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创新,要以实验观测为王

骰子课程 2024-03-12 18:47:22

科学理论创新,要以实验观测为王

司今(jiewaimuyu@126.com)

真正的科学创新不是集中在理论上,而且体现在实验和技术突破上,科学理论是在实验或观测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往往都是“马后炮”的东西,比如,原子弹是居里夫人研究镭辐射实验后的产物,有没有狭义相对论,原子弹还是照样会造出来。

青岛大学物理系教授谭天荣曾在他的《我的“私人物理学”》一文中说:

记得2005年是国际物理年,也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与光子论100周年,人们纷纷撰文称赞爱因斯坦的伟大成果,其中有一篇文章说:

“可以说,所有我们今天使用的电脑和半导体产品,都可以从爱因斯坦1905年3月17日发表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的第一篇论文中找到源泉和基础。如果爱因斯坦再晚几十年发表这篇论文的话,我们也许就不会有电脑,或者根本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对于这种赞词,我不敢苟同。事实上,基础理论与技术科学两者之间隔着一个宽阔的中间地带,基础理论的好坏对技术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我们这个星球没有相对论,只有上面说的那个立足于互补原理的“高速力学”,换句话说,即使我们的高速领域的物理学也处于像现在的微观领域的物理学那样的支离破碎的状态,我们也会有电脑,而且不见得比今天的电脑差。反过来,即使我们这个星球早就有了“普适的、统一的物理学”,我们的科技的发展大致还会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我国目前的教育思路只注重理论,只注重考试,不注重实验和发明新实验的能力,这才是阻碍我们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根源,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引起科学理论的革命往往都是从实验开始,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学,包括量子力学都是如此。

当然,相对论是一个例外,也是目前物理理论中争议性最大的理论之一。

旧理论,新实验往往也是科学创新的源泉之一。

比如,牛顿万有引力是质量的固有属性还是质量运动的属性?

我们知道,G测定实验是用卡文迪许测量确定的,这种测量是一种静态质量的万有引力常数,但将它运用到太阳系时,我们会发现,地球与太阳都是有自旋的大质量体,自旋质量之间会不会对万有引力常数G产生影响呢?

事实是会!

江西朱朱焕老师曾在他的《神秘的涡旋力》一书中就有详细的实验和论证,并由此发现牛顿万有引力有涡旋力分量。

上海季灏老师在他的《光的新干涉实验》一文中实验论证了不同材料组成的窄缝会对光的干涉衍射图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用现代光波动理论或“波粒二象性”理论都是无法予以解释的……

0 阅读:0

骰子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