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影视圈又炸锅了——十部热播剧愣是没一个能打的,观众们捧着遥控器从第一集划拉到大结局,愣是找不着下饭的菜。
这波"剧荒"来得猝不及防,明明各家平台卯足了劲上新,可屏幕里飘着的不是工业糖精就是五毛特效,看得人直呼救命。
翻翻最近的热搜榜,你会发现个怪现象:观众们宁可三刷二十年前的老剧,也不愿点开首页推送的新剧。

《乌云之上》打着悬疑旗号,结果破案全靠角色谈恋爱推进,刑侦细节比小区保安查监控还敷衍;《念无双》里唐嫣顶着四十岁的年纪硬凹少女,滤镜厚得能刮下来抹墙。
更别说那些挂着职场剧名头的悬浮剧,女主踩着十厘米高跟追公交,男主开着百万豪车送外卖,看得打工人当场笑出眼泪。

要说这波集体翻车早有预兆。
从去年开始,行业里就刮起股"安全牌"妖风。

制作方捧着大数据算盘,专挑有原著基础的IP下手,结果改出来的剧本比外卖套餐还套路。
某平台高管私下吐槽:"现在立项会跟菜市场似的,十个项目九个是续集,剩下那个是翻拍。

"前阵子《白月梵星》硬给原著魔尊加戏,把观众期待值摔得稀碎的操作,就是这种流水线思维的典型产物。
真正让人心寒的是创作态度的摆烂。

某剧组场务爆料,现在拍戏比赶春运还急,主演用替身拍完近景就撤,绿幕戏全靠后期硬P。
看看《女巡特警之蜂鸟突击队》里那些慢动作打戏,特警突击搞得像商场开业表演,也难怪观众吐槽"侮辱智商"。

更离谱的是《我的后半生》,明明聚焦老年人群体,结果拍出来全是撒泼打滚的狗血桥段,把夕阳红拍成了夕阳疯。
不过观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

《山花烂漫时》这种踏踏实实讲故事的剧,硬是在烂剧堆里杀出条血路。
没有流量明星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就靠张校长带着学生翻山越岭的真实故事,把收视率扛到了9.6。

这巴掌打得某些剧组脸生疼——观众要的从来不是镶金边的PPT,而是能扎进心里的好故事。
眼看着四月春光明媚,影视圈却飘着股倒春寒。

当创作变成流水线作业,当演员成了数据工具人,当导演沉迷于热搜话题,这场寒冬恐怕还要持续。
倒是好奇问问各位,你们最近有遇到想按头安利的好剧吗?或者有没有哪部烂剧烂得让你永生难忘?说出来让大伙儿避避雷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