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儿个唠唠课本作用被弱化这事儿,你说现在好多名校都捣鼓起自己的题库了,课本的作用是越来越不明显,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呢?
先说说这课本,从咱打小上学起,课本那就是学习的“标配”啊。它就像个知识小宝库,把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都整整齐齐地编排好了。以前,老师就照着课本讲,咱学生就跟着课本学,考试题目大多也都能在课本里找到影子。可现在呢,情况变咯。
好多名校觉着课本不够用啦,非要自己搞一套题库。为啥名校要建题库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不少。首先,名校嘛,都想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在各种排名里拔得头筹。课本上的知识相对固定,难度和灵活度可能满足不了他们对“尖子生”培养的要求。于是乎,就琢磨着建个题库,里头的题目那叫一个难,各种弯弯绕绕,就为了筛选出那些“超级学霸”。
而且现在竞争激烈啊,不光是校与校之间比,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在暗暗较劲。名校想通过独特的题库,把自家学生和别的学校学生拉开差距。他们觉得,有了这独家题库,学生就能在考试里脱颖而出,特别是在那些重要的竞赛、升学考试里,更有优势。
可这么一搞,课本的作用就被弱化咯。你看,以前学生上课,眼睛盯着课本,老师讲一句,咱在课本上划一划,知识点就这么记下来了。现在呢,老师讲着讲着,突然来一句,“这题课本上可没有,咱题库里才有,大家注意听”。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从课本上转移到题库那神秘的世界里去了。
对于学生来说,这可不见得是好事儿。课本本来是按照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编排的,是打基础的好东西。可现在天天围着题库转,基础知识都没打牢,就去啃那些难题,就像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能跑得稳吗?有些学生啊,被题库里的难题搞得晕头转向,自信心都没了。本来对学习还挺有兴趣,结果被这些难题一打击,觉得自己咋学都学不好,慢慢就厌学了。
再说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就那么多。以前光研究课本,都觉得时间紧张,现在还得花大把时间去刷题库。好多学生晚上做作业做到十一二点,第二天上课没精神,这学习效果能好吗?而且,题库里的题目往往注重技巧和难题,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可能会解这一道题,但是换个类似的,稍微变一变,又不会了。因为他们没有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从家长的角度看,这事儿也挺让人头疼。以前孩子拿着课本回家,家长还能辅导辅导,毕竟课本知识相对固定,家长以前也学过。现在可好,孩子抱回一本题库,家长一看,好多题自己都不会,想帮孩子都帮不上忙。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题库里取得好成绩,只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花了不少钱不说,孩子也累得够呛。家长心里也纠结啊,不报班怕孩子跟不上,报了班又怕孩子压力太大。
对于老师来说,也不容易。以前备课,就研究课本,把课本里的知识点吃透,再想想怎么给学生讲明白就行。现在呢,还得研究题库,琢磨题库里题目的出题思路、解题方法,然后再教给学生。这备课的工作量一下子就大了好多。而且,不同老师对题库的理解和把握也不一样,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可能就参差不齐。
从教育本身的角度看,这课本作用被弱化,问题可不小。课本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目标编写的,是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需求的。现在名校搞自己的题库,就有点偏离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本来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可现在为了追求成绩和排名,过度依赖题库,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对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不公平啊。
而且,题库往往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存在的,这就导致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老师为了让学生在题库考试里取得好成绩,就拼命地让学生刷题,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只会按照老师教的套路去解题,一旦遇到新的、没见过的问题,就抓瞎了。
再往大了说,这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也不利。如果每个学校都搞自己的题库,那教育就缺乏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学生从这个学校转到那个学校,可能都不适应,因为两个学校的题库完全不一样。这也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名校有资源、有能力建题库,那普通学校怎么办?普通学校的学生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名校学生用着独家题库,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吗?
那该咋整呢?咱得重视课本的作用。课本是根基,不能丢。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要以课本为主,把课本里的知识点讲透、讲活。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入一些题库里的题目,拓展学生的思维。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让题库取代了课本。
学校也得转变观念,别光盯着成绩和排名。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能为了一时的成绩,就把学生逼得太紧,让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热爱。
教育部门也得加强管理和引导。一方面,要保证课本的质量,让课本内容与时俱进,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要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不能任由学校随意搞自己的题库,破坏教育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你看,课本作用被弱化,这事儿涉及到学生、家长、老师和整个教育体系,真不是一件小事儿。咱们得好好想想办法,让课本重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教育回归本质,别让这种弱化课本的现象,成为学生、家长和教育的悲哀。