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最终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宏愿?只因他犯了5个错误

井普椿的独白 2024-09-16 17:21:21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一代军师的典范。

他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刘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理想破灭·】——

诸葛亮是三国中智、忠、贤的化身。在未见其人之时便借司马徽之口提出其才名。

又借才智出众的徐庶大肆宣扬他的才名,徐庶在不得不离开刘备之时,便对刘备称他与孔明相比犹如“譬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徐庶用这样的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才智。

刘备在听后便三顾茅庐以请其出山,来当其谋士,对其更是百般礼遇,同食同寝。

然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便已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作《隆中策》来与刘备定天下大势,言刘备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劫孙权,内修正里,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自其出山,便为蜀相,无往不胜。无论千古帝王,文人墨客均对其赞誉不绝。如诗仙太白赞其“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蜀相其理想破灭可主要归因于以下五点。

——【·仅占人和·】——

水镜先生在荐完诸葛即将离开之时,仰天叹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由水镜先生的话不难分析出:诸葛亮虽是天下独绝的智谋家与韬略家,他所辅佐的刘备虽是汉室之胄,也曾战功赫赫,但并未有寸土归己。

在讨伐黄巾起义中他战功累累,却除授安喜县尉,不久又因与督邮不和而被迫弃官。后征讨董贼有大功却被袁氏兄弟打压。

后联合曹操破吕布,功成后却被曹操挟持进了许都。最后赴荆州投奔刘表,却被蔡氏兄妹加害,这才马跃檀溪得知了卧龙大名。当年曹操势单力薄不及袁绍百分之一,却可与袁绍抗衡。

当此时“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诚不可与之争锋。”可谓天时以归孟德矣! 而“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

以诸葛亮之智尚认为不可急图,可谓地利尽归孙氏矣。此时刘备唯一所能凭借的就只有人和了,而刘备却一无疆土,二无兵马,可见其创业之艰辛。

而刘备的对手们并非碌碌无为之辈,所以刘备与诸葛亮要面对的是一条险象环生且前途未可知的道路。

而且在《三国演义》中自从刘备辞世后,我们最常见到的孔明形象便是孔明大恸不已,孔明跌足而哭,孔明放声大哭,孔明泪流满面,而这些词语也为诸葛亮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因此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缠绵于病榻之上的诸葛亮所说的“死之将至,愿尽愚忠,何其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侍陛下,饮恨无穷!”

诸葛亮使尽全身的解数,竭尽毕生所学,在面对兴汉大业时仍然回天乏术,让人叹惋。

——【·用人不善·】——

诸葛亮手下并非没有将才,他手下的魏延也忠诚有嘉,他对于刘氏的功劳实不在五虎上将之下,尤其在蜀汉后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时,除了马岱、王平等勉强可以独当一面,其余的一切全靠魏延支撑。

其实,若按功劳而论和按才能来排,蜀丞相诸葛亮辞世后可接掌帅印之人非魏延莫属。

但是,诸葛亮却容忍不了魏延的“居功自傲”,以致魏延失去了唾手可得相位,而蜀汉亦失去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这是孔明用人不善的第一方面表现。在庞统遇难于落凤坡后,诸葛亮去涪关相助,但早在其离开荆州之前,就已经对关羽能否独力守住荆州表示过怀疑,但孔明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直至他卒于麦城后,诸葛亮才说到:“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有此祸。”

诸葛亮把看管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并不放心的关公,而诸葛亮对关公的性情十分了解,却因为关公的身份,没有调换关公,致使荆州这一风水宝地就关公手中葬送了。

也正是由于荆州之失,蜀国的未来也由盛转衰了。这是孔明用人不善的第二方面表现。

街亭因马谡的无能而失,是致使蜀汉大败的重要原因,孔明即为蜀中丞相,宜深知街亭于蜀汉之重,它扼汉中咽喉,它的得失将或可决定战争的全局。

因此,当马谡立下军令状要去守荆州时,诸葛亮也曾犹豫过,因为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当个谋士是完全可行的,而当一军之主帅诸葛亮对此也是毫无把握的,况且刘备临终之时曾说过“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但诸葛亮却因为马谡熟识兵书,在南征见解与自己相合,且与自己私交尚好,便批准了马谡去担当街亭的将官。

结果便是街亭失守,蜀中的大军被迫退入汉中,首出岐山的北伐便以无功而返告终。

这便是孔明用人不善的第三方面表现。正是由于孔明的用人不善才使孔明兴复汉室的大计被打破了,导致了孔明的最终失败。

——【·过分谨慎·】——

在《三国演义》中孔明的军事谋略被渲染到了极致。观孔明的用兵之道,确有鬼神不测之能。

但诸葛亮的连年征伐,却都劳而无功,这主要是诸葛亮做事过于谨慎,且应变将略也并非诸葛亮之所长。

在诸葛亮北伐之时,曹睿曾命驸马为大都督,总领全军并调集关中军马拒敌。但驸马未经实战,空有纸上谈兵之才。

魏延曾献计于诸葛亮但诸葛亮未用:魏延上帐献策时曾向诸葛亮说道:“如此行之,则成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但孔明笑日:“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魏延的计谋便这样被诸葛亮拒绝,以致战争最终无功而返。

这是孔明用兵谨慎的有力实证。魏延其人亦是文武兼修之人,他所谏之策亦是据实而出,据战事而言,其确为妙计,魏延之计后被司马懿证为高妙。其言:“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

可见魏延之计高明所在。亦可看出诸葛亮的谨慎已成为他的软肋,被司马氏所掌握。其后司马氏便借此大获全胜,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失败在于他过分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是好事,但是在战场上过分小心谨慎,就会让对手摸清自己的套路而失败。

所以诸葛亮纵有鬼神莫晓之能,终也以个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告终。空留后世的“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的悲歌。

虽然蜀汉的失败,有其先决条件是蜀汉基业未深,蜀中无大将,但这也不能排除诸葛亮在用兵上的失误。

诸葛亮长于谋略却短于应变。诸葛亮的军事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其自身的性格特点所影响的。

他一生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谨慎的思虑形成的。但他的谨慎没能帮助蜀汉复兴汉室,仅仅是蜀国的一块奠基石,最后还因此坏了蜀汉大计。

——【·盲目自信·】——

诸葛亮自追随刘备后,备受刘备礼遇,刘备对诸葛亮更是言听计从,从无责难之言,因此诸葛亮在刘备面前一向恪守人臣之本,从不曾恃才傲物,亦不违刘备圣心,恪守人臣本分,未曾造次行事。

当刘备兵败,无寸土可依之时,刘表差人请其赴荆州议事。在此间表达了欲请刘备掌管荆州之情,但刘备生性善良不忍乘人之危,便不曾答应。

而后诸葛亮的做法是:孔明叹曰:“真仁慈之主也!”他对刘备的此种“仁厚”并不赞同,但他并没有诤谏,或以理规劝,只是独自叹惜。

正因如此,使其错失了控制荆州这一咽喉要道的良机,亦为后来刘氏集团的失败暗埋伏笔。诸葛亮可以算作一千古忠臣,他做到了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效忠于自己的君主。

做到了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刘备仙逝于白帝城时,曾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王。”但孔明却尽心竭力辅佐昏懦的后主刘禅,以报刘备当年的知遇之恩,他不辞辛劳,历尽艰险,南征北伐。

但其稍有战功,便被司马懿派遣的苟安的谣言所牵绊,司马懿宣称说诸葛亮功高震主,必将篡国,取后主而代之。

后主亦是昏庸无道之君,不明是非,听信谗言,诏其相父还城。这便把忠心耿耿的诸葛亮逼入了绝境,他若强行进攻,便是不忠;他若依令而退,便是不智。

最后,孔明遵从了内心的忠信,班师还朝。后主因年幼,自身的昏聩无能,且有佞臣在侧,而下了诏书。孔明因先帝之德及托孤之责,而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战机,奉诏还朝。

这就让孔明兴复汉室的大计从中断送。孔明无论是对刘备还是对刘禅都做到了忠信二字,可就是这盲目的忠信使孔明错失了无数兴复汉室的良机,同时断送了自己的后路。

——【·事必躬亲·】——

司马光曾描写诸葛亮是“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对于身为丞相的诸葛亮来说这样事无巨细,未必是一件好事。

例如诸葛亮在扶持后主刘禅时,并没有教会后主如何运筹帷幄,与锻炼他的治国能力,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后主安排妥当,使后主逐渐丧失了自主性。

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阿斗成为阿斗的主要责任在诸葛亮身上,当诸葛亮把一切都安排好时,阿斗还需要干什么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在对待后主的问题上如此,诸葛亮在对待下属的态度上也是如此,把自己的丞相之职,当作了百官之和。但唐太宗对丞相之职的定义是十分明确的,丞相,就是求贤!

而孔明虽有大才却不能参透其中奥妙所在,以致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之时,诸葛亮派遣使者到司马懿的军中,司马懿就曾问起过诸葛亮的入寝饮食情况及处理事情的繁简情况。

“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阅之。日啖食不及数升。’”司马懿便对人说诸葛亮如此事事精心,事务繁重,但饮食与睡眠都不好,是不可能长久的。

孔明想凭一己之能,扶大厦之将倾。正因他“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才使他积劳成疾,最终在悲风中陨落,病死军中,实现了自己尽忠于国的誓言,留下了令人叹惋的悲歌。

蜀汉政权亦伴随着诸葛亮的溘然长逝,最终化为“南柯一梦”。诸葛亮的做法不仅使自己身陨,同时也压制了其他官员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了在其身陨后,蜀中无人可以继承其志,成为新任蜀汉的领导者,终使蜀汉断送于后主之手。

——【·结语·】——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其理想是择一明主,为一贤臣,开一疆土。但正如司马徽所言,其虽得其主,未得其时。

故而,尽管他为理想终其才智;为后主尽其忠心;为蜀国尽其谋略,但却因失天时地利,而错失立国之本;因用人之失,而连折大将;因过分谨慎,而贻误战机;因盲目忠信,而断送兴汉大业;因事必躬亲,而命陨五丈原,最终理想破灭。

0 阅读:20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