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是一种婚姻习俗,延续至今仍然备受人们的肯定,现代的年轻男女,多会在父母的催促下,参加家人安排的“相亲”,俗称“见面”。这其实也是一种婚姻自由的表现,不像古代那种包办婚姻,婚事都不由当事人做主。
古代关于男女婚姻有这么一种说法,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思就是男女双方结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并且要经过媒人的介绍。
很多人正是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方才认为,“相亲”是现代人的专属标签,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相亲”这一习俗,起源于宋朝时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儒学复兴,形成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相对开明。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文化昌盛,婚姻制度的改变,正是其一。在宋朝之前,一桩不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合法的。
可到了宋朝时期,“相亲”的兴盛,代表着年轻人在自己的婚事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宋朝人是如何进行相亲的。
《东京梦华录》是一本由宋朝人所著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该著作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其中就有关于宋朝时期,男女双方“相亲”的事迹。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男女双方经过媒人说合后,可以选择要不要“相亲”,如果需要“相亲”的话,就要将男方带到女方的家中前去“相亲”。
其实这种“相亲”地点的选择,与现代也极为相同,现代人“相亲”,大多也是男方前往女方的家中。但各地风俗不同,有时男女双方也会提前约定一个“相亲”的地点。
接下来就是“相亲”的流程,无外乎就是男女双方相互看一下对方,中意的话或许就可定亲、成亲,不中意的话,也无伤大雅。
据宋朝人的笔记记载,宋朝时期的“相亲”,与现代人一样,可以选择一个比较惬意的景区进行,也可让男方前往女方的家中。
相亲时,男方都会提前准备好礼物,若是男子看中女子,则会选择“插钗”,既是用一支金钗插入准新娘的发上,这代表着速配成功,男女双方成功牵手。
当然,也有男方看不中女方的情况发生,但男方也不会失了礼数,同样会给女方送上彩缎之类的礼品,让女方也有了体面,这在宋人“相亲”环节中,名叫“压惊”。
意思就是拒绝了女方,送些礼物来让女方压压惊。
很多人看到这里,尤其是女性朋友,顿时觉得有些不公平,为什么都是男人来选择女人,而女人不能选择男人呢?
其实女子也是有着选择权的!
男方来到女方家中时,女子并不会立即出来,她会躲在自己的闺房中,偷偷观察前来“相亲”的男人,这就使得女子有了优先选择权。
若是女子看中了前来相亲的男子,一般都会主动出来给男方倒杯茶,这意味着女子看中了男子,接下来只要男子选择“插钗”,事情就极为顺利了。
可若是女子看不中男子,则不会出来,甚至直到男方离去,女子都不会选择出来。这样的一种习俗,延续至今仍然在部分地区存在着。
不过也是因人而异,有些比较害羞的女子,即便是看中了男子,也不会主动的出来,她们多会选择在家人的呼唤中出来,这样才显得理所当然。
坦率一点来说,宋朝时期的这种相亲,它有着一种含蓄之美,且不失高明,男女双方能否牵手成功,当天便可出结果,就算婚事不成,双方也不会失了体面。
现代的部分地区,却失去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大多都是让年轻男女随意的见上一面,相中了就接着聊,不相中便如同陌客一般,毫无礼数可言。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