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朝里头,刘统勋这个汉官算得上是个有趣的人物,他不光把河道治理得明明白白,还敢跟那些大官叫板,最后累死在轿子里头,连乾隆都哭得不行,这事儿说来还真是让人感慨。
刘统勋一开始就是个举人,在康熙年间混进朝廷,说实话那会儿也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
雍正当皇帝那会儿,他在翰林院里头整天写写画画,日子过得挺平静。
等到乾隆坐上龙椅,这人好像突然开窍似的,干啥啥都顺手。
后来乾隆就把他派去浙江学习治水,这一去可不得了,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
那会儿河道的事情特别多,刘统勋就跟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似的,到处转悠查看。
朝廷里的人都说这老头子不容易,年纪一大把了还这么拼命。
乾隆看他办事靠谱,就让他当了左都御史,专门管着那些大官小官。
刘统勋刚当上左都御史,就盯上了张廷玉这个老资格。
张廷玉在朝廷里可不是一般人物,当了三朝老臣,谁见了都得给三分面子。
可刘统勋压根不管这些,看见不对劲就往上告。
讷亲那会儿在朝廷里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刘统勋照样把他给告了。
乾隆听完这事儿不但没生气,反而觉得这老头子挺有意思。
朝廷里的人都在猜测乾隆会不会发火,结果啥事都没有。
张廷玉和讷亲最后都被撸了官,刘统勋的名声反倒更响亮了。
刘统勋当了漕运总督以后,整天就在黄河边上转悠。
有一年黄河闹水灾,他二话不说就跑去现场指挥。
那些运送材料的官员想收贿赂,被他当场抓住。
百姓们看不过去,求他别太为难那个贪官。
刘统勋虽然没把人怎么样,但是把那官儿的官帽子给摘了。
河边的百姓都说这位大人跟别人不一样,真是为老百姓着想。
他每天早出晚归的,根本不管自己的身体。
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从来不去贪那些不该拿的钱。
刘统勋到了七十五岁还在干活,最后累得在轿子里睡着了就没醒。
乾隆一听说这事儿,立马派人去看,可惜人已经走了。
朝廷里的人都说没见过皇上这么伤心。
乾隆给刘统勋家里写了挽联,还赐了个文正的谥号。
在清朝,能被赐这么个谥号的人可不多。
乾隆总说刘统勋就像自己的一条胳膊,少了他就觉得缺了点啥。
后来的人都说,刘统勋这一辈子活得真值。
他没给家里留下多少钱,但是给后人树立了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