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13日,以色列总理威胁联合国驻黎巴嫩的维和部队尽快撤出。
要知道,近段时间来,以色列越来越疯狂,甚至将炮火对准了驻黎巴嫩的维和部队,不止我国维和部队遭到袭击,联合国的也没有幸免。
据相关报道,自197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黎巴嫩以来,已有326名士兵为维护和平献出了生命。
联合国的态度是什么?难道面对以色列的种种鲁莽行径,仍要保持令人窒息的沉默吗?
维和部队的艰难处境:和平的代价
自197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开始在黎巴嫩南部执行任务以来,他们的使命始终是通过非武力方式阻止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的直接冲突,维护当地的和平与稳定。
可惜的是,46年来,维和部队的存在并未能根本解决黎以边境的紧张局面。
而以色列的挑衅行为屡屡升级,维和部队的处境日益艰难,仅在过去几十年里,已有326名维和士兵在黎巴嫩牺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愈加频繁和猛烈。
2022年,印尼维和部队的营地遭遇了一次以色列导弹的袭击,14名士兵不幸遇难,另有61人受伤。这起事件只是以色列攻击维和部队众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面对这样的局面,维和部队只能采取被动的防御措施,无法主动反击。
这是因为维和行动的核心原则决定了他们只能在自卫情况下使用武力,也让他们在面对以色列的攻击时显得格外无力。
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所言:“我们是这里的和平使者,但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保护自己。”
维和部队的无奈,源自他们特殊的职责定位,也源自国际社会在应对中东局势时的复杂利益考量。
以色列的强硬态度:挑衅与战争罪的争议
2024年10月10日的攻击也不是孤立事件。
自10月1日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就开始了对黎巴嫩南部的地面进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阵地和总部多次遭到袭击。
面对这样的局势,联合国发出了强烈的谴责,指责以色列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
1701号决议是2006年黎以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键决议,旨在缓和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局势。根据这一决议,以色列军队和黎巴嫩真主党都需要从利塔尼河以南地区撤退,并由维和部队在该地区建立缓冲区。
现实情况却是,尽管以色列军队撤退了,真主党仍然在黎以边境活动,导致局势依然不稳定。
以色列的挑衅行为不仅仅是对维和部队的攻击,更是对国际法的公然无视。此次袭击以及之前对维和部队的多次攻击,已经引发了外界关于以色列行为是否构成战争罪的质疑。
部分国家,尤其是意大利的国防部长,公开谴责以色列的行为是战争罪。
可以色列仍旧无所顾忌。原因也众所周知,美国对以色列的长期支持,所以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战争罪指控几乎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这种情况下,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愈加肆无忌惮。
他们不仅无视联合国的存在,还通过军事手段不断向黎巴嫩施加压力。以色列国防军甚至要求维和部队从靠近“蓝线”(黎以边境的临时停火线)的地区撤离。
与此同时,真主党也没有完全遵守决议,继续在黎以边境驻扎和活动。这种持续的对抗让维和部队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他们不仅要面对以色列的攻击,还要在真主党的活动区域内执行任务。
维和部队的士兵一次次成为牺牲品,但他们的牺牲并没有换来和平。而联合国的谴责和制裁无法对以色列形成实际威胁,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却愈加频繁和猛烈。
面对这样的局面,国际社会是否还能继续沉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必须重新审视维和部队的任务和未来,尤其是眼下,更重要的是应当为维和部队提供更多的支持。
目前,维和士兵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资金来源也不稳定。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他们执行任务的能力。
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为维和部队提供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防空系统和反坦克导弹,以应对以色列的突袭,最大限度地保障士兵的安全。
通过国际间的情报交换,维和部队可以更好地预判风险,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减少士兵的伤亡。
能够彻底解决维和部队困境的,当是国际社会继续加强对以色列的外交压力。这种外交压力不仅仅是口头谴责,还应当包括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迫使以色列停止对维和部队的攻击,并遵守联合国的决议。
值得一提的是,维和部队的们的任务每年都会延长,最近一次的延长至2025年8月31日。但面对以色列和真主党的持续冲突,维和部队的任务是否能够继续有效执行,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确保维和部队能够在黎以边境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他们的存在将失去意义。
真正的和平,或许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但无论如何,维和部队的存在提醒着我们,和平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和坚持。
希望中东局势能尽早冷却下来,不要再有无辜人员伤亡了。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4-10-15:国防部:中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目前安全 将提高自身安全防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