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别犹豫了,杀了他以告慰战死的将士们啊!”
朝堂之上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中间被绑着双手的一个孩子。
但是这个孩子却一点也不害怕,直视着朱元璋的双眼还说出了那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如果你放了我,我将来一定能够统一混乱的北元。”
那么这个孩子究竟是什么来头?最终又是怎样的一个下场呢?
明朝和蒙古之间的斗争在朱元璋还没有建立大明之前,这些蒙古人还是元朝的真正掌权者。
回顾历史就能看出,元朝虽然版图很大,但是除了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似乎没有几个出名的皇帝。
也许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的名字又长又绕口,让人很难记得住,另一方面是元朝的皇帝并不是一代一代传的,所以非常的混乱。
这也显示出了这些少数民族征服了中原之后所显示出的水土不服的情况。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元朝的统治甚至没有达到一百年,算是一个比较短命的王朝了。
那么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带着起义的大部队将这些蒙古大军打的节节败退,最终当元大都被攻破之后,这些蒙古的皇上和王爷们纷纷拖家带口跑回草原上,继续住蒙古包去了。
虽然是住进了蒙古包,但是双方都感到不服气,朱元璋觉得没有抓住元顺帝始终是一个祸患,万一哪天又起兵了怎么办呢。
逃到草原上的元顺帝同样也不服气,江山就这么败到自己手里了,必须要想办法夺回来。
于是没事干就派出部队来明朝的边界找事,甚至还想占领一部分土地,那朱元璋这样火爆的脾气肯定是不会惯着他们。
于是双方马上就展开了激烈的大战,这时明朝刚建立不久,战斗力正是在巅峰的时候。
尤其是当时的猛将徐达还活着,带兵就是杀,蒙古这些王爷们已经习惯了安逸生活了,战斗力早就不像忽必烈时期那么猛了。
被明军打的是一溜小跑,这一算是给蒙古打跑了,而这些跑得慢的跑不动的纷纷举了白旗成为了俘虏。
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一共抓了三万多的俘虏,想想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也体现出了元朝为什么会覆灭的原因。
其中被抓获的这些人中不乏有王公贵族以及嫔妃们,这些妃子看到这些场面吓的够呛。
但是这一群人中,有一个小孩子却吸引了军队指挥官的注意,无论四周多么的混乱,这个孩子始终没有哭闹而是愤怒的盯着指挥官的眼睛。
神态气质上颇有点当年成吉思汗小时候的意思,军队指挥官问:“这个孩子是谁,叫什么名字!”
旁边的妃嫔没有个敢做声的,结果这个孩子倒是先开了口:“我叫买的里八剌,把我带给你们的皇上,你会受到重赏的。”
这名指挥官一打听,这原来是元顺帝的孙子,确实来头不小于是下令将这个孩子带回朝廷献给朱元璋。
买的里八剌的胆识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看着眼前的这个蒙古小孩,有的人充满了仇恨,有的人则是同情。
这时朱元璋出现了,所有大臣们跪下行礼,朱元璋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笑了笑说:“听说你很有胆识,桀骜不驯?朕倒想看看是个什么人物。”
买的里八剌开口:“你就是明朝皇帝,我可以给你提个建议。”
一旁的武将忍不住了开口道:“陛下这些蒙古人害我们损失了这么多的将士,应该把这个孩子杀了以告慰那些在天之灵啊!”
朱元璋摇摇头,随后示意这个孩子继续说。
买的里八剌继续讲:“我的建议就是把我放了,当然你也可以杀了我以告慰将士们的在天之灵,不过可惜的是蒙古的士兵会让你损失更多的将士。”
“哦?”朱元璋笑了笑“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买的里八剌说:“放我回去后,我会统一整个蒙古,然后和大明世代友好,你可以高枕无忧。”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挥挥手说:“放人。”
身边的将士都愣住了没想到这个蒙古孩子如此胆大妄为,却被放了。
实际上这就体现出了朱元璋的政治水平,首先这个孩子放回去后无论是不是能够统一蒙古,都对朱元璋有利。
首先朱元璋刚刚建立国家,正是需要树立形象的时候,这个情况下放了他有利于安抚民心,甚至有些蒙古士兵看到朱元璋的行为可能会主动投靠。
那么如果这个孩子真的能够统一蒙古,那更相当于给大明买了一份投资,这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孩子很快就被放了回去,结果没几年,买的里八剌真的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将蒙古统一了起来。
很显然这一波投资算是对了,但是蒙古方面的政治斗争依旧非常的激烈,虽然是已经统一了但是内部矛盾非常大。
在和平了没有多长时间后,发生内乱,这个曾经傲视群雄的孩子被杀。
整个蒙古又发生了混乱,自此之后蒙古军队恢复了之前的行为,又开始在边境进行骚扰,这倒确实是一件非常遗憾地事情。
不过这件事主要体现的事朱元璋的气魄,哪怕是个孩子,哪怕其口出狂言,朱元璋也一直没有动手杀他这也能看出为什么朱元璋最终能够取得天下,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魄力。
参考文献
楚年伟.买的里八剌的历史谜团[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20(02):39.
宝日吉根.试述明朝对所辖蒙古人的政策[C]//.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1983:247-255.
文华权. 朱元璋俘虏8岁男孩,男孩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上游新闻.2021年10月.
薄音湖.买的里八剌与脱古思帖木儿[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04):66-68.DOI:10.16415/j.cnki.23-1021/c.2003.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