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军和辽军对峙,北宋因为畏战,签订了澶渊之盟

邹文聪聊 2023-06-12 14:20:15

我国历史上因为那一站而签订的最屈辱的条约就是潭渊之盟了,当时北宋明明占据了优势,但是由于北宋皇帝赵恒的胆小怕事,不愿与辽军一战,所以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当时如果两军一战的话,北宋胜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可是赵恒生在太平盛世,他不像自己的父亲赵光义和大伯赵匡胤那样,他们是为自己杀出的一条血路,而且他们也都骁勇善战,如果是他们兄弟二人面对辽国的20万大军的话,估计就不会有澶渊之盟这样的条约了。

辽国的辽景宗去世以后,他的儿子辽圣宗尚且年幼,掌权者实际是辽圣宗的母亲辽国太后萧燕燕,萧燕燕是女中豪杰,儿子尚小,她就集结20万兵马带上儿子出征北宋了,北方人善战,他们所向披靡,一路过关斩将,眼看就要来到了北宋的都城开封。听闻辽国即将攻入都城,北宋的文武百官瞬间慌乱了,很多人都建议赵恒迁都,有人建议迁去富庶的江南,也有人建议迁去易守难攻的蜀地,当时的宰相寇准斥责了那些建议迁都的人,而且说谁要主张迁都就要被问斩。

当朝宰相都这么说了,所以那些文武百官都闭了嘴,但是问题总该要解决,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寇准建议赵恒御驾亲征,为大宋士兵打气,赵恒哪里带兵打过仗,他本想着拒绝寇准的提议,但是寇准起了头之后,其他很多文臣武将都应声附和,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赵恒实在没办法推脱就去了,但是在途中又掉链子了,想要退回去,但是寇准阻止了他,因为当时一旦撤退,北宋肯定就完了,其实赵恒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中一直害怕想打退堂鼓罢了。

辽国人也没有想到胆小懦弱的宋真宗能够御驾亲征,所以得知这一消息感动非常震惊,因为赵恒的御驾亲征,肉眼可见的鼓舞了北宋士兵的勇气,他们在交战的时候变得更加所向披靡了,辽军的主帅萧达凛也被宋军射杀,宋军的士气就更高了,但是辽军这边的士气却严重受挫了,眼看辽国要处于劣势了,聪明的萧太后在此时有了求和之意,赵恒巴不得立马就停战,所以与辽国那边一拍即合进行谈判。

第一次谈判的时候,萧太后想要北宋割地给辽国,北宋的使者当场就拒绝了,毕竟那可是赵光义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燕云十六周的一部分,现在还没有完全收回,辽国竟想要扩大地盘,根本就门都没有。眼看谈判失败了,赵恒又真的不想打仗,所以再次派遣使着前去辽军谈判,他说只要不割地,赔点钱无所谓,赵恒给的金额是100万金帛。寇准原本就对赵恒的急于谈和不满,他非常生气地告诉使者说如果谈判超过30万金帛的话,那么小心小命不保。

使者当时也挺难做的,但是最后还是以宰相的意思为准,他毕竟也是为北宋朝廷着想的,最后的谈判结果就是北宋每年要给辽国10万金帛,外加20万匹绢,就这样达成了协议,两军撤兵,之后确实保持了百年的和平,但是却是以澶渊之盟的屈辱而结束的,为了和平而签订这样的不平等条约着实不是明智之举,因为那个时候北宋的实力并不比辽国的实力差,如果北宋上下一心决心一战的话,极有可能会取得胜利,但是因为朝中从皇帝到百官都惧战,所以不战而退了。

1 阅读:27

邹文聪聊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