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谐厥(25——47)

风清扬别古斋呀 2025-02-13 15:12:42

从2008年起,每次到北京都要经过这和谐阙,但不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什么意义,叫什么名字?为此专门坐车到此查找建筑铭牌,没有查到,又走访了附近的市民仍然没有结果。回来上网查,由于不知道名字最后也不得而知。

这到今年,下载了一个照片识别元件才解开了近20年的谜底。

这个艺术建筑物叫和谐阙,是奥林匹克景观大道上的标志性建筑。总高 21 米,象征着 21 世纪中华民族的振兴,采用柱式结构,具有中国传统的 “表”“柱”“阙” 的意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寓意着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延续

上部柱体:装饰着“中国红” 高温釉彩陶瓷镂空浮雕,从上到下的图案分别是比翼鸟、连理枝、并蒂莲,这些图案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美好而吉祥的寓意,象征着和谐、美好、团结与繁荣。

下部柱体:是花岗岩的斗拱造型,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典的构造,由花岗岩雕刻而成,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

又为整个建筑增添了稳重感和历史厚重感。

艺术特色

整体造型庄重大方,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既具强烈的现代感,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了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典范。

传统 “阙” 文化渊源:“阙” 最早起源于商周,最初是古代城墙上用来望敌情的部分,后引申为城门或宫殿前的门。唐宋时期,“阙” 或和殿宇连接,或化作城楼、阙亭,更多成为宫殿、皇权等的代名词。明清时期,“阙” 形式简化灵活,演变为牌楼、牌坊等。

“阙” 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按照形制与规模等级,分为帝王专用、诸侯用、普通官僚用等,非王侯或官方不可建阙。

“阙” 承载着 “天人合一” 的传统文化与信仰,有通天之感,象征着权力和神威,在古代文学中还是情感的寄托,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岳飞的《满江红》中 “朝天阙” 等,都借 “阙” 传达了思念、家国情怀等。

祥:现代的抽象雕塑语言,古典的中国诗词意境,明月山岚、清泉石上、鸣禽还巢,坐看云起。

晨妆: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少女清晨的面镜梳妆,渲染成了酣畅淋漓的生命陶醉。

这个没有什么艺术理念。

接触:方框中的两个不同的抽象形体呈亲密接触——它是一个象征:只有通过接触才能消除隔阂,并呈现出差异的美丽。其实,你还可以理解成阴阳交融。

韵律:丰富的有机形面组合成彼此联系的统一体,构成对自然生命轮回转化的轻音乐式抒情表达。

生命方舟:这是一只镂空的方舟,有机的结构中承载着一份青铜的悠远与生命的坚韧——它是拯救者还是一个象征或寓言?

海风:风从海上来。

行云流水:镜面不锈钢反射出周围的环境和天光,形成了一种“行云流水”、“波光潋滟”的东方情致。

2025年2月12日

草于别古斋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