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应不得先,已应不是后。

阳明悟行学宫 2025-04-03 15:28:31

未应不得先,已应不是后。

初释:语出《河南程氏遗书》。意思是人的本体在未应中隐藏,在已应中显现,未应、已应互相包含,二者不是先后关系。

壶天山人诠释:这句话非常精妙,“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就是当他没有开始发动之前,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它这个中的状态是一个涵养的状态,《易经》上讲的就是潜龙勿用的状态。这个状态,这个先就是不能发动。它是一个涵养的状态,是一个韬光养晦的状态,当然是不能发动。那么一旦时机成熟,你内体养的已经具足的时候,就是进入处女,动如脱兔。它不会落后的原因是因为它应机而动,随顺就市,那是相当的应机。所以他不会落后,所以他整个的这个表象是完全符合《中庸》上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一个大本所在。

应用:这里讲一个一心一意的法则。其实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间需一心在修学上,不要再去想那些世间法上的事情,认真的修学。而一旦开始做事的时候,则全力以赴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做事上,不要再去想修学的事情。这样的话,才能够做到双方皆得成就。怕的就是你修学的时候还想着做事儿的事,而做事儿的时候又想着修学的事,结果两个都做不好。这点您可以反复的体会一下。您不妨一试。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