二角五分面额的藏元铸造数量较少,流通也不太广泛,在市面上较为罕见。

随着康藏地区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对货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成都造币厂车间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四川铸造银元厂在随后的岁月里又陆续铸造了大量的藏元投入流通。

同时,他们还铸造了铜元、制钱等辅币,运往炉外地区使用,以满足人们日常交易的需要。

随着藏洋的输入,其铸造精、银色足,大家都喜欢用,所以中国可谓是在这场货币战争中首战告捷。

这里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藏洋是我国唯一一种刻有皇帝像的银币。其意义主要与印度卢比上的英王像相对立,一方面要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方面有又明确表示了清朝对藏区的统治权。

藏洋的正面铸有光绪皇帝的半身侧面像,背面则铸有"四川省造"四个字。

也是具有特殊含义,因为川边当时由四川管理,并未升级为省,所以按大清律法,行省才能铸币。同时,也明确表示了这是四川省所辖藏区通行的货币,以示与西藏藏币的区别。

这中间包含了赵尔丰外拒英人,内固达赖的保川固藏的思想和总策略。

如果说刘廷恕铸造的"炉关"银币揭开了中英货币战的序幕,那么赵尔丰就是将这场货币战推向高潮的关键人物。

光绪三十一年,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巴塘遇害。

锡良

四川总督锡良命令提督马维琪和建昌道赵尔丰率兵镇压。

当赵尔丰率兵行至理塘时,藏民拒绝使用藏洋。赵尔丰果断地处决了为首的两个人。在武力威慑下,老百姓不敢再拒用藏洋。

赵尔丰随后就规定,卢比在康藏地区作三钱五分使用,而同样质地的藏洋却作四钱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开始更愿意收受藏洋。

赵尔丰

加上赵尔丰的武力征讨和"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藏洋在康区迅速推进,卢比则步步退却。

然而,英国并不甘心失败。

他们利用军事威慑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命令压低藏洋的购买力,竭力稳住卢比的阵脚。

当藏商和藏民用藏洋向英印商人购买货物时,英印商人往往以藏洋成色不足为由,或拒绝接受,或每元只肯按三钱给货。

由于当时英印贸易量很大,英印货物在西藏逐渐占领了除边茶以外的大部分商品市场。

因此,英印商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市场,使藏洋在大部分地区只能作三钱使用。

驻藏大臣老照片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了驻藏机构和人员的经济利益。

当时,驻藏大臣衙门、川边务大臣衙门及其下属机构的军政费用,大多使用藏洋。

按三钱五分一元拨付的藏洋经费和薪俸,在西藏只能按三钱购物,造成了经济损失。

藏洋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为扭转这一局面,宣统元年,赵尔丰和驻藏大臣联豫向四川总督赵尔巽建议,为了进一步抵制印度卢比,希望朝廷拨款20万两白银,铸造藏元并运往边疆地区使用。

后来这种仿照印度卢比铸造的银币,被称为"藏洋",也有人称之为"川铸藏元"、"藏元"、"藏币"、"四川卢比"、"川铸卢比"或"川卡"。

在赵尔丰主政川边期间,藏洋在康藏地区广泛流通,因此川边也有人称它为"赵尔丰钱"。

同时赵尔丰请求由四川额外铸造一千万枚当十铜元运往康区,以辅助藏洋的流通。

这一建议获得批准后,赵尔丰于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发布通告,规定每元藏洋按三钱二分行使。

与此同时,税收机关也采取配套措施,在征税时只收藏洋,不收卢比。

这些举措迫使卢比在川边藏区降为与藏洋等值流通,其流通量逐渐减少,而藏洋几乎成为了康区唯一的通货。

当然在除昌都一带以外的大部分西藏地区,清末和民初铸造的藏洋每元仍然只能兑换三钱西藏币,第三期藏洋只能兑一钱五分,第四期则根本无法兑换。

因此,藏洋实际上主要流通于川边藏区及其邻近地带。

这场中英货币战的结果,造成了川边藏区藏洋多、卢比少,而西藏卢比多、藏洋少的局面。

驻藏大臣与英军交涉场景

在这场货币战中,藏洋在川边立住了阵脚,但并没有达到从卫藏地区完全驱除卢比的预期目标。当然这也是那个积弱的旧时代无法改变的命运。

但是在川边藏区,在接下来将近半个多世纪的经济生活中,四川藏洋在康区一带发挥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职能。

除商品交易外,畜税及部分粮赋的征收,喇嘛寺、土司、头人的部分放债,寺庙的散招,外国人用地的租金等等,都是用四川藏洋来计价支付的。

结语

清末在川边藏区发生的这一场货币战争,在近代史上确实意义非凡,而且具有独特和划时代意义。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洋元大量涌入中国,导致我国的白银外流,银价飞涨,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张之洞就曾说过这会导致“利归外洋,漏卮无底”的严重局面。

于是,当时的中国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呼吁自铸银元以抵制洋元,但清政府置若罔闻。

直到张之洞于1887年在广东设立造币厂,近代中国正式开始铸造银元。

此后,多地相继设厂铸币。

四川机器局内设立的铸造银元厂,铸造的藏元在康藏地区广泛流通,有力抵制了印度卢比,推动了当地币制改革,加强了银元的货币职能,促进了康藏地区货币制度的近代化,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大创举。

也让我国在川边藏区成功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这场货币战争主要发生在20世纪初的川边康藏地区。

当时英国通过印度卢比对康藏地区进行经济侵略,可谓是肆无忌惮。

你想,一个印度卢比,银子含量才三钱二分,但是在市面上交易的时候,硬是要算成三钱七八分,甚至四钱来购买商品。更过分的是,一个印度卢比,能兑换到四五十枚,甚至七八十枚藏币。

这不是在贸易,这明显是抢劫。

藏区老百姓在这种不平等交易中吃了大亏,可是他们又没办法制止,苦不堪言。

但是随着我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一场"国币关系主权"的斗争随即展开,自己铸币,发行藏元,跟印度卢比抗衡,这样就能维护咱们的利益,不让钱财流失到外国人手里。

所以在这一系列经济改革举措下来,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在打箭炉一带,大家抢着用藏元,市面上甚至出现了藏元涨到三钱八九分的情况。在昌都内外,商民也都乐于使用藏元。铜元跟藏元一起流通,老百姓都说方便得很。

就这样,藏元在康藏地区广泛流通开来,印度卢比的流通范围和数量也大大缩水了。

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中国采用自铸银币藏洋作为武器,抵制以英国推行的印度卢比的入侵的贸易战争,以获得了重大胜利,这在中国近代货币史甚至是中国近代抵御帝国主义的斗争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王承志:四川藏洋始末

王治:解放前康属商品经济概况

钟穆:藏洋(四川卢比)与清代银元的铸造

曾绍敏 曾鸿:中英之间的一场货币战争

张策刚:四川藏洋在中国银铸币中的历史地位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