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副部长,祖籍浙江,爷爷是抗日英雄,父亲是历史学者

历史风暴 2025-02-08 16:52:41
美国华裔副部长,祖籍浙江,爷爷是抗日英雄,父亲是历史学者

徐若冰这个名字最近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她是个挺有意思的人物,背景复杂得很。

徐若冰的祖父徐康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抗战时期当过空军少将,打过日本鬼子。后来跟着老蒋去了台湾,升到中将。这样的家庭背景,孙女却跑去美国帮人家造武器,还负责卖武器给台湾,真是让人想不通。徐若冰从小在加拿大长大,受的全是西方教育,价值观跟爷爷完全不一样了。她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做到国防部副部长,可能觉得自己是美国人了吧。不过美国人真的把她当自己人吗这个问题值得琢磨琢磨。

徐若冰的成长经历挺特别的,10岁就跟着父亲移民加拿大了。在那边上学,接受的全是西方那一套。她可能从小就对美国特别向往,觉得那是个机会的国度。后来果然如愿以偿,在美国混出了名堂。不过她能做到这么高的位置,光靠能力可能还不够。美国人肯定也是看中了她的背景,觉得她这样的人用起来正合适。

说起来徐若冰的父亲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虽然移民了加拿大,但是一直热衷于宣传中国文化。经常回国内走动,在山东交了不少朋友。他还挺关心祖国统一的事,觉得这是大势所趋。这父女俩的想法可真是南辕北辙啊。不知道他们私下里会不会因为这些问题吵架。

徐若冰的履历真是让人眼红,简直就是开挂一样。先是在多伦多大学和加州大学拿了两个硕士学位,学的还是吃香的电气工程。毕业后进了雷神公司,这可是美国军火巨头。她在那儿一路升到副总裁,还管着最先进的电磁系统实验室。更厉害的是,她参与研发了F-35战机的雷达系统,被人称作之母种高精尖的技术,一个华裔女性能做到这个地步,确实不简单。

不过徐若冰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她后来进入了政界,2012年到2016年当上了美国陆军采购助理部长。在这个位置上,她大幅提高了美军装备研发效率,让美军能更快适应各种战场环境。这份政绩估计让不少人刮目相看。到了2021年,她更是被提名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一下子成了五角大楼的大人物。

徐若冰负责的一些事务挺敏感的,比如对台军售。这种事情由一个华裔来负责,美国人肯定是精心考虑过的。可能觉得她这种背景的人来做,能起到某种特殊效果。不过这样一来,她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就。其实这里面的道道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

美国这些年提拔了不少华裔高官,徐若冰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个叫戴琦的,父母是从台湾移民过去的。还有个叫赵克露的,直接是在台湾出生的。这些人在美国政界都混得不错。看起来像是美国很重视多元化,给少数族裔机会。但是仔细想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美国选这些人,肯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要的是那种从小在西方长大,接受西方教育和价值观,但又有中国或者台湾背景的人。这种人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可能会比纯美国人更有优势。比如说对台军售这种事,让徐若冰这样的人来负责,在舆论上可能更容易接受。

不过这种做法其实挺狡猾的。一方面是在利用这些人的背景,另一方面又在向世界展示美国的包容性这些华裔高官在美国主流社会里到底能不能真正融入,还是个问题。他们可能永远都会被当只是被利用而已。这种处境其实挺尴尬的。

徐若冰的经历还反映出美国政商权力结构的一些问题。她从军工企业高管一下子变成了政府高官,这种情况在美国其实挺普遍的。军工企业和政府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人员经常互相流动。这就溜旋象。

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隐患。比如说,这些人在政府任职时,会不会偏袒自己以前的公司或者说,他们在政府积累的人脉和信息,会不会被用来为公司谋利这些都是值得警惕的问题。美国号称是民主国家,但是这种权力结构看起来并不那么民主。

徐若冰能从雷神公司高管变成国防部副部长,肯定跟她在军工行业的背景有关。美国政府可能觉得,这样的人更了解军工行业的运作,能更好地处理相关事务。但是这种做法是不是真的合适,值得商榷。毕竟国防部的决策关系到国家安全,如果被商业利益影响就麻烦了。

徐若冰的家族史其实挺能说明问题的。她爷爷是抗日英雄,爸爸虽然移民了但还是很认同中国文化。到了她这一代,却完全变了样。这种变化其实在很多海外华人家庭里都能看到。第一代移民通常还保留着很强的中国认同,但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这种认同就越来越弱了。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是环境的影响,在西方国家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接受那边的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跟家庭教育有关,如果父母不注意保持中国文化传统,孩子很容易就被同化了。还有就是,有些人可能觉得认同西方文化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不过这种身份认同的转变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海外华人虽然在国外生活多年,但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反而越来越强。这可能跟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关。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根源。所以说,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

美国这些年一直在强拜登上台后更是把这当成一个重要政策。从表面上看,像徐若冰这样的华裔能当上高官,似乎证明了美国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但是仔细想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美国政府选择这些人,很可能是有特定目的的。

比如说,让华裔官员负责对台军售,可能是想借此向中国传递某种信号。或者说,想利用这些人的背景来影响某些群体的看法。这种做法看似是在推动多元化,实际上可能是在玩弄身份政治。真正的多元化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把某些群体当成工具。

另外,这些华裔高官在美国主流社会里的地位也值得思考。他们虽然坐上了高位,但是在很多美国人眼里,可能永。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替罪羊。所以说,美政策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还真不好说。

像徐若冰这样的海外华人,其实处境挺尴尬的。在美国,他们可能永远都被不管多么努力融入。但是在中国人眼里,他们又可能被看或者两头不讨好的状况,估计让很多人都很苦恼。

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完全融入西方社会,甚至刻意与中国撇清关系。但是这样做又会失去自己的文化根源,变得没有特色。有些人则试图在两种文化之间寻找平衡,但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在某些敏感问题上,中美两国的立场是对立的,很难做到两边都讨好。

其实,海外华人的这种处境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些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身份认同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处理国家认同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像徐若冰这样的人来说,这种思考可能会伴随终生。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