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只谈小说,不谈历史!
说起来,大家之所以会知道魏延的名字,一方面是因为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魏延是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尤其是当赵云也去世之后,蜀汉就只有魏延堪称第一了。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魏延多次献计献策,终不为诸葛亮所用,几乎每一次都是愤恨而归,从而在内心就产生了反叛之心。
只是,魏延以这种愤恨名将的形式让大家记住他,多少有些心中不甘。毕竟,魏延活着的时候,也没少给蜀汉出力,也没少帮助诸葛亮出生入死。
于是,说到著名的愤恨名将,虫子天下不由得想起,在蜀汉有魏延,那么东吴呢?东吴有著名的愤恨名将吗?
还别说,东吴也有一个几乎和魏延类似的人,他的名字就叫朱桓。
说起朱桓,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不过这也并不影响书中将其描述成东吴著名愤恨名将的形象,那么书中是怎么描写朱桓的呢?
且看其中一个描写:
朱桓献策曰:“曹休以亲见任,非智勇之将也。今听周鲂诱言,深入重地,元帅以兵击之,曹休必败。败后必走两条路:左乃夹石,右乃挂车。此二条路,皆山僻小径,最为险峻。某愿与全子璜各引一军,伏于山险,先以柴木大石塞断其路,曹休可擒矣。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以窥许、洛,此万世一时也。”逊曰:“此非善策,吾自有妙用。”于是朱桓怀不平而退。
看到这段描写,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不错,当朱桓给陆逊献策的时候,就像魏延给诸葛亮献策的情景。
魏延的计策,不为诸葛亮所用,魏延就愤恨不平,从心里就产生了反叛之心。
现在,朱桓所献的计策,同样不被陆逊所重用,于是朱桓的内心,也开始愤恨不平。
虽然说,在小说当中,并没有出现朱桓最终真的反叛,但是在朱恒心里,对陆逊,不满之心就此产生。毕竟,要论地位和名望,朱桓都要高出陆逊一大截。
既然蜀汉和东吴都有愤恨名将,北方的魏国有吗?
仔细阅读小说,好像魏国给大家呈现出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至少在小说当中,还没明显描写出哪个人能像魏延和朱桓那样,对某件事愤恨不平。
因为从魏国皇帝曹睿开始,一直到下面的那些大将们,基本上都是听劝的角色,不管别人说什么,也不管说得对不对,被劝者基本上就没进行过什么样的反驳,继而也就造成了几乎无人怀有愤恨之心。
但,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至少司马懿,就把自己的愤恨之心,埋藏的很深。
比如,当司马懿第一次被罢免之后,当他听说诸葛亮兵出祁山的时候,所能做的,也就是仰天长叹,这其实也是一种愤恨的表达方式,只是比较隐蔽罢了。
而且,相比较魏延和朱桓的愤恨,隐藏最深的司马懿,才是最可怕的!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期预告:诸葛亮应该改名诸葛不亮!不为别的,就因为一座城!
欢迎关注虫子天下,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