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嘉诚出售巴拿马业务引发热议之时,3 月 14 日至 15 日,中方代表团访问了巴拿马。

最近,商界大佬李嘉诚的一个举动,可谓是在舆论场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李嘉诚家族控制的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宣布要向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 80% 的资产。
这可不是一笔小买卖,涉及分布于 23 个国家的 43 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其中就包括了巴拿马运河两端至关重要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出售资产价值高达 228 亿美元 。消息一出,瞬间引发了国人的高度关注和强烈质疑。

咱先来说说这巴拿马运河,那可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全球 6% 的商船都要从这儿经过,其中五分之一是中国货船。可以说,它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而长和能在巴拿马运河两岸的港口开展业务,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1998 年,中国和巴拿马通过政府间协议,让中国企业有了在巴拿马运河部分区域投资经营的机会。当时美国财团也想分一杯羹,可巴拿马人刚把运河主权收回来不久,对美国此前长期占据运河这事意见很大,所以在交易中选择了中国。也正因如此,长江实业才得以在巴拿马运河两岸的港口投资并盈利。

但如今,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野心又开始膨胀起来。特朗普扬言要削弱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甚至多次主张美国应重新控制该运河及其周边地区,理由包括所谓中国的影响力构成威胁、美国船只使用运河的费用过高等。在这种大背景下,长和此时宣布出售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业务,很难不让人多想。而且,此次交易的牵头方贝莱德集团,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芬克与特朗普私交甚笃,据报在收购洽谈期间还向特朗普汇报进展。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对特朗普来说,让一家美国投资公司接管这些港口,就能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如果没有特朗普支持,协议不可能达成” 。长和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陆法兰强调交易是纯商业性质,可在这样复杂的政治背景下,真的能如此简单地定性吗?
从多方面来看,这笔交易的影响不容小觑。从经济层面来说,虽然长和预期能获得超过 190 亿美元的现金收益,但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而言,失去在巴拿马运河这样关键位置的港口运营权,对中国的航运业乃至全球物流布局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一旦美资接手,美国若以各种理由对中国船只收取特别费用,中国商船都得为此买单。有媒体报道,美国政府计划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收取费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2 月就建议,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单次最高征收 150 万美元的费用。

要是美国财团控制了这些港口,后续会不会配合美国政府的政策,对中国船只层层设卡,真的很难说。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美国通过这样的交易,很可能进一步加强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进而影响中美在全球航运领域的博弈态势。特朗普着眼点可不仅仅在于巴拿马运河,他在全球航运上对华遏制,有着宏大布局。他想夺取格陵兰,着眼的是北极航线;打击胡塞,是要打通红海通道;对改造加沙的态度,也能看出在中东和地中海布局的心思。所以,巴拿马运河之争,只是中美在全球航运博弈的一个插曲。
就在李嘉诚出售巴拿马业务引发热议之时,3 月 14 日至 15 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马辉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了巴拿马,会见巴主要政党领导人,同智库学者等座谈。马辉表示,中方愿同巴政党、智库加强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固中巴友好关系民意基础。巴方也表示,愿深化双方友好交往,凝聚合作共识,推动巴中友好事业持续发展。
在中美因巴拿马运河博弈的敏感时期,这样的访问意义非凡。由于美国在运河问题上步步紧逼,巴拿马政府对华展示了一些不友好的举措,比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后,巴拿马官方宣布不再和中方续签一带一路倡议备忘录,还声称对长和集团的两个运河港口进行审查。而此次中共代表团的访问,通过政党外交,积极沟通,为维护中巴友好关系、保障中方在巴拿马的合法利益创造了契机。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长和出售巴拿马业务这一行为引发的争议不断。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多次发文质疑,长和为何轻易将这么多重要港口转让给 “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所谓 “精明” 的交易有没有考虑到国家民族利益?有网友指出,通过这次交易,贝莱德将控制全球约 10.4% 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跻身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行列,完全可能配合美国对华打压政策。美国还有可能以这个交易为 “范本”,通过政治施压在全球范围掀起港口并购,控制世界更多关键港口,用 “长臂管辖” 实施打压手段,让中国船舶 “无处可靠”。
港澳办也对此事高度关注,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交易,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在交织博弈。李嘉诚的这一决策,到底会给中国相关产业以及国际关系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