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进入 4 月份,细算起来,距离 iPhone 17 系列的发布只剩半年左右的时间了。
这其中,超薄机型 iPhone 17 Air 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款新机。
从供应链消息看,iPhone 17 Air 的「薄」堪称疯狂。
其机身厚度比 iPhone 16 Pro 薄 33%,甚至比 2014 年的「经典薄机」iPhone 6 还薄 1.4mm。
为实现这一目标,苹果砍掉了实体卡槽,并大幅精简了配置。
比如仅保留单颗 4800 万像素后摄、单扬声器,并搭载「缩水版」A19 芯片(非 Pro 版本)。
这其中,苹果将 iPhone 17 Air 实体卡槽砍掉的做法,让大家对于其国行能否落地产生了疑问。
重新设计机身内部结构不太现实,放弃国内市场同样似乎不太可能。
剩下的,就是寄希望于运营商能够放开 eSIM 技术在手机领域的应用了。
在此之前,业内不少相关人士都透露过「这事儿有戏」。
但归根到底,iPhone 17 Air 国行能否用上 eSIM,最终还是要看国内运营商的「脸色」。
而就在最近,业内又传来了进一步消息。
3 月 31 日,中国联通悄然上线「iPhone eSIM」专属页面。
(图源中国联通)
页面信息显示,用户可通过填写设备 EID、IMEI 等信息,直接开通独立号码的流量服务。
不过页面并没有公布相应的「支持型号」。
这一动作,被很多网友解读为「运营商在为 iPhone 17 Air 铺路」。
此外,博主 @数码闲聊站也进一步透露,国内下一代旗舰也正在测试 eSIM。
与此同时,「国内 TOP5 有几家也在做 Slim 超轻薄机型」以迎战苹果。
(图源微博 @数码闲聊站)
总之,尽管 eSIM 技术已在 iPad 和 Apple Watch 上试水多年,但国内手机端始终未能普及。
此次联通「偷跑」eSIM 界面曝光,可以将其看是一个政策松动的信号。
如果 iPhone 17 Air 国行版成功搭载 eSIM,将直接推动三大运营商加速技术适配。
届时,华米 OV 等国产厂商的「无卡槽」超薄机型,也将顺其自然会和大家见面。
当然,目前联通 eSIM 仍在测试阶段,用户最关心的仍然是体验。
目前联通页面仅提到「直接使用流量上网」,能否支持通话和短信,还需要谨慎观察。
(图源苹果官网)
好在苹果与联通的合作早有先例,比如 iPad mini 7 就有联通 eSIM 的支持。
希望 iPhone 17 Air eSIM 可以平稳落地吧!
与 iPhone 17 Air 的高调造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iPhone mini 系列的黯然退场。
近日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透露,苹果已彻底放弃重启小屏手机的计划。
其表示,在未来 iPhone 机型提前多年的规划以及开发周期内,没有发现苹果公司有重新推出更小 iPhone 型号的计划。
如此一来,自 2022 年 iPhone 14 系列砍掉 mini 机型后,5.4 英寸的「单手神器」终成绝唱。
(图源 MacRumors)
当然,mini 系列的失败早有预兆。
iPhone 12 mini 销量仅占该系列总销量的6%,iPhone 13 mini 虽然优化了续航,但仍未扭转颓势。
消费者嘴上喊着「小屏旗舰」,身体却很诚实。
毕竟大屏手机拥有更强的续航、更沉浸的影音体验。
像 Pro 还有一系列独占功能(如高刷、长焦),一番对比下来,更让小屏 iPhone 显得「性价比不足」。
而可以看到,放弃了小屏后,轻薄又将成为苹果下一阶段的目标。
iPhone 17 Air 的激进尝试,有可能开启手机形态的新纪元。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