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空战疑云:苏-35S引导S-400击落F-16是真是假?

郝逸舟说 2025-03-26 13:23:32

自获得美制F-16战斗机后,因基本失去制空权且畏惧俄军防空导弹,乌克兰空军并未像事先宣扬的那样主动出击,而是多以奇袭方式执行对地支援任务,以此降低被占据优势的俄罗斯空天军追击的风险。

F-16被击落传言

然而,据俄罗斯社交媒体消息,3月19日下午,俄罗斯空天军的一架苏-35S战斗机扮演了临时预警机角色,引导俄军S-400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一架从罗夫诺州起飞的乌军F-16战斗机。但这一战例尚未得到俄乌两国官方或其他权威媒体证实,消息仅在俄罗斯社交媒体流传,“今日俄罗斯”虽转发了此消息,也承认未获俄罗斯国防部确认。

乌方坚决否认

乌克兰方面则全面否认这一说法。乌克兰空军新闻发言人伊格纳特表示,F-16在向俄军目标投掷炸弹后安全返回。“保加利亚军事”的报道也显示,有人在乌克兰苏梅州上空拍到了低空飞行的F-16AM。综合伊格纳特和“保加利亚军事”的消息,能确定3月19日乌军确实出动至少1架F-16前往苏梅州执行对地支援任务。考虑到乌军在库尔斯克半年的进攻行动失败,且刚开启对别尔哥罗德州的进攻,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需强大火力掩护,这让乌方的说法有了一定可信度。

独特空战模式

真正值得关注的并非此次战例的真假,而是俄罗斯社交媒体所述的空战方式。此次空战并非如之前俄军苏-35S或苏-30SM直接用空空导弹取得战果,而是苏-35S的机载雷达侦测锁定F-16后,将数据传输给值班的S-400防空导弹,S-400确定坐标后连射两发拦截弹。不仅如此,苏-35S还为已发射的拦截弹照射引导,直至拦截弹自身雷达开机,随后因观测到F-16信号从雷达屏幕消失,判定其被击落。

战果判定存疑

以信号消失判定击落,逻辑上存在瑕疵。现代空战确认战果,通常需双方认可,且要有坠机残骸影像资料才能完全确定,仅“信号消失”难以令人信服。也有可能是乌军F-16发现来袭导弹后,通过超低空飞行成功规避。苏-35S的N035型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虽有不错的下视探测能力,但在杂乱地面回波中,未必能准确识别战斗机大小的目标,这架F-16或许因此逃过一劫。

A射B导战术意义

即便此次攻击失败也不丢人,若苏-35S确实充当迷你预警机,引导S-400拦截弹进行远程防空作战,并能全程引导照射,证明俄军可尝试无预警机的A射B导能力,这一战术意义远超击落一两架F-16。A射B导即协同交战或协同制导,核心是一个平台发射导弹,另一个平台提供制导信息,提升中远程空空导弹或防空导弹打击效率。在现代空战隐形化和电磁环境复杂化背景下,A射B导既能提高作战效率,又能降低损失,是难度大、对软硬件要求高的战术。

实现条件与可能原因

实现A射B导,首先要有强大探测平台,俄军在这方面不成问题,如A-50预警机、苏-35S及S-400的91N6E警戒雷达和92N6A火控雷达等。其次,双向数据链很重要,能让发射平台、引导平台和导弹实时交换目标方位、角度和速度等关键信息,俄军至少实现了S-400与苏-35S之间的高带宽数据链,确保不同平台目标数据一致。此外,俄军采用此方法或许是无奈之举,若乌军F-16超低空飞行隐蔽行踪,仅靠S-400的91N6E或96L6警戒雷达难发现,可能F-16短暂拔高高度时才会被察觉,降低高度后就难以追踪。真正发现F-16的可能是配备雪豹-E雷达的苏-35S,至于苏-35S未直接攻击,可能是距离远未携带R-37M远距主动雷达弹,也可能是担心空空导弹威力不足,需S-400的40N6E或48N6E重型拦截弹才有把握。

总之,若俄军此次真能让苏-35S和S-400实现高度传感器融合,即便被干扰也能确保超高带宽实时交换数据,那么此次没击落F-16也无妨,下次F-16可能就没这么幸运。现代战争形式多样,核心在于“变”,俄罗斯已在改变,就看乌克兰和北约能否想出新战术。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 老D 3
    2025-03-27 08:17

    央视援引俄罗斯消息也是击落了乌军一架米格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