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徐庶回许昌,曹操、刘备都是赢家

聊聊历史 2023-12-17 11:12:28

徐母痛斥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曹操虽说很生气,却善待她。程昱的计谋,徐庶回到曹营,刘备、曹操都是赢家。

三国演义中,徐庶是个重要人物,却也是人生输家。围绕他的故事,刘备、曹操实现了双赢。

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被破解,曹军战败。曹操感觉不对劲,刘备怎么突然变强了?

得知是徐庶出谋划策,曹操便问程昱:“徐庶之才,比君如何?”

程昱回答:“胜过我十倍”。

程昱何许人也?他应该是曹操阵营综合实力最厉害的谋士,三分天下有其二,程昱功劳很大。

出谋划策,带兵打仗,独当一面,程昱都胜任。当然,程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喜欢出“毒计”,干许多人敢干,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陈平、程昱、贾诩,每次用计谋,都是切中要害,让人防不胜防。如果要比个高低,程昱第一,陈平、贾诩紧随其后。

程昱这么一说,曹操就有想法了,也很佩服徐庶,更担心他帮助刘备创业。

曹操有难处,程昱当即表示:“如果主公想得到徐庶,我有一计,可以帮您圆梦。”

程昱的计策,就是“请来”徐庶母亲,让她在许昌养老,要挟徐庶。

程昱知道,徐庶是个孝子,知道母亲身在曹操营中,担心母亲安危,只能来投奔。

徐庶母亲到许昌,曹操亲自接待,还客气一番,问她对刘备的看法。

徐母说:“刘皇叔,仁义之人也”。

曹操不高兴,辩驳:“刘备小儿,妄称皇叔,欺世盗名,不仁不义。”

徐母很生气,便痛斥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皇帝的旗帜,攻杀各路诸侯,很讨厌别人说他是“汉贼”,破坏人设形象。

曹操大怒,当即下令斩首。

程昱又出来劝谏:“徐母杀不得。留下她,我自有办法请来徐庶。”

程昱有“办法”,曹操当然相信,便放了徐庶的母亲。

从这个角度看,曹操也是蛮大度,该忍的时候,还是得忍了。

徐母为何不能杀?程昱的理由两点。

第一,杀了徐母,徐庶必然死心塌地给刘备效力,攻杀曹军,主公便宜了刘备。

第二,留下徐母,徐庶时刻担心母亲安危,即便他不来,也没心思给刘备出谋划策。

不久,程昱模仿徐母笔记,让人送信给徐庶。

收到母亲来信,徐庶告别刘备,来到许昌,却发现是个骗局。徐母怒斥徐庶,然后自尽而死。

徐庶来到许昌,他无疑是个输家,前途没了,母亲也没了,被程昱耍了。

曹操无疑是赢家,他让刘备失去了一位得力谋士。如果徐庶、诸葛亮同时辅佐刘备,说不定刘皇叔真的统一中原。

后来,曹操派徐庶入城劝降,刘备建议他留下来,徐庶不愿意,又回到曹操阵营。因为,他觉得这是个耻辱,没面子。

刘备为何也是赢家呢?孙乾等人建议刘备:“徐庶知道我军虚实,一定不能让他离开,要留下他。”

刘备反对,他不想让徐庶为难,更不希望他失去母亲。即便司马徽出来劝说,告知徐母会自尽,刘备也要放走徐庶。

刘备此举,为自己赢得“仁义”美名,不愁没忠义之士来投奔。一旦留下徐庶,徐母果真自尽,刘备人设大受影响。

再则,徐庶离开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还让他亲自去请,这才有“三顾茅庐”之说。

“诸葛亮之才,胜我十倍”,徐庶给刘备介绍了诸葛亮,历史影响很大。

得到诸葛亮前,刘备兵马不过三千,将领也就关羽、张飞而已。更关键是,刘备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不知如何发展,如何破局。

诸葛亮呢?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并提出可行性很高的“隆中对”方案,为刘备规划蓝图。

诸葛亮协助,刘备得到荆州、益州、汉中、上庸,实力仅次于曹操。如果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孙权突然背弃盟约,刘备有望成为刘秀第二。

如此看来,徐庶回许昌这件事,刘备、曹操都是赢家。徐庶则输了,败给了程昱的计谋。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正史中,徐庶回到曹营,好好照顾母亲,生活无忧无虑,却得不到重用。

228年,诸葛亮北伐,得知徐庶官职不高,还感叹:“难道是魏国人才太多,不用徐庶?”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