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鸡不成蚀把米,特朗普这回大概也没想到,中国这次竟然敢硬刚美国。

3月19日,距离特朗普正式启动新任期还不到两个月,美国政府就宣布了对中国商品的新一轮关税措施,而特朗普此次目的非常简单。
第一,他想通过关税缩小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毕竟这一直是他在竞选时对选民的承诺之一。上个任期,他就反复强调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太大,而加征关税是他认为能直接见效的工具。
第二,他想借此逼中国多买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尤其是液化天然气(LNG)和大豆这类美国有优势的商品,这不仅能帮美国出口商打开市场,还能安抚国内的能源和农业州选民,可谓一举两得。

上一次,特朗普的策略确实让中国做出了妥协。2018年那会儿,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美国对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方最终同意增加对美国能源和农产品的采购。有数据显示,当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LNG一度显著增长,农产品采购量也有所上升。
特朗普当年尝到了甜头,所以这次上台后,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又祭出了关税大棒,想复制当年的“成功经验”。但问题是,时代变了,中国也变了。这次特朗普可能没料到,中方这次的反应会如此强硬。

就在美方宣布加征关税后没几天,中方迅速出手,宣布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其中就包括美国对华出口的大头——LNG。要知道,美国是全球LNG出口大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之一,两国在能源贸易上一直有不小的交集,2022年,美国对华LNG出口量占其总出口的7%左右,虽然不是最大客户,但也不算小数目。
然而,中方的反制可不仅仅停留在加关税这么简单。据美国彭博社3月18日报道,中国买家已经连续4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LNG。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中国2024年LNG进口总量预计超过8000万吨,美国作为第五大供应国,过去每年对华出口量在500万吨上下,现在这部分供应直接被“清零”,对美国能源出口商来说,绝对不是个小打击。

目前美国能源行业已经开始叫苦,路透社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如果中国长期拒绝采购美国LNG,美国的出口商可能得赶紧找新买家,不然产能过剩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更让特朗普咬牙切齿的是,中方不跟美国做生意之后,转头就找到了美国的盟友——澳大利亚。
就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不久,中国华润燃气公司迅速和澳大利亚签署了一份长达15年的LNG销售协议,总量高达900万吨。澳大利亚是全球LNG出口的“老大哥”,2023年出口量接近8000万吨,早就稳坐中国LNG进口的最大供应国宝座。这次协议一签,不仅填补了美国留下的缺口,还进一步巩固了中澳之间的能源合作。

而中方这次的回应也可谓是一石三鸟、一举三得。
第一,能源供应有了保障,中国这边完全不受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照常运转;第二,给美国一个教训,让特朗普明白,关税这招对中国不灵了,你不卖,我有的是选择;第三,顺手拉近了和澳大利亚的关系,毕竟澳方也乐意多卖点LNG给中国,这对他们的经济是实打实的好处。更妙的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这么一来,美国等于被自己的“兄弟”补了一刀,面子上也挂不住。

王毅会见澳洲代表团
总之,特朗普这次加关税,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以为还能像以前那样,用关税逼中国就范,结果发现中国不仅不怕,还反手打得更狠。中方的策略很明确:你加关税,我就加关税;你想脱钩,我就主动脱钩,反正中国有市场、有选择,主动权永远都会攥在自己手里。
在全球化的市场里,没有谁是完全不可替代的,美国要是执意和中国硬脱钩,最后受伤的未必是中国。
信息来源:
金融界:《“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速看前沿:《特朗普闯下大祸?关税混战“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