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5日,危急时刻,21位战神还在延安,必须快速送往前线
这是21位战神和虎将的名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林彪、薄一波、滕代远、陈赓、萧劲光、杨得志、邓华、李天佑、江华、聂鹤亭、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张际春、宋时轮、傅秋涛、邓克明,聂荣臻共21位。
不敢想象,在战争年代,解放区的将帅们集中乘坐一架破旧的美军运输机,万一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简述一下背景。
这个时期发生两件大喜事。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会议持续50天。
1945年,七大会场
“七大”会议延迟了17年,多次延更的最大因素是战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发生了“西安事变”,次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七大”的700多名代表都是历尽千辛万险才到达延安的,有不少人来自沦陷区,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45年,毛主席在七大会议上作报告
二、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延安,平静的延安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天晚上人们用木杆或树枝裹着旧衣服浇上灯油,点起火把,举行火炬游行。
欢乐没有持续多少天,内战的忧虑笼罩在人们心头。内战还是和平,成了国内政党和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
此时,蒋介石远在大西南,他需要时间调兵遣将,美国很明显在帮蒋介石,美蒋要用国共和谈的花招“糊弄”共产党。
蒋介石一方面下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一方面借助美国飞机、军舰抓紧运送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点,一方面多次电邀毛主席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7日,阎锡山受蒋之命,出动晋军主力入侵晋东南,战斗已经打响,危急时刻,解放区各大战将还在延安。
怎么办?要让他们迅速返回部队,这件事迫在眉睫,一刻也不能等!这是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前必须要办的一件大事。
毛主席和马海德在延安东关机场
叶剑英和杨尚昆负责中央外事工作,主席对他们说:“不能全靠两条腿了,你们看看,能不能向美军观察组借一架飞机,送大家到太行山,这样,能抢出一两个月的宝贵时间。”
他们同时想到了马海德。
马海德从中协调,他一看名单紧张了马海德(左)、杨尚昆(中)及美军观察组长包瑞德(右)在东关机场
美军观察组一行18人从1944年来到延安,到1946年蒋介石轰炸延安才离开,马海德成了延安和美军观察组的联络人。
马海德是一名美国医生,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1936年,他和斯诺一起经宋庆龄介绍来到延安。斯诺后来回到美国,马海德留了下来当了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并娶了中国媳妇苏菲,生下儿子周幼马。
毛主席、李讷、马海德的妻子苏菲、儿子周幼马,李讷和周幼马在争抢玩具
之所以让马海德从中调解,一是因为他是个“美国通”,也是个“中国通”,更重要的是多方的微妙关系他都熟知。
二是有经验。他已两赴太行长宁机场。7月底,马海德刚刚协调美军从太行长宁接回威廉·泰勒,威廉可是被日军关押的1000多名美军战俘中唯一逃脱的美军陆战队成员,被我新四军营救的传奇人物。
马海德还受毛主席之命,在大战来临之际,亲赴太行八路军总部,将积累的数量巨大的原始电报档案,秘密带回来,交给毛主席。
马海德、黄华与美军观察组成员在机场为威廉送行
大战在际,不能让美军观察组请示在重庆的赫尔利,此事必须秘密进行。
方案已定,还得有飞机才行啊,正巧,机会来了。
叶剑英对马海德说:“美军观察组昨天送来一份报告给我,申请他们的一架C-47运输机,今天下午飞往黎县长宁机场,接回在太行山两个美军气象站的无线电人员和设备,报告还在我这儿;你马上去他们驻地协调一下,我们将领们要抢时间回战区,正好借搭这架飞机。”
美军观察组穿八路军服装,很别致
马海德担心地说:“这真是一步险棋,运输机很旧,风险很大啊!要送我党我军精英,万一有个闪失,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和责任啊!”
毛主席听了汇报,他认为这个办法可以考虑。为慎重起见,毛主席又召集五大书记连夜磋商,主席最后拍板,同意了这个方案。
陈毅诙谐地说:“要是我们摔死了,就用这张照片开追悼会吧!”1945年8月25日,马海德策马赶到延安北门的美军观察组驻地。赛尔斯上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马海德,说:“可以啊,我们空机飞去,C-47只有21个座位,21个降落伞。”
《杨尚昆回忆录》中,曾有这样的记述:当时叶剑英同志和我主管延安外事工作,中央要求我们组织这次重要的空运,要求严格保密,所有乘机人员在临登机之前才逐个通知到位,要求于8月25日9时前赶到延安东关机场;乘机者只能一人前往,不准带参谋、警卫员等随行人员,也不准其他人送行;同时,通知太行军区769团做好接机准备。叶剑英和我还到机场亲自检查并组织登机。机长卡罗特少校见叶剑英总参谋长亲自送行,得知这批特殊乘客皆是“中国战场打日本人的重量级将领”,要求每个乘机者务必带上降落伞,以防万一。
飞机比较旧,要搭机的人又多,临登机时,大家照相,陈毅同志诙谐地说:“要是我们摔死了,就用这张照片开追悼会吧!”
时任美军驻延安观察组联络员的黄华回忆:那天他来到东关机场,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高级将领,很是惊奇,获知内情后,惊奇变为紧张。
黄华觉得这些高级乘客中没有人懂英语,万一飞行中发生紧急情况,他们与美军飞行员沟通不畅,会有危险。于是,黄华向杨尚昆提出随机行动,陪他们飞到太行。
四个小时后,飞机平安落地。在延安枣园焦急等待的毛主席、朱总等人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次空运,把东北、华东及华北等战略区的主要领导一下子集体送到了最前线,开始实施一系列关系全局的战略性部署。
长宁机场就在黎城,这批将领们下飞机之后,陈毅、宋时轮等华东部队的将军,从李达手上拿了一袋烧饼和水壶,就骑马往东赶路,奔冀南涉县到邯郸上平汉路。
毛主席在七大的一个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要将薛岳进上海变为陈毅进上海”,陈毅能不赶路吗?
毛主席和马海德,马海德任翻译
刘伯承、邓小平下飞机后,即和同飞机的129师勇将们,星夜赶到129师司令部,抓紧部署并及时展开上党战役。
邓小平晚年回忆上党战役时曾对军史工作者说: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我和刘伯承司令员,以及陈赓、滕代远、陈锡联、陈再道和王近山等将领们,尚在延安。要不是8月25日那架美军运输机一下飞过黄河与封锁线,将我们运到黎城前线地区,这场被称为抗战胜利后国共第一仗的上党战役就难打了。
刘伯承、邓小平在延安上飞机之前,已急电部署设立“上党战役指挥部”。
在这个指挥部,他们接到朱总司令电报,告之:毛泽东已8月28日飞抵重庆进行国共谈判,冀你部打个漂亮仗。
当时,邓小平提出了“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邓小平说:“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
1945年重庆谈判
上党战役历时47天,歼敌35000人胜利结束。
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从重庆飞回延安。当晚夜深,马海德即来到毛主席住的窑洞,说:“中午在机场,我就看见您极其疲惫,知道在重庆这一个多月,您不能按您的节奏生活,要按社会场面上的节奏,您太累了。”
毛主席指指脑壳:“脑子太累了,经常有些发痛。”马海德立即为主席进行按摩理疗。
马海德抱着李讷去机场迎接毛主席
经过按摩,主席头部舒畅多了,夸奖马海德:“你知道吗,8月底那次长宁空运,真是一次战略空运,战神和虎将们亲临前线,上党战役才打得那么漂亮!现在回想起来,太冒险了!要是那架货运飞机途中出事,一想起来就有点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