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先农坛(25——45)

风清扬别古斋呀 2025-02-11 15:12:49

从本期起,暂停蓝梦游轮的介绍,换成春节北京的盛况。

今年春节是在北京爱女家度过的。在北京过春节还是很有意思的。非景点区昔日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的北京城一下子变成了冷冷清清、人烟稀少。而像大栅栏这样的景区还是人挤人,人潮如织、人流如潮的,主要是外地进京的旅游团,男女老少趁着春节假日拖家带口来北京旅游的。

大年初四,与爱妻来到了先农坛。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景点,没有旅游团,大多数是北京当地人。

先农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神及举行耕籍典礼的场所,也是全国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农场所。

明万历年间,正式命名为先农坛。清乾隆十九年形成了今天的先农坛整体格局。

改革开放后,成立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大力推进古建筑的修复和收回工作。先农坛主要建筑有:

太岁殿:是先农坛内巨大的单体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又叫太岁坛,居于先农坛整体建筑群的中间位置。

神厨院落: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祭祀先农坛内诸神准备牺牲祭品及存放先农神牌位的地方,院落中的宰牲亭是为祭祀时宰割牲畜的地方。

观耕台:皇帝祭拜完先农更衣后,先亲耕耤田,后于观耕台上观看百官耕种。观耕台在明代创建时原为木制高台,清乾隆年间改为砖石砌筑的正方形须弥座高台。

神仓:位于太岁殿东部,为清乾隆十七年的建筑,有 “天下第一仓” 之誉等。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就设在先农坛里,走进先农坛仿佛一头扎进了历史的长河,一场与古代建筑文化的奇妙邂逅就此展开。

巍峨的先农坛太岁殿庄重而古朴,巨大的红色立柱支撑着宏伟的殿顶,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彰显着皇家建筑的威严与气派。

走进殿内,空间开阔,抬头便能看到精美的梁枋彩画,历经岁月却依旧色彩鲜艳,笔触细腻地描绘着各种神话故事和吉祥图案,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博物馆内还陈列着众多建筑模型,从精巧的四合院到气势恢宏的宫殿建筑群,无一不让人惊叹。透过这些模型,能清晰地看到古代建筑的布局规划、结构设计,那些斗拱、榫卯等独特的建筑构件,展现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们不用一钉一铆,却能稳固地屹立千年,承载着岁月的变迁。

游览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就像翻开了一本生动的建筑史书,每一处建筑、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我对古代建筑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意 。

进入先农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影壁墙。

太子殿的全貌。

这就是先农坛最最出名的藻井。规模宏大,高达4米,直径约3米,自上而下共分六层,是我国现存明代藻井实物中的精品。

榫卯结构的实物模型。

广西三江,又叫永济桥、潘龙桥,模型,建于1916年,属国家级保护重点。

飞英塔模型,浙江潮州。

石窟寺示意。

天坛祈年殿。

侗族鼓楼。

飞云楼模型,明朝,山西万荣。

这是石神龛,供奉着四海之神、五方之神、五岳之神、五山之神、四川之神和天下名山与名川之神。

关键是手工雕刻得如此精细。

这就是皇帝观看百官耕地的台子。

2025年2月10日

草于别古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