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孝道。父母在世时,要对他们百般孝顺,父母离世后,也要为父母操办葬礼和守孝。
然而,古时候却存在着一种和孝道完全相反的丧葬习俗,名为“瓦罐坟”。当一个老人活到60岁,不管他的健康状况如何,都会被子女亲手放进坟墓中,送一次饭加一块砖,直到坟口全部堵死为止。
那么,古代为何会出现这种活埋亲人的习俗呢?“瓦罐坟”是真实存在的吗?
残忍的瓦罐坟“瓦罐坟”的出现,其实和古代的生存环境有关。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生产力落后,医疗水平有限,普通百姓时不时就得面临饥荒、瘟疫、战争和天灾等的影响,往往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所以历朝历代的人均寿命基本都只有60岁左右。
这就意味着,在古代,一个人活到了60岁,就相当于是高龄老人了。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体能已大幅下降,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也赚不到钱,只能等着家人为他们养老送终。
而为了不给自己的子女增加负担,很多老人都会自愿要求活着下葬,或者建一座“瓦罐坟”,让自己在墓中慢慢死亡。
通常来讲,这种瓦罐坟只容得下一个人,它的三个面都已经堆砌好,只留下一个坟口不封死。因为它的外形像个瓦罐,所以称作瓦罐坟。
等老人进入瓦罐坟之后,子女们每天会给老人送饭,但每送一次饭,都会给坟口添一块新砖。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把坟口全部封住。
当瓦罐口被封死后,墓中的老人也就彻底断水断粮了,不久后便会走到生命的尽头。
据说,瓦罐坟的坟口所用的砖头正好是365块,也就是一年时间。但很多时候,可能不用一年的时间,坟口就会被堵上。
又因为埋葬的都是六十岁的花甲老人,所以这种丧葬方式又称作“花甲葬”。
至于瓦罐坟的起源,有民间说法认为来自秦朝。相传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嬴政曾下发了一道命令,规定所有年过60岁的老人,一律活埋,或者处死,若子女不活埋年过60岁的父母,则同样处以死罪。
秦朝奉行以法治国,对内的改革重点就是整治疲民,也就是治理那些游手好闲,坑蒙拐骗的人,让他们去服徭役,情节严重者则直接处死。
到后来,秦国又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归为疲民,认为这些高龄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只会不断消耗社会资源,所以理应处死。
但实际上,秦始皇并没有下发这么滑稽的命令,这种说法大概率是后世谣传。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瓦罐坟”。
弃老习俗宋元时期,太行山一带曾流行过这种习俗。从六十岁开始,老人就会在未建好的桃形坟墓中生活,每顿饭由家人送去,一餐加一砖,直到墓顶完全合拢,这就是花甲葬的经过。
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四川、陕西和湖北等地也都发现了大批古代的“老人墓”,又叫“寄死窑”,这是专门给60岁的老人结束生命用的。
在湖北丹江口境内,专家们曾发现过十几处“寄死窑”遗址。这些窑洞一般处在隐蔽的悬崖边上,以整块巨大的石头凿雕而成,窑内的空间布局一般为长方体,宽约1米,长2米,高0.8米,可以容纳两个人,窑门小且隐蔽。
根据当地人说,寄死窑是古代用来寄放高龄老人的地方。有些时候,家人会把没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放到寄死窑中,送上一点食物便放任不管了,就等于是让老人在窑中自生自灭。
虽然正式的史书中没有多少关于弃老习俗的记载,但通过这些藏于山体间的寄死窑可以证实,这种行为在中国历史上是极有可能存在的。
而除了中国古代的汉水流域之外,亚洲很多国家都存在过类似的习俗,比如日本、韩国的弃老山,印度的弃老国等等。
在印度佛经中有记载:“有国名弃老,彼国有老人者,皆远驱离。”可见,在印度某个时期,同样有过弃老习俗。
上世纪50年代,日本拍过一部电影叫《楢山节考》。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日本一个很穷的山村里,留存着弃老的习俗。在当地,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只要到了60岁,他的儿女就会将他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任其冻死、饿死,目的就是为了把更多的粮食让给年轻人,以维持村子的生存。
在中国,还流传着一则和弃老有关的故事,名为《斗鼠记》。话说在很久以前,麋国的王公觉得老人没有用处,于是发出一则告示,称人活到了60岁以上,就会成精,所以要把老人送进“自死窑”中,让其活活饿死。这个习俗代代相传,没人敢违抗。
有一天,外国带来了一只跟牛一样大的“犀鼠”,要和麋国“斗鼠”,如果谁败了,就得向对方称臣纳贡。起初,全国上下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头怪兽,使麋国陷入了惊恐之中。
在当时,麋国有个名叫杨三的人,他不忍父亲在窑内受罪,于是每天悄悄给父亲送饭送衣。
谈到斗鼠一事时,杨三的父亲跟他说:“这怪物是老鼠,你去找10只10多斤重的猫,将它们关到一起,相互厮杀,最后留下的那只猫,体重恰好是13斤半,就可以打败怪物了。”
杨三将这个方法告诉王公,果然打败犀鼠,重振了麋国国威。直到这时,王公才意识到老人们有着无穷的智慧,于是便废除了“自死窖”。
关于弃老这个习俗,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毕竟古代的资源极其匮乏,特别是在灾荒年,人人只求自保,根本没有能力赡养老人,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存在的,因为这和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孝道历史完全背道而驰。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