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大同的商户们24小时灯火通明,我不禁感叹,春晚的讽刺小品在现实面前竟显得如此保守。除夕夜,那个最具讽刺意味的小品无疑是个绝妙的隐喻。剧中,镇长简单的一句让沿街商户“擦擦玻璃”的指令,在经过层层转达后,竟然演变成了商户们每天都要擦一次的荒诞要求。小品在央视播出时,人们或许只是一笑而过,然而,大同古城却迅速将这个小品的讽刺场景变成了现实,这种戏剧性的反差无疑让人深思。
古城之内,本应万籁俱寂,然而,一位店老板晒出的监控视频却揭示了一出令人咋舌的闹剧。夜深人静之时,店铺早已闭门歇业,物业人员竟带着众人,手持剪刀,毫不客气地将门锁剪开,强行闯入店内,并打开了所有的灯。这一幕不禁让人瞠目结舌。更令人费解的是,开锁之人身后还跟随着一位头戴雷锋帽、身穿荧光绿反光服的神秘人物。
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开来,引发了大同本地居民以及游客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众人无不感到困惑,原来古城店铺通宵达旦的灯火,竟源于这样的强制行为。此事迅速发酵,冲上热搜榜首。面对公众的质疑,物业方面给出的回应却是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感”,还洋洋得意地声称,目前商铺的配合率已高达97%。
这一说辞不禁让人质疑,以往我们倡导环保和防火,强调人走灯灭,如今却为了所谓的游客体验,不惜侵犯商家隐私,强行要求24小时灯火通明。若因此导致线路过载,引发火灾,又该由谁来承担这沉重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