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即将量产,续航里程达1200公里,燃油车面临严峻挑战

潘石说车 2025-03-30 00:44:22

新能源汽车全固态电池革命:2027年开启新篇

嘿,你说这新能源汽车发展得热火朝天的,大家都盯着电池技术这块宝地,那全固态电池就像一颗突然冒出来的新星,2027年就要开启新的篇章了,这可把好多人都惊到了。有人就问了,这全固态电池真有那么神?能把新能源汽车,甚至其他领域都搅得天翻地覆吗?这就好比在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个大石头,激起的浪花可不小啊。

咱先说说这全固态电池带来的产业颠覆吧。你可别以为这全固态电池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蹦跶,它在航空航天领域那也是很有潜力的“苗子”呢。你想啊,卫星和航天器对电池要求多苛刻啊,能量密度得高,安全性得更上一层楼。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 - 500Wh/kg,这就像给航天器装上了一个超强动力的心脏,续航能力“噌”就上去了。而且它本质安全,取消了液态电解质,漏液、起火风险这种烦心事就都没了,这对航天器来说,那可靠性杠杠的。这就像网友们说的:“这全固态电池就像是个全能选手,在新能源汽车界能独当一面,在航空航天领域说不定也能搅弄风云呢。”

再看看核心企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线。国内企业那真是加速推进啊,像宁德时代、清陶能源这些企业,中试产线都建起来了,部分车企还打算2026年就试装车,这速度就像火箭发射一样“蹭蹭”往上蹿。丰田呢,在全球汽车企业里那可是引领行业进度的“带头大哥”,2025年启动试生产线,2027年就要装车了,而且首款车型续航能达1200公里,这简直是要把其他企业甩几条街的节奏啊。日产虽然要比丰田晚点,2028年才量产全固态电池,但它能量密度较现有电池翻倍,就像俗语说的“后来者居上”也不是没可能。宝马和Solid Power合作开发的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前应用于旗舰车型,这就像是找了个好帮手,为自己的未来铺好了路。

全固态电池相较锂电池那可有着六大压倒性优势。先说续航这事儿,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 - 500Wh/kg,相比之下锂电池才250 - 300Wh/kg,这就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池包,全固态电池能让续航里程直接翻倍啊。100kWh电池组的车型续航轻松突破1200公里,这里程焦虑就像一阵烟,一下子就被吹散了,这使用体验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再说说充电速度,锂离子迁移速度快了5倍以上,10分钟能充电80%,宝马测试的数据也显示,在实验室环境下12分钟就能从0到100%充电,这充电效率跟燃油车加油有一拼了,充电时间长的烦恼就像一阵风吹过,没了踪影。

安全性能方面更是没得说,取消了液态电解质,漏液、起火风险那是彻底拜拜了。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的测试显示,全固态电池在针刺、挤压等极端条件下都能稳稳当当的,热失控温度提升到200℃以上,这就好比给车辆安全上了一道坚固的保险锁。低温性能上也不含糊,20℃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超过90%,日产测试的数据显示在零下30℃还能保持80%放电效率,北方冬季续航“腰斩”的问题就像纸老虎一样,一戳就破,这使用地域范围也跟着扩大了。还有循环寿命,实验室数据表明全固态电池循环次数可达5000次以上,对应150万公里行驶里程,这可比锂电池行业标准2000次多了太多了,真正实现了“车电同寿”,用户换电池的成本也降低了,这就像捡到了大便宜一样。最后在结构上,省去冷却系统和防护结构后,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30%以上,大众集团专利显示电池包厚度可减少50%,这车辆设计就有更多空间了,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想变多大就变多大。

全固态电池还能引发产业链深度变革呢。在材料体系里,固态电解质需求爆发,硫化物、氧化物路线竞争激烈,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都想争夺市场份额,这也促使材料体系不断升级。制造工艺也得大变革,传统卷绕工艺要被颠覆了,好多国家都在加码干法电极等新技术的研发,电池制造企业就得跟上节奏改进工艺。在补能体系这方面,超充站单站服务能力提升3倍,换电模式受到挑战,相关企业就得重新规划补能策略。还有二手车市场,电池寿命延长带动新能源车残值率提升15%以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更高了,这也推动了二手车市场发展。

不过呢,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也有拦路虎。成本高和量产工艺瓶颈就像两座大山横在前面。现在全固态电池成本是锂电池的3 - 5倍呢。但是行业预测到2030年成本有望降到100美元/kWh,到时候就可能全面替代液态锂电池了。就像网友说的:“虽然现在困难重重,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在我看来,全固态电池这事儿就像一场长跑比赛。各个企业就像运动员,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朝着目标冲刺。虽然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家都在努力克服。我们不能小瞧了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毕竟这是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领域。而且,这事儿也不能光靠企业,科研机构也得加把劲,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这全固态电池革命才能真正顺利进行。就像俗语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一起努力,这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才能更快地驶向我们,这场动力革命说不定真的会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早呢。全固态电池的发展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前景就像那黎明前的曙光,虽然微弱却充满希望。

1 阅读:1619
评论列表
  • 2025-03-31 01:52

    量产之后再说,还有价格多少呢,一辆车100万起步,有几个人买的起,一天天就瞎吹。

  • 2025-03-30 22:23

    啥时候装车量产了在叭叭吧,天天说年年说听都听烦了

  • 2025-03-31 08:36

    一个个吹的比谁都牛逼,固态电池整体是固态的,即便是造出来电池没问题,那么你还要解决汽车各种路段测试,这个要大量测试防止电池会因为车身影响电池整个结构损伤,从而防止产生电路短路而产生火灾c

  • 2025-03-30 22:13

    卖给谁?成本都收不回。全球都给你加关税,根本走不出国门。国内消费能力越来越低

  • 2025-03-30 17:22

    只要撞了没太高几率燃烧,自燃概率降低,另外别太割韭菜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的[笑着哭]

  • 2025-03-31 05:24

    量产后首先不是淘汰燃油车,首先淘汰增程式汽车还差不多

  • 2025-03-31 07:18

    就看固态电池的泡沫什么时候破。为什么吹固态电池的泡沫,我想不通,又没有几个股票涉及固态电池。

  • 2025-03-31 08:15

    记得类似的题目在十多年前好像就出现过了[呲牙笑][呲牙笑]

潘石说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