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还信心满满地说,LNG(液化天然气)就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筹码,希望中方不要“不知好歹”。
鲁比奥的这番话充满了威胁,在他看来,美国是全球LNG出口的头部供应商,而中国又是能源进口的大户,所以只要美国手里攥着能源这张牌,中国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忌惮。

但令鲁比奥傻眼的是,自从2月10日对美国LNG加征15%的关税后,连续40天过去了,中国没有从美国进口一滴LNG。此举不仅是让鲁比奥的筹码作废,也是给美国能源业来了个下马威。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说得很清楚,中国市场占美国LNG出口的5.4%,虽然占比不算特别高,但失去这块市场,美国企业每年得少赚15亿美元,这还不算完,订单没了,运力闲置,市场信心受挫,这些隐性损失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而更让美国捶胸顿足的是,中国在踢开美国之后,转身找到了美国的盟友——澳大利亚签订了天然气合同。
据环球时报3月18日报道,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和中国华润燃气签了一份15年、每年60万吨LNG的长期供应协议。

如此长期限的合同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好事,能源这东西不像买菜,今天没买明天再说,它关系到工业生产、居民取暖,甚至国家安全。澳大利亚离中国近,海上运输时间短,物流成本低,供应效率天然就比美国那种跨太平洋的长途运输高。
而且,澳大利亚的LNG产业成熟,伍德赛德这种能源巨头又有经验,签15年的长期合同,等于给中国锁住了一部分稳定的气源,未来不管国际市场怎么波动,至少这60万吨是稳稳到手的,不用担心被人卡脖子。
这时候跟澳大利亚签长期协议,既填补了美国留下的空缺,也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有备选方案,不怕你掐,所以不管是应对制裁还是市场波动,都能让中国多一份主动。
美国这边一看中国跟澳大利亚签单脸都气绿了,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公司的CEO安迪・卡利茨直言表示:“中国的反制将让美国能源业陷入十年困境。”

安迪这番话并没有夸张,LNG这东西,卖不出去就得堆在那里,船运、仓储、维护,哪一项不得烧钱?中国这番操作之后,美国不光丢了订单,还得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
能源市场不是美国一家独大,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都在抢份额,中国跟澳大利亚签单,又有中俄管道撑腰,美国的LNG卖不动,其他买家像欧洲、日本又没那么大胃口,美国的全球地位就有点悬了。

说到底,中国这次在LNG问题上的底气,来自这几年的布局。能源问题牵涉到工业、民生、经济发展,哪个国家都马虎不得,中国这些年一直在下一盘大棋,从“一带一路”沿线的油气合作,到中俄管道的开通,再到跟澳大利亚的长期订单,每一步都在为能源安全铺路。
而且国内也在加大天然气开采力度,像四川盆地这些地方的产量这几年一直在增加,加上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越来越高,风电、光伏、核电都在发力,对进口LNG的依赖自然没那么强了。
总之,美国的制裁和施压,或许还能掀起点浪花,但想彻底压住中国,恐怕没那么容易。从鲁比奥的“豪言壮语”,到现在市场的冷清,多少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美媒:中国没配合,这对美国天然气商是个坏兆头》
中国石油石化:《澳大利亚天然气巨头与华润签署15年LNG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