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拜望战友,战友情将食材的鲜美与锅底的烟火气完美融合

寻宝娱 2024-12-21 09:47:53

烙锅复燃军营烟火

——战友情与舌尖上的记忆之六十三

贾洪国

小时候家里煮饭,开煮就要吃,大人就骂“烙锅熟”。在贵阳拜望战友,还真遇到了下锅就可以吃的美食,烙锅在贵州可谓烹饪方式独特,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展现。它以其独特的烹饪魅力,将食材的鲜美与锅底的烟火气完美融合,成为贵州战友心中难以忘怀的味蕾记忆。

“无物不烙锅,无物不兼容”。这是贵州的烙锅气质。这道小吃,或许并不奢华,却因和战友一起吃过,那经年的味道,总在夜阑人静之时,让回忆更加美好。拜望贵阳战友李德和梁光燕,这是我今秋云贵渝拜望战友的最后一站,实在说,有些累坏了,战友间几十年未见面,龙门阵一摆就没完没了,当然,我也兴趣其中,不知不觉时间长了,瞌睡就欠账,造成食欲不振,间质性肺炎加剧。李德战友很理解我,到贵阳后就带我去他亲家家里吃了贵州和菜,正想回酒店休息,老战友梁光燕打来电话,说要简单聚聚,于是在花果园选了一家极为火爆的烙锅小吃店,一边品黔西烙锅,一边聊亚东军旅。我们来到一家叫黔西烙锅王的小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铁锅边缘泛着微微的光泽,仿佛记录着无数次烹饪的痕迹。倒上菜油,每人面前递上一碟焦糊辣子面,一碟辣子水,再递上菜单,由客人点菜。说话之间,菜上桌,油温升,一股诱人的清香缓缓释放,那是美食诞生的前奏,也是味蕾期待的开始。在这一刻,所有的旅途疲惫,似乎都随着那袅袅升起的热气消散而去,只留下对美味的无限渴望。当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烙锅美食完全上桌时,一场味蕾的盛宴也随之开启。夹起一块金黄的烙饼,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再搭配上鲜美的食材,那种层次感与满足感瞬间在舌尖绽放。那一刻,所有的等候与期待,都得到了及时的慰藉。而美味缠绵背后所承载的,不仅仅是食材的鲜美与烹饪的技别致,更是战友间的温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贵阳的晚秋还算温暖,战友相聚有欢乐、有回忆、有情愫、有远方,唯独没有哀愁。按照李德的说法,他所在的花果园小区,除了占据西南地区最大小区名号之外,还有一种天然具有诗人气质的地方,那就是烙锅!

吃烙锅很有意境,当滋滋作响的五花肉冒出油来,浸透进爆炒过的韭菜、莲白菜里,一口咬出油的五花配上大杯冰啤一饮而尽,那股冰透骨髓的刺激感、透不过气的辣爽鲜香瞬间炸裂脑门,如同过山车一样让人尖叫。老战友王志德,梁光燕父子二人,外加李德夫妇,我们围炉而坐,吃烙锅是一件触手可及的幸福。酒至半酣,军旅往事,事业成败,人生经历,家长里短,细细碎碎的话题飘散在混合的香味里。重逢的欢笑,送别的怅然,诚挚的祝福,战友重逢的亲切如水,本真生活的悠然自得,聚散之间,岁月静好,时光如梭。烙锅的烹饪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乐趣的分享。我们几个战友及家人围坐一堂,共同动手,将食材一一放入锅中,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美食的诞生。这种参与感与互动性,让烙锅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成为了一种增进情感、享受生活的方式。在欢声笑语中,美食的香气弥漫开来,温暖了每个人的心房,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锅容天下”。臭豆腐、洋芋粑、苕粉、五花肉、肥牛肉、鸡皮、鸡肠、鸡肾、鸡翅膀……统统可烙锅。爆炒过的食物抬上来,放进烙锅里,任由小火慢慢烘烤,食物在温度的呵护下发生化学变化。各种食物各自安好,又彼此相融,迸发出新奇的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滋味……甚至你夹起一口牛肉再配一口莲白,与配上一块洋芋粑的味觉天差地远。美味烙锅在于其食材的多样性与搭配的灵活性。魅力从新鲜的蔬菜到鲜嫩的肉类,从爽口的豆制品到香脆的菌菇,各式各样的食材在烙锅的舞台上尽情展示着自己的风采。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挑选食材,将它们一一放入滚烫的锅中。随着锅铲的翻动,食材在油与火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一刻,不同的食材在锅中相互交织,共同演绎出一曲味觉的交响曲,让人垂涎欲滴。梁光燕对于贵阳的吃,很有见识,他对我说,别看做工简单,要做出美味的烙锅,大有学问。各家烙锅店在用油和蘸料上下足功夫,招揽食客。生菜油最好。若遇到掺假的菜油,烙锅味道便会大打折扣,甚至难以下咽。烙锅好不好吃,还要看蘸料。蘸料有火烧辣子面和辣子水两种。辣子面由辣椒、盐巴、味精、花椒、茴香等组成。辣子水由泡椒、折耳根、炒豆、香菜、小葱等组成。成分都差不多,关键是如何搭配。这是店家的秘诀,是金字招牌,是摇钱树。这里面道道多得很,密不外传。战友中有句俚语说:“四川人是怕不辣,湖南人是辣不怕,贵州人是不怕辣”。说明四川、湖南、贵州天性都喜欢吃辣,尤其是贵州人非常喜欢吃辣。不但对辣味具有很强的忍耐性,而且对麻味也情有独钟,贵州人与麻辣的感情更不言而喻,天生对辣味麻味情之所钟。

当然,不吃辣的战友也不用担心太辣受不了,撒上白芝麻的辣椒面是烙锅的灵魂,绝对不能拒绝辣椒面,贵阳的辣不太冲,也不属于慢条斯理的那种。芹菜蘸上辣椒面,辣椒面倒是不矜持也不泼辣,战友久别重逢,一见倾情,油和热气是它们的媒人,道破它们的心绪,从此心心相印。咬破的芹菜皮喷出汁水,与辣椒面相遇,油然破出浓郁香气,越吃越陶醉。吃烙锅可以不要碗,只需记得一直看着锅里的美味。“滋滋滋”,它们的声音被喧闹的人声遮掩。气泡一缕一缕地往上面串,推开一小片芹菜丝,让人分明能感受到它们的力量。刚上烙锅黄的黄,绿的绿,不一会儿,逐渐变成了油的俘虏,哈哈,也成了好吃嘴的新宠,恨不得全部吃光光,最后只留下一些夹不起来的渣渣,让人遗憾!洋芋片、豆腐干是烙锅最初的食材,发展到后来,烙锅无所不烙,南北水产、海鲜山珍、大虾小鱼,菜谱越来越丰富。将各色食材慢慢加进锅里,浇上纯正菜籽油,轻翻细炒,配上香辣可口的辣椒面、辣椒蘸水,即熟即食。酒是不可少的,酱酒包谷烧,红枣煮啤酒,但随君意。吃完烙锅,走心的店家还会奉上一锅清淡小粥,油腻解了,酒意也随之渐消。烙锅,是战友相聚的小确幸。烙锅是一种生活,一种休闲,食不求饱,饮不求醉。烙锅在贵州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有说源于贵州纳雍,有说源于水城,但情节差不多。相传吴三桂剿水西时,大量的彝族逃到荒山野岭,为了生存下去,彝族挖食野菜,打野兽,没有锅,就用瓦片架上篝火烙,在战争中暂时失去了家园的彝族人就这样发明了烙锅。当时的瓦片,随着历史的变更,改用了土沙锅,沙锅如斗笠大小,烙的内容也从单纯的土豆、臭豆腐,发展到现在的所有菜肴。味道以麻辣鲜香为主,以简便快捷味美的优势为更多的人青睐。随着时代的发展,瓦片逐渐改成砂锅,后来又变成平底铁锅。燃料由木柴变成木炭、煤炭,现在普遍使用液化气和电。食材也变得异常丰富。烙锅诞生于古时的军营,如今又见证着我们战友的重聚。是历史的巧合?是缘分的再现?也许是军营烟火在老兵记忆里的复燃!

0 阅读:4

寻宝娱

简介:爱美女爱帅哥 爱追剧爱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