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活20年,王猛、慕容垂、刘裕、拓跋焘、宇文邕,谁更有机会统一

聊聊历史 2023-12-23 07:24:19

220年,曹丕取代东汉,建立曹魏,开始了三国历史。589年,隋文帝灭亡南朝陈,结束了369年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期间,除了西晋短暂统一,其余时间都在混战中度过,遍地狼烟。

王猛、慕容垂、刘裕、拓跋焘、宇文邕,都是人杰,能力强悍。那么,如果多给他们20年时间,谁最有希望统一全国呢?其中,王猛不是帝王,却是苻坚最重要助手,故而将其列入。

王猛,375年病逝,年51岁。多活20年的话,就是395年,这时候的王猛71岁。那么,王猛辅佐苻坚,灭亡东晋,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概率有多大呢?

王猛,无疑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最厉害的谋士、宰相,也是古代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论丞相才干,王猛跟诸葛亮不相上下,且综合能力都很强,集萧何、张良、韩信于一身的人物。

王猛有多厉害呢?氐族建立的“前秦”,还没脱离部落状态,是王猛让前秦变成一个“国家”,增强了凝聚力,也强化了君权。苻坚统一北方,王猛居功第一。没有王猛,苻坚在历史上将籍籍无名,沦为路人甲。

“金刀计”策划下,无懈可击,慕容垂、慕容令压根招架不住。如果不是苻坚太过仁慈,慕容垂早就被处死,后面也就折腾不起来了。

王猛能力强,战略眼光也长远,他知道前秦的弱点所在。因此,王猛多次建议苻坚除掉慕容垂、姚苌,消灭慕容鲜卑、羌族的势力,防患于未然。

375年,王猛临死前,给苻坚的遗言是:“不要打东晋,他们也折腾不起来;慕容鲜卑、姚羌是隐患,必须解决,否则悔之晚矣。”可惜,苻坚不听。

多活20年,意味着王猛继续掌握权力,协助苻坚解决内部棘手问题。如此,统一北方后的“前秦”,实力更加强大。慕容鲜卑、姚羌的新生代,经过几十年的消化,也丧失了进取心,危险悉系数大大降低。

再则,以王猛的智慧,他很可能再次策划除掉慕容垂。除非苻坚一直“仁慈”,否则慕容垂逃不过一劫。王猛持续打击下,慕容垂能否活到396年,这还是个未知数,也许在惶恐中病逝。

这20年里,东晋也发生变化。谢安、谢玄、桓冲、谢石都在383年的淝水之战后不久病逝,孝武帝一度掌握大权,但内部矛盾依然尖锐。

到了395年,孝武帝与弟弟司马道子的矛盾到了白热化。次年,孝武帝被妃子所杀,但朝廷也没有多少动静,案件很快就结束。

熬死谢安等能人,东晋已经人才凋零。再则,没有淝水之战加持,孝武帝想强化君权,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如此,东晋继续内耗,前秦则如日冲天,苻坚、王猛寻机南征,统一天下概率很大。

慕容垂,396年病逝,年71岁。多给20年时间,慕容垂已经91岁,绝对算是高龄。那么,慕容垂统一天下的概率多大呢?答案是,几乎没有。

论军事能力,慕容垂应该是一流水准,即便把韩信拉过来,都不一定能打赢慕容垂。桓温、刘牢之、慕容永、拓跋珪等牛人,都是他手下败将。其中,拓跋珪的武力值最强,少年天子中的扛把子,16岁就能复国。

姚兴也是一代雄主,遇到拓跋珪就不给力。柴壁之战,姚兴眼看着数万大军被北魏攻杀,只能对着汾水大哭,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平城之战,拓跋珪得知慕容垂来了,立刻逃走,放弃都城。

那么,为何说慕容垂不能统一呢?首先,慕容垂政治水平太差,不知道如何治理国政,尤其是在用人这块,更是糟糕透顶。

其次,慕容令死于“金刀计”,最有才能的慕容鲜卑新生代没了,后继无人。慕容麟能打仗,却专门坑兄弟,慕容垂苦不堪言。慕容宝就不说了,参合陂葬送八万大军,慕容垂吐血,不久病逝。

再次,慕容垂胸无大志,只想恢复“前燕”的领土,拿下河北、山东就算完成任务,对统一全国没有想法。当然,他也未必能灭拓跋珪,毕竟年纪太大了,经不起折腾。

最后,多活20年的慕容垂,会遇到比他更强大对手,即是号称“帝王收割机”的刘裕。416年是什么感觉?刘裕的巅峰状态,慕容垂则90高龄,估计提前成为梁武帝了。

刘裕,422年病逝,年60岁。多活20年,也有80岁,绝对的高龄。那么,刘裕统一天下的概率多大呢?简要分析一下。

单纯看军事能力,刘裕也比慕容垂强,这一点崔浩就明说:“慕容垂凭借祖先的影响力,恢复疆域比较容易;刘裕寒门出身,力压门阀,消灭群雄,绝非一般雄主。刘裕比慕容垂,强一个档次。”

2700步兵,能击败4万巅峰状态的鲜卑骑兵,且发起追击,谁能做到?也就刘裕的“却月阵”有这个水平了。

给我刘裕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南朝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刘裕想实现全国统一,难度还是很大。至少在20年内,刘裕是没机会的。

不否认刘裕的强悍,但也得看此时他面临的对手是谁。422年刘裕病逝,此时北方雄主是拓跋嗣,能力并不差,再加上崔浩辅佐,岂能消灭掉。2年后,拓跋嗣病逝,拓跋焘继位,还不到16岁。

北凉、西秦、胡夏、北燕等这些势力暂且不说,60多岁的刘裕,面对16岁不到到拓跋焘,谁能胜利呢?这个还真不好说,拓跋焘的军事能力也是一流,13次远征草原帝国柔然,都是横扫。

拓跋焘刚即位,柔然大汗亲率铁骑南下,群臣胆战心惊。结果呢?拓跋焘力排众议,亲率2万兵马奔袭,与柔然血战厮杀,斩杀大将,威震边陲。

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以杭爱山为中心,东西5千里,南北3千里,如此广袤的地域上同时发起进攻,史上也没几个能做到。此战,柔然几乎灭国。

刘裕的对手,除了拓跋焘,还有江南的门阀士族。要知道,刘裕是寒门出身的皇帝,想要巩固统治,必须稳定内部,否则都是白搭。刘裕死后,南朝不是败给北朝,而是下内讧中衰败,否则关陇集团也没机会。

20年时间,对刘裕来说远远不够。但是,刘裕应该可以夺取关中,巩固河南防线,将北魏压缩在河北、山西一带。此时,拓跋焘面对柔然进攻,也不会去招惹刘裕,自找没趣。

拓跋焘,452年被刺死,年45岁。北方统一,苻坚、拓跋焘都完成,但拓跋焘更强,北魏内部也更加稳定。如果能活到472年,拓跋焘才65岁,并不能算特别老,还能上阵。

那么,拓跋焘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多大呢?拓跋焘的能力,上文已经说了,少年帝王的扛把子,柔然、南朝宋对他都是闻风丧胆。

不考虑北魏在拓跋焘死后的内讧,单纯看南朝宋的政局,拓跋焘还是能取得很大成果。至于说统一全国,概率不是没有,而是比较小。

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很开心,对大臣说:“听了王玄谟的话,有种封狼居胥的感觉。”结果,45万宋军惨败,拓跋焘饮马长江,宋文帝惶恐不安。

453年,刘义隆第三次北伐,再次被北魏击败。不久,刘义隆想废了太子,却把事情告诉潘淑妃,结果死于“元凶之乱”。

刘劭、刘濬弑杀宋文帝,外地诸侯不服,立刻起兵“靖难”。刘义宣、刘骏、臧质、柳元景、沈庆之等出兵东征,处死刘劭、刘濬。

刘骏称帝后,刘义宣不服,他仗着自己镇守荆州十年,兵强马壮,对皇位发起了冲击。454年,刘义宣、臧质、徐遗宝、鲁爽反叛,出兵攻打建康,江南狼烟四起。

刘义宣之乱后,刘骏坐稳了皇位,便大肆屠戮宗室。459年,刘诞叛变,在扬州起兵,江南又陷入内斗,却被沈庆之平定。

刘诞之乱后,南朝暂时稳定一段时间,但随着刘骏病逝,刘子业继位,南朝又是一团糟。刘子业滥杀,柳元景、沈庆之、刘义恭都被处死。466年,刘彧杀死刘子业,继位称帝,还是屠戮宗室,宋文帝的儿子辈几乎被杀光。

南朝宋的每一次内斗,几乎都与荆州、扬州、江州这些战略重镇有关。如果拓跋焘能利用刘宋“内斗”的良机,率兵南征,应该可以夺取淮北、淮南,甚至是荆州,将南朝压缩在东南一隅。

也就是说,“侯景之乱”后的南朝局面会提前出现,南朝对北朝称臣。但是,拓跋焘喜欢杀戮,掳掠过多,不得人心。如此,拓跋焘想统一全国,难度很大。再则,柔然再次复活,威胁北部,拓跋焘腹背受敌,力不从心。

宇文邕,578年病逝,年36岁。周武帝多活20年,也才56岁,统一全国的机会多大呢?答案是,没有什么悬念。

宇文邕能统一全国,不是他比拓跋焘、王猛、刘裕、慕容更厉害,而是条件已经成熟了。继承宇文邕的遗产,只要不折腾,灭亡南朝只是时间问题。

北周、北齐、南朝三足鼎立,起初北周实力最小,却最有凝聚力,关陇集团朝气蓬勃。宇文邕灭亡北齐后,北方实现了统一。

经过“侯景之乱”的南朝,丢失四川、荆州、襄阳、淮南,只有东南一隅之地,没有与北周抗衡的实力。此时,北周类似于西晋,南朝类似于东吴,胜负已定。

宇文邕不死,杨坚、尉迟迥之间的攻杀也不会出现,北周统一全国的时间只会更早。

宇文邕英年早逝,宇文赟瞎折腾,否则杨坚没有机会建立隋朝。宇文邕能力比杨坚强几个档次,他若能多活20年,也许在580年就统一,历史将再无隋唐。

如此看来,王猛辅佐苻坚,实现统一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没意外。慕容垂几乎不可能;拓跋焘、刘裕则取得优势,甚至可以让对手称臣。周武帝宇文邕,统一没悬念,轮不到杨坚。

12 阅读:4145
评论列表
  • Bianco 17
    2023-12-23 20:47

    宇文邕多活二十年就必然能统一?扯淡吧,知道杨坚为了伐南陈准备了多少年?当时还是陈叔宝这败家子当家!宇文邕在世时面对的可是有能力太建北伐的陈文帝、陈宣帝,宇文邕指挥的晋阳之战灭北齐打的有多拉胯小编你是只字不提?要不是宇文宪苦劝,估计宇文邕都要撤兵了。这几个人里多活二十年能有机会统一的也就王猛和刘裕,王猛是因为前秦国力摆着,有王景略指挥,统一是早晚的事,刘裕是因为当世无敌没有对手,当时拓跋焘还是个小屁孩,对手也就赫连勃勃和拓跋嗣,刘宋国力也是巅峰,饮马黄河外加大半个关中,刘裕只是输给了时间。

    虚无的黑光 回复:
    西晋建立之后,司马家也分封诸王统领军队到地方打压防范士族,但八王之乱引起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司马家的宗室和军队几乎全灭,司马家在南方得不到江东士族支持根本站不住脚,还是由北方逃来的琅琊王氏的王导全力扶持,并且游说江东各大家族,这才有了东晋的建立。 也因此才有了那一句,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马是司马家,王就是琅琊王家,东晋15个皇帝14个半都是傀儡,之后东晋士族争斗激烈,王虞桓谢几大家族轮番上台,但是皇帝一直是傀儡,各大中小士族纷纷望风站队,也是由于士族的逐渐腐化堕落才有了汉族登上舞台的机会。 刘裕是寒族出身,本身就不为高门士族认可,他凭借军功威压天下,但是他真正的铁杆支持者也只有自己的北府军和刘穆之等心腹,各大地方士族都是墙头草,朝堂上八成以上都是这些南方士族的族人学生,本来就不会和刘裕齐心攻打北方,因为对他们来说没有实质利益的加乘。 而且南方的经济从汉末三国孙权才开始有所开发,在这之前北方经济实力是绝对的碾压南方,到了唐朝后期,才逐渐有了北方六成,南方四成相差不多的经济实力,刘裕才是东晋末年,我就算北方的经济实力是70分,南方是30分,但是南方的30分,刘裕能得到的顶多10分
    Bianco 回复:
    你这话是不是在打自己脸?刘裕时期的北方才是连年战祸吧?还有刘裕基本盘又不是只有长江以南,刘裕巅峰其实可是黄河以南外加半个关中好不好,拓跋嗣时的北魏才多大?连赫勃勃的更加不值一提,你这都视而不见吗?刘裕在世时刘宋巅峰疆土和北宋都差不了多少,横跨河南、青徐、江东、川蜀、大半个关中外加一个交趾(越南),拓跋嗣时的北魏不论经济还是人口还是军队都是被刘宋吊起来的,到底是谁无知?
  • 2023-12-23 20:40

    刘裕的话,不如让刘穆之多活十年更有机会,当初他都拿下关中了,结果刘穆之死了,没有人能帮他镇守后方,导致功败垂成

    奶丝兔咪逑 回复:
    难。。。北魏入主中原时带甲三十万 赫连勃勃军事也是有一手的 刘裕肯定要先死磕赫连勃勃 然后再和北魏决战 而北魏肯定伺机而动 刘裕内部又不稳 北魏崔浩早看出来了 刘裕能灭掉后秦 但是肯定守不住 如果感觉能守住 北魏肯定会先出手 反正几方混战的事 想一统 难
    聊聊历史 回复: 奶丝兔咪逑
    刘裕要打全国赛,主要对手是北魏。赫连勃勃也可以,但不是刘裕对手。赫连能打后秦,却不敢招惹北魏
  • 慎妄 14
    2023-12-23 22:49

    刘裕和他军师刘穆之吧,刘裕如果能确定自己多活20年,刘穆子如果不死的话,刘裕就不会放弃长安洛阳,急着回去巩固政权

    活在当下 回复:
    不用20年,刘穆之多活三年,刘裕就成功了。
  • 2023-12-23 11:28

    苻坚太仁慈了,要是把异族杀了也就不会出现淝水之败,不会被姚苌这个反骨仔杀了,手下出来六个皇帝是用命换来的

    小鹤鹤 回复:
    符坚和慕容垂君臣情谊还是值得称道的,慕容垂虽然要复国,但也很有底线操守的,姚苌啥的就算了吧
    淮阴侯韩信 回复:
    符坚自己就是异族[得瑟]
  • 2023-12-23 15:49

    王猛再活二十年就没后边那些人什么事,什么战神慕容垂之流的在王猛活着的时候乖的像孙子,一个金刀计差点把父子俩全干掉。

    大汉神帝 回复:
    如果宰两个儿子就能给王猛续20年的命,苻坚不带犹豫一秒钟的
  • 2023-12-29 04:04

    周武帝 周世宗,这两个太像了,同样雄才伟略,却都英年早逝。特别是柴荣的早逝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

  • 2024-02-18 23:00

    刘裕是刘穆之死了害他提前结束北伐。然后就是关中内讧,可惜了

  • 2024-02-22 09:31

    北周武帝最有机会,当时北方已经完成了统一,北强南弱格局早在侯景之乱的时候旧已经确定,本来没有隋朝,而是周朝统一全囯,杨坚在周武帝面前只是个小毛孩子,北周勋贵也大部分都在,而取南陈也就是北方的一个心情问题。[抠鼻][抠鼻][抠鼻]

    始于初见 止于终老 回复:
    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有几个亡国了?南陈此时皇帝还算有能力,宇文邕能灭陈,灭北齐也是高欢之后皇帝几个正常把国家玩坏了。
    聊聊历史 回复:
    周武帝死后,儿子太折腾,否则也轮不到杨坚
  • 张三 10
    2023-12-25 12:27

    只要刘穆之多活几年,刘裕就一统天下了

  • 2023-12-24 12:17

    王猛和宇文邕最有机会,符坚和宇文邕当时已经统一北方,只要把北方经营一段时间,摆平内部矛盾,南下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当时与他们敌对的王朝都是一些庸主,虽然有谢玄,谢安这样的猛人,但皇帝不行,他们早晚要失败

    小智 回复:
    你也是搞笑,说隋灭陈打的艰难的还不是你自己一句话的事,你有什么辅证吗?说总共战争就3个月,你说难好歹也指出来在哪个战线陈国军队击退或者歼灭了隋国军队吧,隋灭陈是历史的必然基本上史学家的共识,你说难你应该指出来,而不是我
    Bianco 回复:
    你去查查隋灭陈之战全过程行不行?南陈没有效抵抗?隋兵力多好几倍?南陈参战兵力也有22万多,甚至最后建康城外决战的时候隋军兵力都是劣势的,要不是陈叔宝不听劝瞎指挥,韩擒虎和贺若弼的人马有很大可能才渡江就被围歼,另外一直建康城破,陈叔宝投降,杨素的水军还被堵在江夏呢!另外你说的杨坚得位不正内部不稳,那宇文邕在世时呢?刚接手的北齐地盘内部就很稳了吗?北河和关西互相仇视的问题一直到李唐都没有彻底解决,甚至安史之乱河北皆反有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关西和河北互相仇视已久的原因!除此之外宇文邕还要面对北方的突厥,陈宣帝时南陈的国力也不是陈叔宝时能比的,还得操练水军建造战船,最后还有国力问题,宇文邕时北周国力比得上隋开皇时吗?杨坚前后花了八年多的时间才灭了陈朝,宇文邕要花多久?二十年够吗?
  • 2023-12-24 12:19

    拓跋焘,刘裕虽然厉害,但他们的对手同样厉害,拓跋焘面对的是宋文帝刘义隆,虽然军事不行,但文治极其厉害,算是刘裕的后代里面唯一一个拿的出手的,而刘裕很猛,但北魏国力当时在蒸蒸日上,根本不虚,慕容垂最没机会,不是符坚在淝水大败,他恐怕要给秦国当一辈子将军

    小鹤鹤 回复:
    我也觉得给刘穆之10年比刘裕多活10年管用[呲牙笑]
    MACROLION 回复:
    拓跋焘也没机会,最有可能是刘裕,北魏第一谋士崔浩直接认为刘裕的能力是强于慕容垂的,并且民国史学四大家之首吕思勉甚至认为刘裕创下的文治武功还要强于李世民,刘裕当时对北魏赖以立国的北魏骑兵一点都不怵,还用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而且刘裕还拿下了关中,拿下了关中意味着军事地理优势已经强于北魏,只要加以整合,必能统一天下,拓跋焘虽然军事能力还行,但从他杀崔浩看,他毫无统一天下的战略眼光,崔浩是当时北方士族领袖,如果他能用好崔浩,直接可使天下士族归心,可惜他看不到这一层,这就跟曹操杀边让,孔融,杨修一样,士族当时是杀不得的,注定他们统一不了天下
  • 2023-12-25 09:58

    慕容垂太老,东晋门阀不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刘浴很难,中国历史上除了老朱以南打北完成大一统外!其他的都失败了!王猛和宇文邕,柴荣完成大一统可能较高!

  • 2024-02-14 17:06

    王猛不是君主,前秦内部的民族矛盾不一定能摆平,最有机会的还是刘裕

  • 2023-12-23 12:27

    王猛和苻坚吧。东晋那时候北府兵还没成名。王猛邓羌不早死,吕光征西域归来再南征,说不定谢家被桓温儿子桓玄早排挤出上层了,东晋那边自乱了。

  • 2023-12-24 13:48

    这里面最简单的应该是王猛吧

  • 2023-12-30 09:05

    都是狠人,相比之下周武帝相对来说弱点吧

  • 2023-12-24 15:40

    宇文邕肯定不成,独孤伽罗把他拿捏得死死的[呲牙笑]

  • 2023-12-26 11:30

    个人浅见:宇文邕可能性最大;王猛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他自己,也不在对手,而在于苻坚,如果苻坚能够一直保持不变,机会很大,但是,作为帝王,能够一直保持的能有几个;刘裕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刘穆之,刘穆之死了,后方不稳,刘裕再能打也白瞎;剩下的,向天再借500年吧……

  • 2023-12-25 10:28

    其实少算了一个慕容恪。这家伙不死的话。大概率统一。

    金戈铁马 回复:
    慕容恪不是皇帝 ,慕容家族人才济济,但不团结,相互攻伐
    松鬆 回复: 金戈铁马
    有慕容恪的慕容家才团结,没得慕容恪的慕容家是一盘散沙
  • 2023-12-23 16:46

    都没有[呲牙笑]

  • 2024-01-09 18:07

    宇文邕必须的

  • 2024-02-25 16:22

    刘裕只要5年

  • 2023-12-26 06:29

    还是说说柴荣吧,他最有机会

    用户18xxx14 回复:
    不一个时代的,比什么
  • 2023-12-25 13:54

    放宇文邕认真的?宇文邕早死才给杨坚篡位的机会

  • 2023-12-25 08:37

    慕容垂咋也混进来了?有王猛在他就是🔨

  • 2023-12-29 03:00

    王猛是真的猛

  • 2023-12-23 10:50

    王猛,宇文邕可以!

  • 2023-12-23 08:59

    历史没有如果

  • 2023-12-23 20:50

    宇文邕吧,其他人是能人,但是时机还不到

  • 2023-12-29 21:36

    还有柴荣,好可惜。

  • 2023-12-29 20:55

    宰相王猛,,宇文邕绝对行

  • 2024-03-01 20:29

    这还用说?肯定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

  • 2024-03-02 14:14

    王猛不会对东晋下手,刘裕经历关中一战,手下大将死了个干净,拓跋焘能打到长江边已是极限,那时的南朝并不弱,宇文邕是最有机会的,南边到陈朝时已经完全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