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圈又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广泛热议,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毫不吝啬地给出高度评价:“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们涉足的每一个市场。”

在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黄仁勋作为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言论无疑具有风向标般的意义。
黄仁勋并非首次表达对华为的认可。早在之前,英伟达已连续两年将华为列入竞争对手名单,这本身就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一种侧面肯定。而在日前接受采访时,他进一步阐述,作为 “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华为在 AI 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存在已不容忽视。那么,华为究竟凭什么能让黄仁勋给出如此高的赞誉?

回溯华为的发展历程,那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1987 年,任正非等人怀揣着 2 万元启动资金,在深圳创立华为。创业初期,华为从代理香港交换电话机起步,逐步完成原始积累。但华为志存高远,很快开启自主研发之路。1990 年,自主研发产品 BH03 诞生,迈出关键一步。1993 年,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推出,更是标志着华为拥有了自己坚实的技术积累,自此开启腾飞之旅。
在通信领域,华为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从 3G、4G 到如今的 5G,华为始终站在行业前沿。尤其是 5G 领域,华为拥有大量核心专利,在全球建设了数以百万计的 5G 基站。其 5G 技术不仅速度快、稳定性强,还推动了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无论是偏远山区的网络覆盖,还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华为的 5G 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便在国外一些国家对华为进行无理打压,限制其参与当地 5G 建设的情况下,华为的 5G 技术实力依然得到众多国家和运营商的认可。许多欧洲、亚洲国家的运营商在权衡利弊后,依然选择与华为合作,因为华为的 5G 解决方案在性价比和技术先进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手机业务方面,华为也曾面临诸多挑战。美国的制裁让华为手机无法使用谷歌的 GMS 服务,芯片供应也受到极大限制。但华为没有退缩,通过持续投入研发,推出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系统凭借其分布式技术,打破设备间的壁垒,实现多设备协同,带来全新的智能体验。从最初的手机、平板,到如今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汽车等多终端设备的全面覆盖,鸿蒙生态设备已突破 10 亿台,注册开发者达到 675 万,代码超过 1.1 亿行。
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更是实现接入新系统的难度和成本 “双降”,流畅度提升 30%。华为手机在芯片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麒麟芯片从最初的性能平平,到如今能够与国际顶尖芯片一较高下,背后是华为多年来在芯片研发上的巨额投入和技术积累。尽管面临制裁,华为手机依然凭借出色的影像技术、优秀的系统体验,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而在黄仁勋特别提及的 AI 领域,华为同样成果斐然。华为推出的昇腾芯片,包括昇腾 910 和昇腾 310,基于自研的达芬奇架构研发而成。昇腾 910 算力强大,半精度 (FP16) 算力达到 320 TFLOPS,整数精度 (INT8) 算力达到 640 TOPS ;昇腾 310 则高能效、灵活可编程。凭借昇腾芯片,华为构建了强大的 AI 计算平台,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在智能安防领域,通过昇腾芯片的强大算力,能够实现对海量视频数据的实时分析,快速准确地识别异常行为,大大提高安防效率;在工业制造领域,AI 技术结合昇腾芯片,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监测和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2023 年,华为还与 26 家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启动基于昇腾 AI 的大模型联合创新,进一步推动 AI 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
华为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离不开其对研发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华为始终将销售收入的相当比例投入研发,2022 年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 12 万件。同时,华为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全国超过 300 所高校与华为展开产学研合作,为华为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人才和技术成果。
黄仁勋对华为的赞誉,是对华为多年来拼搏奋进、不断创新的认可。华为以硬核技术实力,在通信、手机、AI 等多个领域实现突围,成为中国科技的一张闪亮名片。在未来,相信华为将继续在科技浪潮中乘风破浪,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也为中国科技企业树立榜样,激励更多企业投身科技创新的伟大征程。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华为创造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