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信息学科中,分子科学与工程怎么样,是天坑专业吗?

天津高考升学课程 2025-01-06 08:46:33

从天坑专业到多学科交叉工科专业,分子科学与工程究竟,经历了什么?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 ,在大数据与报考中,都说生化环材是天坑专业,但是又如何改变呢?

分子科学与工程,有物理 化学 生物 材料 工程等多个学科,交叉组成,在大学专业中属于化学类,理学学位,学期为4年。分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涵盖从分子设计、先进材料制备和表征,到产品研发的全流程知识体系,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并能够利用分子科学、分子工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分子水平上设计和制造新物质、研制新型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原始创新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开设专业的学校不同,课程安排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课程一般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材料学、智能材料、光化学与光物理、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毕业生就业可选择化学制造、石油化工、军工、轻纺及医药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和企业从事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以及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人才,需要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从化学领域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到物理学领域的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力学、量子力学,再到生物学领域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材料科学领域的材料结构、材料性能、材料制备、材料表征等,这些知识都是进一步学习分子科学与工程的关键。

在我国,开设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校有几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学校在培养特色上各有什么不同!

1、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

培养特色:联合培养,优势互补

为培养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集成各自优势和特长,于2003年联合设立了“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在全国范围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和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各自招生。这两个学院均是两校最具优势和影响力的学院,具备国内化学化工领域最完整的学科体系。

学制为四年,学生于南开大学及天津大学分别学习生活两年(前两年在南开大学,后两年在天津大学),充分感受两大名校不同氛围与气质。毕业后获得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双学位证书,并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本专业毕业保研比例约40%)。该专业既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它注重解决化学以及相关的环境、材料和生命科学的问题,同时立足于国家亟待发展的化工新产品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需求,优化化学与化工教学内容,增添新的交叉学科知识。

2、西北工业大学

培养特色:立足航空、航天、航海优势

学校拥有化学学科本科-硕士-博士授予权。该专业立足航空、航天、航海特色,面向国防、服务三航,强调学科交叉融合,以航空航天航海、先进材料、新型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国家重大需求和来社会发展需要为牵引,聚焦化学、材料、新能源及动力等宏观工程领域关键技术中的微观化学、工程机制,从分子层面对物质结构进行设计、操控进而赋予物质新的性能。

3、南京邮电大学

培养特色:依托国家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3年获批建设,设立本科生导师制及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依托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学科,是融合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柔性电子等学科的高度交叉专业,着力培养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

4、华南理工大学

培养特色:理工结合,重视基础,面向高端产业新材料

学校以本硕、本博连读模式进行学生培养,力求培养真正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华南理大学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吸认借鉴了中科大、MIT等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的课程设置,确立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

学校聚焦于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空天科技、碳中和、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前沿与需求,围绕软物质科学基础与材料工程化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创新,旨在培养国家产业升级与大湾区高科技产业亟需的高层次人才。

分子科学与工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更强调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实验室中,学生们通过操作规范、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计算机模拟在分子科学与工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分子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他们可以在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及医药等行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此外,他们还可以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